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本对话是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文本互涉"的作用,从而让小学生的文本对话更深入。要依托相同结构文本、相近人物文本、相似主题文本之间的互涉作用,习得文本写作手法、理解文本蕴涵的意义、丰富文本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邓丰 《华章》2012,(27)
本文通过阅读背景、过程、反思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挖掘和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用情真意切来撑起语文的一片朗朗晴空。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迅速掌握语文知识,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深入文本,研读教材对实施有效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它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必然途径,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更是决定教学手段的必要参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教育实际出发,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分析小学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六册课文《检阅》,体会课文在人物刻画上突出细致的描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出彩问题,深入文本,解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课本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与材料。”学生接触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课本了。任教小学多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一年级很多学生很喜欢翻课本、看课本.还会三两一群地讨论交流。也许他们看的只是课本上的图画,但对自己的课本总是显得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板块.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话题。语文教师在苦苦探索的同时,也走入了一些误区,如只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灌输,而忽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化和语感的积淀,急功近利,结果,不但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扼杀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近年来,我校开展“个性化阅读”的教研活动。本人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感受颇深:只有深入文本,读出个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板块,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话题。语文教师在苦苦探索的同时,也走入了一些误区,如只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灌输,而忽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化和语感的积淀,急功近利,结果,不但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扼杀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近年来,我校开展“个性化阅读”的教研活动,本人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感受颇深:只有深入文本,读出个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苏轼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的确,“读是阅读教学中不贰的法宝”,无论如何改革,阅读教学首…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备课中的文本解读存在如下问题:或不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有关教学的各种参考资料,然后再阅读文本,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其结果是各种结论充塞自己的头脑,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更没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决定了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学走出课堂,开放课堂,两者相辅相成。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即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也就是说语文的教学、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和生活相通的。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过程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文本走向生活、走出文本、走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树中一路前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也有不少教师只一味机械地模仿名家、大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涵,致使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实质低效。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倘若在"深入"和"浅出"中多思量,做到深入解读文本,浅出教学内容,定能打造出扎实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一、走到语言文字的背后.感悟思想内涵如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片断:师:熟读文本后,请同学说说,身向榆关那畔行,纳兰性德的"身"在何处,他经过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品评课堂教学时总觉得遗憾颇多.很多教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对文本的研读被摆在不起眼的角落.分析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在对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存在着这几种问题:肢解文本,将完整的文章拆得支离破碎,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浅尝辄止,将研读停留在文字表面上,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脱离文本,将课外大量的所谓相关知识引进来,忽视文章的主体性;曲解误读,自己没有真正领会文章的主要价值,忽视了文章的主旨性.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基于这种"深广"和"多元",教师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总是力求既深又透,恨不得把学生能产生的各种"多元"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能够为阅读教学增添厚重的内涵以及独到的设计,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误区重重,严重制约了阅读教学效益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尊重文本内涵、跳出文本束缚、回归文本本位的轮回历程,从而有效走出文本解读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树中一路前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也有不少教师只一味机械地模仿名家、大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涵,致使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实质低效.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倘若在"深入"和"浅出"中多思量,做到深入解读文本,浅出教学内容,定能打造出扎实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彭敬周 《考试周刊》2012,(47):38-38
要想深入解读文本、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深入阅读与作品有关的原著,了解基本史实;深入比较不同年级同类作品之间的异同;深入探究同年级同一单元内的课文之间差别;深入探寻与教材相类相近的参照物,然后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8.
<正>正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文本解读,就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教师文本解读准确与否、深入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如何解读文本,设计出个性而高效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如果我们也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也就能掀开课文的“红盖头”。这个支点,就是教学突破口,就是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萌发出一种渴于求知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荣贵 《考试周刊》2010,(24):67-6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在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