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老子的五千精妙《道德经》译成印度国语——印地语(Hindībhāsā),是"中国印度经典翻译计划"中的一种,计划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两国学者、翻译家的积极响应。历史上《道德经》梵译曾是一桩公案,现代印度人对《道德经》尤其钟爱。《道德经》的印译,将以汉印对照本行世,在中国经典印译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子,一韵之转即是李子。老的甲骨文就是一位拄杖老人,其责任是传承生命和文明。道是世界观、宇宙观,德是人生观。道、德合在一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体系。中国传统思维特点就在于"玄",是一种重全局、重变化的全息思维。  相似文献   

3.
4.
《道德经》道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道德经》是汉民族第一部研究伦理道德的专,《道经》主要揭示天道自然观,《德经》则专指社会人生观,道与德合而观之,则如今天所说之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老子及《道德经》主要思想内容分析,阐明《道德经》思想内容分为三个主题:劝诫统治者无为而治;警示世人加强自身修养;唯物主义辩证哲学观。  相似文献   

6.
在楚简研究中 ,有论者认为 ,二千言简本《老子》出自老聃 ,五千言《老子》则出自太史儋。太史儋入秦为公元前 35 0年 ,正值商鞅变法十年前后 ,五千言悉数采用二千言并加以改铸 ,实际为反变法而造。其不朽的哲学价值 ,在它原创性的“道生一”图式 ,这相对独立于其政治取向。此后 ,在秦的韩非和吕不韦从相反立场利用了它 ,前者使它代替二千言而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作为中华第一部个人学术专著,既是哲学圣典,又是文章学元典。它内蕴丰厚的文章写作理论:情志观、道心观、生成观、章法观、思维观、技法观、道德观、美学观。  相似文献   

8.
《道德经》充满了贵柔的生命哲学智慧:上善若水、专气致柔、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在生活中发挥柔性智慧的效用,修身、养性,柔而顺,顺而活,活而韧,韧而刚,以柔为用,以柔为刚,以柔为强,可使生命富有弹性空间,长久保持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中蕴藏着深厚的自然主义德育教育思想,其"无为自化""行不言之教"等德育思想揭示出德育之道的精髓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发人的潜能、彰显人的个性。《道德经》以"道"作为遵循客观规律的最高范畴,提出"道"是"德"的内在属性,要求人们"惟道是从""行于大道",揭示出德育教育应在"道"的引导下施行"德"的准则的本质属性。这些思想对当代德育教育中以教育名义对学生强制说教、以人为标准规范学生品德养成、压制学生自然天性、违背德育本质及规律的异化教育现象的矫正,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老子其人、对《道德经》的总体评价、《道德经》解题、《道德经》的读法等四个方面,首次对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的《道德经》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1.
为“杂家”代表作。问题在于 ,主编者吕氏不能不有自己主见 ,他不可能对各家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那样做 ,也不符合编书通规。那么 ,他的主见是什么 ?大体言之 ,他虽以综合各家为象 ,但书的主体思想则是杂揉儒道两家 ,纠正法家。《吕氏春秋》在秦都城咸阳公布之时 ,正是吕不韦借此书纠正秦国实施的法家国策之日。吕和赢政的斗争 ,实为权力 ,但工具则是治国理念之分歧。秦王要借法家思想霸天下 ,一海内 ;吕则要借儒道纠其偏 ,夺其权。宋人高似孙《子略》指出 :“始皇不好士 ,不韦则徕英茂 ,聚豪 ,簪履充庭 ,至以千计。始皇甚恶书也 ,不韦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解读鲁迅的《出关》入手,依据历史事实和前人的有关论述尽力恢复了老子、孔子和关尹子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以及老子与孔子、老子与关尹子之间的真实关系,分析了三门峡文化在先秦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及其与老子哲学的一定暗合性,破译了“道德”和“玄牝之门”的千古隐秘,论证了《道德经》诞生于三门峡灵宝函谷关的偶然性、必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解读鲁迅的《出关》入手,依据历史事实和前人的有关论述,尽力恢复了老子、孔子和关尹子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以及老子与孔子、老子与关尹子之间的真实关系。分析了三门峡文化在先秦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及其与老子哲学的一定暗合性。破译了"道德"和"玄牝之门"的千古隐秘。论证了《道德经》诞生于三门峡灵宝函谷关的偶然性、必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东方哲学的“神奇魔力”。法雷利公司到底从《道德经》里面悟出了什么?又采取了哪些“灵丹妙药”的措施呢?  相似文献   

15.
元鹏之 《现代语文》2003,(11):15-15
本栏目责编:高远作为先秦历史散文的第一座高峰,《左传》较为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值得注意的是,《左传》的作者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历史家,同时也是个卓越的文学家。他摹拟形象,描写个性,或用曲笔,或用直陈,或意在言中,或寄意言外。其间变化无穷,无不委婉尽致。《左传》的作者在编撰史籍时,显然是受到口头历史文学的影响,不乏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它总是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地叙述或描写,而不是毫无…  相似文献   

16.
《道德经》英译历史悠久,作品丰富。作为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的中坚人物,陈荣捷对《道德经》的英译密切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华裔学者逐步加入到英译《道德经》的队伍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主要由西方传教士主导《道德经》英译的局面。陈荣捷不仅对它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介,还亲自将《道德经》和王弼《老子注》翻译成英语,为海外高校和学术界提供了可靠的经典读本。陈荣捷的译介工作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西方《道德经》英译中的神秘化和宗教化倾向,凸显了《道德经》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是世界翻译史上除《圣经》外,译本最多的典籍之一。法国则是西方世界第一个回应其翻译召唤的国家。1842年首个《道德经》法语全译本的出版,带动了整个欧洲重新认识中国哲学家老子、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在此后的三个世纪里,《道德经》在法语语境下的传播,经历了以学术化翻译为开端、以大规模复译为发展、以跨文类衍生创作为特点的三大历史阶段,与目的语文化不断交流互动,生成了丰富的译本形态,成为中国思想、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探讨《道德经》写作历史背景,认为其是道家哲学思想重要来源;指出《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和辩证法思想;提出《道德经》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认为现代人生活富足但是社会问题又层出不穷,我们应像《道德经》中所提出的那样回归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进而消除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9.
郭峰刚 《现代语文》2010,(1):136-136
《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书分上下两篇,共81章,是道家思想源起之说。称之为《老子》,而不用《道德经》,为的是突出其个性特征,淡化其说教色彩,使学生更易领会《老子》的淳厚与诗意。  相似文献   

20.
人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的德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老子十分强调个体和谐素质的重要性.《道德经》作为老子的重要杰作,全文虽只有千字,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自然和谐的理论思想更是值得当代借鉴,也与社会主义"发展绝不以人为代价"以及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不谋而合.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