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谁都知道,语文教学需要语文味儿,语文课堂要教“语文”。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却在教“课文”。在他们的意识中,课文就是语文。其实,“课文”与“语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课文也就是教材中二十几篇而已,而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则更为丰富,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文到生活,从阅读到文化等。凡是用语言概括的,用文字书写的,简而言之,都是语文。其实,编者也试图让教材立体化、课文语文化。然而,大多一线教师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毕竟受知识、地域以及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围绕课文而教,结果自然把语文越教越窄,导致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对一线教师来说,要让教课文真正成为教成语文,最重要的是方向、思路。简单地说,就是三方面的拓展:拓展生活、拓展文化、拓展阅读,从而丰富课文的内涵,拓宽课文的外延,从而让课文与语文对接,实现教材语文化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笔者有幸参加了六年级《唯一的听众》第~课时的磨课全过程,收益颇丰。以下是三次磨课及反思。  相似文献   

3.
受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一味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都有着不利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增效减负,变教课文为教语文...  相似文献   

4.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林英 《新教师》2019,(12):58-59
传统教育曾把教学局限在教师吃透大纲、吃透教材,学生学好课文、背熟课文就会取得好成绩这个点上。结果,出现了曾是中小学的语文学霸,成年后不会写文章,甚至还出现了语文教师写不出一篇下水习作的尴尬现象。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迫使教学应从点扩展到面地进行改革。吴忠豪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要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那么,如何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呢?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7.
薛净 《学苑教育》2019,(11):79-79,81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语文,就应在课堂上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教会学生学语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篇篇课文是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好材料,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借鉴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利用课文,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让课文内容成为学生习作的范文,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同题材文章等,真正实现"立体地读"。  相似文献   

8.
9.
不是春天,可是,蓉城却这般春光明媚,春色宜人! 是来自东西南北,来自城市、乡村、深山老林的无数英雄,象无数盛开的红色鲜花,把这锦城打扮得分外娇艳! 谁,都会为这些英雄的光辉动人事迹而感到骄傲。为了培养红色的后一代,为了歌颂这伟大时代、伟大领袖的光辉灿烂的思想,为了宣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数不尽的建设成就,为了使祖国科学文化躍居世界先进行列,为了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他们日以继夜,不知呕尽了多少心血!他们是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尖兵,是时代的火车头,是人民的好勤务员,是党和毛主席的好儿女! 让我们哀心地向他们祝贺! 亲爱的读者,当你们读着这里被载的教育战线上一些英雄的光辉事迹以后,你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也一定会信心百倍地学习他们,赶上他们,超过他们。我们深信,在教育革命,教学改革和技术革命中,一定会陆续涌现出更多更多的英雄模范。让我们预祝大家取得新的伟大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解读一篇教材,会觉得这篇课文很有味道,但设计的时候就觉得点比较难选,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有些课文训练点很多,而教学时间又比较受限制,那么究竟我们应该选取怎样的材料来配合我们进行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教课文并不一定就在教语文,因为"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语文应该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充分发掘其中的语文课程元素,切切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实现阅读教学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华丽转身。令人遗憾的是,用课文教语文还停留在对语文课程的理性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不少的操作误区。尤其在课文内容的处理上,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类大且泛化的阅读教  相似文献   

12.
“打倒语文!”这是语文课代表来交作业本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的一句话。当时,我问她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语文,她便用那个年代特殊的语言表达同学们对语文的感情。学生们不重视语文学习,我是知道的;但对语文厌恶到了要“打倒”的程度,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问他们:“难道冯老师的课上得不好?”“不,冯老师的课当然上得很好,但下课我们就不想翻语文书了。一到考试,就背呀背,什么文学常识,什么动宾动补之类,真烦人!”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语文可不只是死记硬背呀!”我又问,“那同学们喜欢诗歌、散文、小说吗?”“不喜…  相似文献   

13.
教读课文教学“三点”●即墨市市北中学梅修本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分为教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三类。三者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系统性又有其独立性,而教读课文又是统领全册的重要文章。它的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的时期能获得相应的语文基本知识。并培养基本的阅...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的开发与利用”,因为科学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以及科学课程目标的落实与达成程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科学教师在整个科学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下面以“健康需要新鲜空气”一课为例,谈谈教师应如何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观摩了一节二年级的公开课《它们怎样睡觉》,据说执教者试讲了6遍。在钦佩教师如此下工夫的同时,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这样下工夫的一节课,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呢?思考之后.我得出了结论:教者误将讲课文当成了教语文,课堂上宝贵的40分钟,全耗费在讲解课文内容上了.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  相似文献   

17.
薛荣华 《生活教育》2014,(13):45-46
正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曾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此乃读书之道,甚为精辟!在小学阶段,学生读书最难做到的就是"心到"。他们读书常犯"有口无心"的毛病。比如,低年级学生常常是"认字式"读课文,不能真正读懂字词的意思;中高年级也有不少学生读课文只满足于把生字读正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基础,对于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对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是最受重视的一门科目。教学语文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懂得课文的意思,而是通过教课文让学生学会语文。本文介绍了利用课文教语文的方法,以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三心"即课前准备有备战之心,引导激励有宽容之心,提高素养有博取之心. 一、课前准备有备战之心.备课是上课的必要环节,要备好一节课,必须花上几倍上课的时间,教师没有充分的材料准备和思想准备走进课堂就像士兵没有充足的装备和粮草走上了战场.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有备战之心.  相似文献   

2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充分说明“读”的有效性。学生只要把课读熟读透,课中的知、情、意、景就会随“读”潜入心。但弱智儿童由于生理心理的缺陷,读的能力较差,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的能力低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讲究教学技巧,把“读”的训练搞得扎扎实实,让学生带着兴趣读,带着思想情感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在读的过程中有丰富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