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鼓励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愿望.鼓励有助于维护学生自尊,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自信心;鼓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成功最灵验的灵丹妙药就是鼓励,鼓励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和乐于学习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理解课文内容时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品味语言时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运用时鼓励学生想象拓展,努力形成创造感性。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相似文献   

4.
傅智兰 《考试周刊》2014,(54):36-36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教师必须在这方面用心、用力,努力做到善待学生个性,鼓励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大胆想象;发掘学生个性,鼓励自由表达;放飞学生个性,鼓励个性化形成。从而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必须尊重学生的情感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丰富想象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表达出有个性的见解,这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立足文本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会问",引导质疑,引发学生思考;创新阅读形式,鼓励学生"爱问",激发学生质疑精神;营造和谐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相似文献   

7.
初中个性化阅读的方法很多,有鼓励学生有兴趣的创造性阅读,鼓励学生给课文作批注,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等等,从而提高了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上的鼓励,可以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同学之间的鼓励、学生对教师的鼓励等三个方面来谈,其主要作用是适应新语文教学的需要、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方法,灵活巧妙地应用鼓励艺术,可以高效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开展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在作文教学中千方百计地鼓励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肯定、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质疑;重视利用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相互竞争。打破思维定势,鼓励标新立异。通过变式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挥学生主体功效,注重个性发展。在例题教学中让学生尝试解题。  相似文献   

11.
初中个性化阅读的方法很多,有鼓励学生有兴趣的创造性阅读,鼓励学生给课文作批注,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等等,从而提高了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落后。初中学生年龄小,性格可塑性强,鼓励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显得尤为重要。一言以蔽之,鼓励是一种精神上的援助。面对初中学生,怎样去实施鼓励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换言之,有哪些鼓励策略呢?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设置了"探究与分享"栏目,鼓励学生根据成长问题表达个人想法,以质疑、合作等积极的思维活动展开反思学习,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文章从鼓励学生自由表述个人意见、鼓励学生展开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三个角度分析"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开始形成正规的书面阅读能力的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应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兴趣,打好阅读入门基础;鼓励学生朗读,增强语感能力;鼓励学生思考,增强理解能力;鼓励学生表达,培养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名人名言     
《职业教育研究》2004,(3):73-73
“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情操、塑造学生态度、启发学生智慧有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地发挥阅读的价值,教师就必须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鼓励学生勤读,从而让学生沐浴阅读的阳光,并在阳光下健康、快乐、智慧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如下观点:不要嘲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欣赏学生的涂鸦;用各种资源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想象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灵活运用多种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评价和诊断机制。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要大力推行鼓励性的评价,掌握好鼓励性评价的时机,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发问中鼓励;多鼓励学生发散创新,在创新中鼓励;多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在争论中鼓励……学生在鼓励中得到的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尊重,面一名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能真正发挥其有效性,首先教师应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这也就是笔者想探讨的课堂评价,尊重为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善意的谎言往往令人鼓舞、催人振奋。 鼓励之中巧用谎言 物质奖励是鼓励的一种物化。它对学生的影响远不如言语性鼓励那么持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笑容,会使学生扫尽心灵阴霾,变得阳光灿烂;教师的一句话语,会使学生信心百倍、受益终生;教师的一种习惯性行为,会使学生除却庸俗,品德高尚。鼓励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吴琼玉 《广西教育》2012,(30):14-15
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运用鼓励策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水平的发展,因此鼓励成了教师教学中的法宝。但是,鼓励也是要讲究技巧和策略的。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