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开篇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我的教学中,也同样体会到成功的学生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学生各有各的障碍。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在哪里呢?学生因素决定学习的成果,是内因,不研究学生的教学注定是低效的。初中生有着自身特有的心理,思维特点,现就学习有困难的女生的心理作一些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2.
吕梁 《家庭教育》2010,(1):16-17
大作家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说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翁当年说的可能是婚姻和爱情这方面的事情,而在今天来看,我觉得这句话也适用于家庭教育的范畴。怎么说呢?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不成功。  相似文献   

3.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里的第一句话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优良的家庭环境,正如孔子提及的“芝兰之宅”。  相似文献   

4.
<正>无论何种改革,若不触及教学的根本,就只能流于形式,止于表面。那么,什么是有意义的教学?教学的根本是什么?课程的价值又是如何显现的?一、有意义的教学是"讲理"的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教学却恰恰相反,好的教学千姿百态,各有各的好,差的教学却是相似的,要么冷冰冰、硬梆梆,要么热闹非凡却轻飘飘,无所重负,教师倦怠,学生无趣。冷冰冰、硬梆梆的教学,通常有大的知识含量,但没能关注学生经  相似文献   

5.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爱心、理解、沟通,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爱心、理解、沟通,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相似文献   

7.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里的第一句话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良好的家庭环境,正如孔子所说的"芝兰之宅"。任教两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可以从孩子的脸上看到形色各异的家庭。有的家庭"战火纷飞",每天闻到的都是烟火味;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快乐是在寻找真理,而不在发现真理。日子和力量都贡献给了劳动,而报酬就在劳动本身。  相似文献   

9.
总把新桃换旧符——巧妙援引式开头如话题:家。一位同学开头这样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话,然而,我和好友冰家中的不  相似文献   

10.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不幸的家庭照样能走出既成功又幸福的人,许多我们熟悉的明星就是来自单亲家庭,这种环境不但没有让他们自暴自弃,反而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自强不息的性格,年纪轻轻的就走上了自谋职业之路,而且星途灿烂……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忽视汲取别人失败的教训。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理,成功的经验都是相似的,而失败的教训却各有各的原因。别人的成功经验可能我们很难从中领悟真谛;但是如果我们善于从别人的失败教训中探究根源,从而引起警觉,避免重蹈覆辙,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就会通向成功的终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张小失同志的微型小说《第一个被录取的人》正是用自己独到的思考,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一、立意新颖。…  相似文献   

12.
正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爱阅读的孩子都是相似的,不爱阅读的孩子却各不相同。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我们更应多关注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整天捧着书本的孩子,似乎是为读书而生的,一有空就扎在书堆里,千呼万唤也没法让他出来;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则好像天生与书本无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和接受教育的第一所乃至终生的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也是终生的教师。因此,家庭的结构、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大多数学生在幸福的家庭中健康(指生理和心理)地成长的同时,少数残缺家庭的学生却并不尽然。所谓残缺家庭是指双亲不全(父母死亡或离异)的家庭。残缺家庭学生得到的家庭温暖和家庭教育比较少,正常的需要尤其是爱的需要得  相似文献   

14.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没有想到,他为《安娜·卡列尼娜》设计的这一开头语,一百多年跨越异国,脍炙人口,成为格言。然而在株洲,至少有2000个家庭拥有“相似的不幸”。他们都是聋哑儿童的家庭,都承受着常人无法体验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我不相信有地狱。可我确知有天堂。”《蓝色天堂》自序里的第一句话,就像《安娜·卡列尼鄢》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一样劈面的惊艳,诱惑着人无法拒绝地读下去。  相似文献   

16.
陈胜 《四川教育》2008,(11):10-11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大竹县幸福街小学的会议室里,校长欧贤兵谈起他的教育观,首先引用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现在的学校却是‘不幸’的生命处处有,‘幸福’的生命弥足贵,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便是让更多的生命绽放幸福之花!”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氓》的最后,女主人公一声长叹:“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为她与氓的不幸婚姻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一个让女主人公为之私订终身的“蚩蚩”的氓最终选择了背叛,一场让女主人公寄予厚望的婚姻却以失败而告终,造成他们家庭不幸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8.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这一人生之舟停泊的港湾,要靠每个家庭成员相亲相爱、和睦相处才能真正遮风蔽雨。那么,家庭和谐,获益最多的又是谁呢?毫无疑问,是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  相似文献   

19.
孤独地成长     
夏斜 《中学生百科》2011,(12):52-54
树洞兄:打扰了,我想跟你说点事。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小孩,还不知道托尔斯泰是谁的时候,就已经体会到他那句家喻户晓的名句的含意了。他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事实确实是这样。我也不知道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从小我交往的朋友们,大多成长在一个破碎的家庭里,或许相同的背景让我们心心相惜,互相安慰互相取暖。  相似文献   

20.
杨国珍 《学子》2012,(2):57-58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是呀,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二十几年里,遇到过许多来自幸福家庭的孩子,他们阳光、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温馨和睦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快乐幸福的,有时家庭亲情的残缺与家庭生活状态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