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习作能力的培养也需建立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为此,我作了以下尝试:一、立足课堂,占有经典语言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中的成语、古诗文等都需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从而积累语言,习作时便能…  相似文献   

2.
【案例背景】苏教版教材的《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部分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我们都知道,大量的诵读,对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优秀的语句有深刻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那么用什么时间让学生去背诵这些优秀的段落呢?该怎样让学生又好、又快地记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一二年级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三四年级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五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语文积累的状况很不令人乐观。据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等内容。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那么,中低段阅读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做积累,才能让语言落地生根呢?一、因文而异,锁定积累的内容语文教材中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特别的短语、精彩的句段、  相似文献   

5.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技能,它不仅是对大量知识和信息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知 识和信息的获取和广泛运用。为了获得这种能力,我们就必须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 不离篇的原则对词汇、语句、语段和语篇进行科学的分析。这些方法和技巧会是阅读理解 中最为省时、省力,最有把握,效率最高的法宝,对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 用。  相似文献   

6.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里的"章"就是段。在一篇文章中,"段"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单位。段落不仅包含了字、词、句的内容,而且是从句过渡到篇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阅读文章,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段落内容,就不能进而弄懂全文意思。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对精彩段落透彻理解甚至能够背诵、默写,以便增加积累,丰富语感,提高应用能力。因此,段落在语文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在教学设计中,精彩的段落处理方式经常成为课堂的亮点。下文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听课所得,对段落教学的一点体悟。  相似文献   

7.
造句,是学生内化运用语言的一种训练方式,也是学生进行“篇”的作文训练的一种“部件”练习。在这“部件”练习与整篇的作文练习之间,似乎还缺少了一级运用性训练的阶梯,窃以为就是“造段”。笔者这里所说的“造段”,其含义与我们平常说的“片断训练”、“写段训练”有所不同。大略地说,“造句”是以词造句子,“造段”则是以句造段落。具体地说,“造段”是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典型的句式、精美的句子、句群进行变换、扩展成段或者缀联词语成段的一种语言训练方式。“造段”训练具有承句启篇的作用,应当作为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一种…  相似文献   

8.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针对那些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做法:加大识字教学力度;以测代练,牢固完成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古诗成语、名言谚语的积累;强化三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效性;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描写美的瞬间,轻松完成习作。  相似文献   

9.
精读,就是对课文重点的字、词、句、段进行圈点、批注、细细品味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涉及到的语文知识很多,因此,也是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怎样才能搞好精读,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识别精读段的方法。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都有一个核心段或一些精彩句段,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句、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就可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那么,怎样识别精读段,精读“读”什么呢?根据近几年来各地语文命题情况来看,大体上可综合,归纳如下表: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有沉默的权利。此言一出,不少同学心中窃喜,“对呀,对呀,就拿作文来说吧,老师关于作文的评析一点都不新鲜,而同学的作文又都是那些陈词滥调,翻一翻好点的作文杂志,感觉又太遥远。不如沉默着,写一点是一点。”听着,似乎还有点道理,还和一句成语连着千丝万缕———这不就是典型的“闭门造车”吗? “哪里?哪里?”这些同学该不满意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至理名言吗———‘沉默是金’。”原来,源头在这里。正在发愁,该用怎样的事例去提醒他们,几封别致的信笺从远方飞来,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段精彩的对比——— 生活镜…  相似文献   

11.
“文眼”是作品思想内容的精髓,是画龙点睛之笔。鲁迅的很多文章都有“文服”,它们大多是一些议论性的文字。这些概括提炼了一篇文章要旨的句或段,对文章主题的揭示或深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若能抓住它们,细致把握,深入分析,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鲁迅先生的作品当中,“文眼”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形。或者在文中,或者在文未。针对这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并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读书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诵读优美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语言内容。”语文是门学习语言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培养、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引导、培养、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能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中考快到了,不少教师又开始“猜题”、“押题”,根据多年的中考经验,笔者为今年的语文中考“考点”把把脉。一、知识的积累一是注意古诗文知识的积累。考核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给出上句填下句,或者给出下句填上句;有的给出篇章名,有的不给。错别字扣分。一种是根据题目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连接,拓宽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获得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从而能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积累语言,内外兼修鼓励学生多诵读,增加积累,发展语感。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内外兼修,积累语言呢?1.赛中品味  相似文献   

16.
栏目互动校长,是我们求学路上的路标,是我们泛舟学海的航灯。校长的言行是我们成长的典范。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校长的殷殷寄语,或者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学子的一生。欢迎高中生朋友把自己记忆中校长说过的一句或一段精彩的话寄给本刊编辑部,并注明校长身份;如有照片,效果更佳。责任编校陈昭庆静能生慧 乐在学中@魏书生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段陈述:“现代类人猿,如同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森林古猿的一支,却由于特殊的原因,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并且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人类相揖别,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这一段文字中,末了一句“人猿相揖别”怎样解释呢?该句出自哪里呢?弄懂这些问题,对于教师讲课的精彩生动性,对于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柳士明 《学语文》2007,(5):52-52
古人讲究"厚积薄发",作文教学也要重视文学底蕴的养成。新课标提出积累各种素材、加强背诵的要求。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清兵卫与葫芦》,人教社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收入此篇后,有一段这样的分析文字: 前面的情节颇为平淡,精彩却在最后浮出水面.清兵卫的葫芦,古董店居然开价5块,校役居然还卖了个50元的好价,而卖给当地富家价钱是500块.……正是这结局的陡转,仿佛在山路上的猛一转弯,又仿佛是一阵风吹散了一片雾,然我们忽然发现本以为熟悉的世界原来还有另一种面目存在.情节的跌宕,令小说陡增回味.① 我们看到,当小说写到那被教师没收的葫芦有幕后交易时,关于清兵卫与葫芦的故事已是结尾,把结尾提及的幕后交易视为小说的一种精彩,而把小说前面的绝大部分内容视为是一种平淡,似乎这些平淡仅仅是为了烘托后面的精彩,或者因为结尾的精彩才使得小说主体部分的平淡有了回味的余地,这虽然也是一种理解,但与我们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很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段落大意指文章中每一意义段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在分段基础上,用一句话对某一段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思维训练。 前面已有文章谈到自然段中的句间关系,一个意义段里也多有几层意思,这些意思之间的关系,在三年级的课文里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连续关系,了解了构段的这些方式,概括段意也就能根据不同的段落,采取相应的办法。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供三年学生复习参考。 1、摘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按“总分”或“总分总”方式构成的段落。段中的总起句、中心句或总结句往往可以统领全段大意。因此,用摘句法,取总舍分以作段意既完整又准确。如《松鼠》第一段四个句子按总分关系构成。第一句“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先总起句:后面三句围绕总起句分别叙述松鼠的眼睛、毛、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