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能力的培养对学习语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包括:准确把握词汇隐含义,利用概念隐喻将词汇分类记忆和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相似文献   

2.
王静 《考试周刊》2009,(2):103-104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仅仅看作语言修饰的手段。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该注意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注意词汇的扩展义,以及在语境中教学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词汇在质和量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隐喻谈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究其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做了简单的探讨,认为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加强词语隐喻义的学习,以及借助语境进行教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隐喻谈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究其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做了简单的探讨,认为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加强词语隐喻义的学习,以及借助语境进行教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隐喻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但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方式,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的形成和演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隐喻的认知视角教授词汇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英语词汇教学必须重视学习者隐喻认知和隐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同时也是一种认知手段。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概念隐喻理论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地记牢、记准英语词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隐喻意识显著提升,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得以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运用概念隐喻,提升高中词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隐喻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但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和推理手段,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机制。概念隐喻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语言教学中来。本文通过一份调查问卷了解英语教师对隐喻能力的理解,并对东南大学成贤学院205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以概念隐喻为指导的词汇教学和相关测试,发现概念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能明显增强对词汇的记忆时间,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正确使用。笔者建议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注重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隐喻途径习得词汇。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广泛存在于日常语言中,多义现象的形成与人类认知密切相关。隐喻在英语中大量存在。了解隐喻有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深层把握。本文主要利用隐喻理论进行一词多义教学的研究,进一步证明隐喻在一词多义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外语教学新思维,在词汇、阅读以及文化教学等方面开辟外语教学的新途径,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开拓其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因此,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目的语的概念系统。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隐喻思维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通过对一词多义的认知分析让学生认识隐喻的普遍存在性,通过对英汉隐喻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隐喻的文化差异性,通过对一些隐喻表达的认知分析让学生认识隐喻的系统性等都是提高学生隐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模态隐喻是一种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思维认知模式,是语言的隐喻表现形式。多模态隐喻应用于语言教学中可以深化学生对某一类事物的理解。尤其英语学习中隐喻现象十分普遍,现研究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对视、听、触觉多模态隐喻教学的应用,结合实证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深层理解,增加对跨文化语言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进行词汇学习。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在语言学习中,理解目的语中隐喻映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养隐喻能力促进词汇教学,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隐喻映射的工作机制,培养学生理解那些在英语词汇中看上去相去甚远的两个义项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实验证明,教师通过对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隐喻能力并能帮助他们有效地提升词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是语言现象和思维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然而,目前,不少国内的隐喻研究停留在词汇层面,应从隐喻的神经元理论说、隐喻的文化传承功能和语用功能等几个视角,开辟探讨隐喻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认知方式建立在人对自身和世界的体验基础之上。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次的语言现象不是离散的、自足的,而是与认知体验相关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隐喻认知机制与学习者学习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把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对词义演变、句法成因、语篇连贯进行解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梁素文 《考试周刊》2007,(49):69-71
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语言教学是当今隐喻研究的七大主题之一。本文首先扼要地介绍了词汇学习的现状,然后以隐喻理论为支点,通过对隐喻理论的简要介绍,阐明了这一理论对于词汇学习的指导。运用相关的隐喻认知理论可以使得词汇教学方法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更为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修辞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概念本身很抽象,因此人们往往借助于隐喻来表达。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爱情概念隐喻不胜枚举,但却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词多义、旧词新义、创新词语等现象产生的理据分析,阐述了隐喻的扩展语言和再生语义的认知功能,认为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是一关于语言习得的新视角,隐喻能帮助学习者从根本上扫除目标语阅读中的词汇理解障碍,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理论多从修辞层面对隐喻进行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这无疑给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分析隐喻认知的基础上,探讨英、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语言创造和语义发展的重要机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认知隐喻理论,帮助学生掌握隐喻工作的认知机制,培养学生的隐喻思雏能力和隐喻文化意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词汇,正确理解运用隐喻性语言,掌握隐喻词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朱洁  曹丽英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17-119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研究隐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使人们对情感隐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是为了从英汉两种文化的角度来支持隐喻的现代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