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妇女事业的发展,他从我国社会的现状和妇女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精辟地阐述了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主要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思想,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基本道路,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妇女工作;提出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政府政策保障;指明了跨世纪中国妇女和妇联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妇女事业的发展,他从我国社会的现状和妇女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精辟地阐述了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主要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思想,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基本道路,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妇女工作;提出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政府政策保障;指明了跨世纪中国妇女和妇联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宋庆龄、何香凝等国民党左派妇女领袖忠实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邓颖超、蔡畅等中共妇女领袖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协同尽力、真诚合作,共同开创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在领导妇女运动的重大理论问题上,其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干妇女运动的决议>对中国妇女的阶级划分可知,无产阶级妇女是凝聚阶级、民族与性别多重关系的概念;阶级分析是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进行革命动员的方法,是制定妇女解放方针政策的依据;无产阶级妇女的概念对当时中国妇女主体身份的建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高度关注妇女运动.在对中国妇女运动进行理论思考时,他们不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还结合中国国情,用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探讨妇女解放道路,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在这一理论武装下,党组建了妇女运动领导机构,把劳动...  相似文献   

6.
国共合作建立后,广东国民政府为进一步消灭北洋军阀势力,决定出师北伐.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两湖等地妇女支援北伐军,妇女救护队和宣传队随军出征.上海女工参加第三次武装起义.北伐高潮中湖南、湖北的妇女代表大会和广东妇协代表大会,反映了大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规模和组织程度,标志着妇女运动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主张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全面抗战,动员广大妇女参与抗战也在任务之列.从妇女运动总方针到边区婚姻法规的颁布施行,中共中央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陕甘宁边区的封建婚姻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改革内容主要涉及婚姻自主,妇女的家庭财产权利和妇女的家庭地位等方面.从陕甘宁边区婚姻制度改革的窗口,能窥探到妇女运动的积极效应,当然也暴露出了战时背景下这一改革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美国兴起第二次女权运动。在此次运动中,贝蒂·弗里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著作《女性迷思》为此次女权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持,并点燃了当代女权运动;弗里丹还领导设立全国妇女组织、全国堕胎行动联盟、全国妇女政治核心小组等,进一步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在离开政治组织之后,弗里丹回顾了参加女权运动的经历,写成《第二阶段》一书,为妇女运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左翼女作家在阶级斗争的宏大话语中隐含了女性意识,挑战了遮蔽在左翼阵营内部的男性霸权。美共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继续深化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把维护妇女利益延伸至私人生活领域。美共的理论探索直接催生了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并促成新旧左翼妇女运动的合流交融,形成当今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大发展的局势。  相似文献   

10.
新疆妇女协会是盛世才统治时期成立的社会团体,妇女协会的成立,使新疆妇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组织。该协会在提倡男女平等、促进妇女解放、提高妇女政治地位及文化水平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新疆妇女运动的兴起,对当时的新疆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群英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女权运动领袖 ,她率先加入同盟会 ,影响了一大批妇女人才 ,在当时形成了一支重要的妇女革命力量 ;他领导组织了民初妇女参政运动 ,使中国近代女权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她办女报 ,兴女学 ,唤醒了广大妇女的思想觉悟 ,亦为女权运动的发展 ,培养了一大批妇女人才  相似文献   

12.
"躯体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和西方女权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传入中国,"躯体写作"对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和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使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写作"背离了西方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躯体写作"的初衷,甚至走向了故意迎合男性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essay examines how the 1977 International Women’s Year Conference (IWY), a historic gathering of women in Houston, Texas—tasked to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many informed by a feminist perspective—undercut its own intersectional impulse by leveraging collective memory of U.S. suffrage activism. I analyze the conference program, a document distributed to every conference attendee, that called up early woman’s movement history and suffrage memory in its language, ephemera, and image to constitute a certain narrative for the 1977 IWY audience. I argue that by linking the IWY conference to a specific narrative of women’s rights and suffrage activism, the planners made the conference more explicitly political and feminist, and imbued the event with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legitimacy. At the same time, the deployment of suffrage memory ultimately positioned white women as mobile and engaged in social movement while effacing Black women and women of color who had been involved in suffrage activism, thus rendering them immobile, invisible, silent, and locked in the past. I conclude by examining a concurrent counter-narrative, one not included in the program, as a productive, intersectional rupture in suffrage memory at IWY.  相似文献   

14.
孤女形象历来备受西方作家关注,以孤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西方女性作家创作中更为普遍。19世纪是西方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探究这一时期孤女形象的意义尤为重要,因为西方女性作家通过孤女的塑造,形象地表达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更传输了不可避免的历史重负。孤女形象可以说是曲折、艰难的19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缩影,我们从中也可窥视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受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女权主义者为推进妇女解放,争取平等权利,掀起一场"新女权主义运动"。与此同时,一些妇女运动的反对势力也迅速积聚,70年代在"新右翼"领导下形成反女权运动阵营,对妇女运动提出的各种权利要求大肆抨击,坚决抵制,有效遏止其高涨势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发生了一次以生态观为主旨的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这次环保运动是美国历史上自然和资源保护运动的发展和继续,它直接起因是人们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的不满和恐惧,同时它也有着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与战前的资源保护运动相比,战后美国环保运动具有显著的特点,并且环保运动对美国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实践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曾绛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20-122
通过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弗兰克·诺里斯代表作———《章鱼》的分析,解说该作品中关于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以及其中社会改革的描写,揭示这部作品对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意义以及作者和作品对同代、后辈作家的创作影响,以此肯定《章鱼》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社会政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美国妇女(主要是指中产阶级的白人妇女)积极参与,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禁酒、保护女工和童工、设立少年法庭等方面,特别是1920年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胜利,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妇女运动逐渐远离了分离领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启迪和影响下,中国兴起了思想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女性主义思潮,作为女性主义探讨领域之一的男女社交问题遂被公然提出。这一时期。在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倡扬下,男女社交在思想认识上逐渐由“男女之大防”向男女社交公开转化。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的英国,在女权主义思想感染下,面对妇女无权的社会现实,中产阶级妇女自我意识逐步觉醒,并广泛参与到当时的女权运动中。她们的维权和参政活动改善了妇女自身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重塑了妇女在资本主义公共领域中的角色定位,建构了妇女自我意识觉醒发展的新内涵,并由此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