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富贵之心     
有一则关于李嘉诚的财富故事,流传已久:说是李公掉了一元钱到阴沟里,被人捡到了还给了他.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中有很多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请看:"智者"与小偷例1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小偷在路上遇见一个"智者"."智者"拉住小偷说:"你偷的钱很多呀!"小偷答道:"不瞒你说,我偷的钱就是口袋里的这几个铜板."智者"说:"我有一个主意,可以让你轻轻松松发大财.只要你从我身后这座桥上走过去,你的钱就会增  相似文献   

3.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越来越认识到了钱的重要性: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玩具、零食、饮料等等.总之,钱的用途太大了. 一面是自己空空如也的钱袋,一面是心爱之物的诱惑,几番挣扎,儿子开始想办法了.  相似文献   

4.
阿堵之物     
《小学生》2005,(5)
讲故事:有个叫王夷甫的人,一向崇尚清净高雅的生活,常常厌恶他妻子的俗气贪婪,从来没说过"钱"字。她妻子想试试他,就让丫环拿来许多钱绕着他的睡床摆满,让他过不去。王夷甫早上起来,看见被钱堵住不能走了,大叫丫环说:"快把这些东西拿走!"  相似文献   

5.
浦江义门郑氏是宋明之问著名的同居大家族,郑氏门人多受学于明代著名文人宋濂,不少门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大多数门人生卒年不祥,现在取三位较有成就的郑氏门人郑渊、郑楷、郑棠,对其生卒年和行年进行一番考证,并对这一世家大族的三位文人的生平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6.
义门郑氏德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义门郑氏家族概况、德育思想的内涵等方面对义门郑氏德育思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1984年,在开封县朱仙镇老潭寨村征集到一方北魏时期的"郑胡铭"墓志砖。通过对墓志砖的考证可知,荥阳郑氏祖源开封,祖茔也在开封,确立了荥阳郑氏的著名郡望,荥阳郑氏成为郑氏家族中最辉煌的招牌,为荥阳郑氏后裔寻根祭祖找到了有根可查的地望。  相似文献   

8.
范蔚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谓“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审)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后来生息繁衍,布居鄂西南清水(古称夷水)流域,五姓推选巴氏之子为廪君,“君乎夷城”(今恩施),建立廪君制度,于是,“据捍关而王巴”。这支太皞(即伏牺)族风巴姓的兴起时间,约在商末周初,《探微·乚篇》已有详论,这里不赘述。秦灭巴蜀以后,“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按:秦自商鞅立法,民有战功,即赐以爵)不更(改),有爵得以爵除。其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文,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其民,户出幏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  相似文献   

9.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泰伯》篇。郑氏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民从之;若皆知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郑氏认为民皆愚顽,所以,王者设教,只要他们跟从,不须知道本末。这种解释和孔子思想不相符合。《子路》篇记载,孔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回答冉有的问话说,“民庶”之后,要“富之”,“教之”,没有认为民愚顽不教的意思。西晋何晏《论语集解》修正了郑氏的解释。他说:“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知者,百姓日用而不能知。”何氏采用了战国时期对民的相当流行的看法。如孟轲说:“行之而不著焉,穷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下)《中庸》也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朱熹《论语集注》承袭了何氏的解释略有更益。他引用程子的话说:“圣人设教,非不欲家喻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耳。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岂圣人之心乎?”近人也相信这种解释,如钱穆《论语新解》说:“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也。若在上者每事於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户晓,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惟无效,抑且离析其耳目,荡惑其心思,而天下从此多故矣。”徐英《论语会笺》说:“盖政令之推行,有不得不然者,势也。政令既行,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在人们心里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周福峤 《班主任》2006,(1):35-36
一天,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和父母拥抱.学生听了,不解地望着我.一位学生问:"为什么?"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  相似文献   

12.
【案例描述】中班钱老师发现戈戈和轩轩口袋里有围棋子儿,一问,原来是围棋课时带出来的。钱老师立刻召集孩子们回活动室展开讨论:这样做对不对?放学后,钱老师与两位孩子的家长做了沟通。戈戈爸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以后再这样,看我不揍你!"轩轩爷爷悻悻地说:"我可不是夸,我家轩轩从来不拿别人东西。"钱老师说:"今天他拿了。轩轩内向,我没有批评他,希望家长好好教育。"  相似文献   

13.
“百鸡术”     
“百鸡术”出自《张丘建算经》,原文如下:“今有鸡翁一直钱五,鸡母一直钱三,鸡雏三直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答曰:鸡翁四,直钱二十,鸡母十八,直钱五十四,鸡雏七十八,直钱二十六.又答:鸡翁八,直钱四十,鸡母十一,直钱三十三,鸡雏八十一,直钱二十七.又答:鸡翁十二,直钱六十,  相似文献   

14.
一、歧说 《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的训解,历来多存歧义。综诸家之说,有代表性的有五种: 1.治民之术说。 此说以汉代郑玄和晋人张凭为代表。郑注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若皆知其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论语郑氏注》)张注曰:“为政以德,则各得其性,天下日用而不知,故曰可使由之。若为政以刑,则防民之为奸,民知有防而为奸弥巧,故曰不可使知之。言为政当以德,民由之而已;不可用刑,民知其术也。”(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论语张氏注》)。  相似文献   

15.
郑振铎一生从事了大量的校勘工作.郑氏在校勘上的贡献多被研究者忽视,他对文献极勘的认识、实践和指导,对于做好文献校勘工作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客观总结郑氏在文献校勘上的贡献,是今天的文献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老人说:"我才给你一个包子,你就感激,而你的父母养了你这么多年,难道你就不感激?"这个孩子一下子醒悟了,回了家.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篇题为<财迷儿子>的短文(见<读者>): 星期天和两个小东西一起去音像店买碟.出门前儿子说:"我要带上自己的钱包,这样就不用你的钱了." 儿子是个对钱极有概念的人.他自己的钱来源于春节时的压岁钱,还有上小学后开始得到的零花钱:每月20块.他的钱总是清清楚楚地放在他的钱包里,任何时候问他,他都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相似文献   

18.
浙江海宁一中钱范老师的对学生口头能力训练的方法是:训之经常,练之有序。钱老师执教几十年,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她接任初一新生以后,首先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的重要性教育,然后将说的训练贯串于每一堂语文课。在课前指定一、二名学生上台演说,每次用5—10分钟时间。从初一到初三,从未间断。只要走进钱老师的课堂,人们就会发现:这里的学生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讨论时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回答提问时语句通顺,出口成章。  相似文献   

19.
郑振铎散文内容真实,立意单纯、结构随意、语言中正,甚为粗疏的艺术形式中蕴含着一种朴拙的美。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朴讷诚挚的性格个性;二是以大众眼光看世界的平民心态;三是日记、尺牍的特殊文体。本文还认为,郑氏散文的朴拙美与周作人小品散文的朴拙美有相似处,更有诸多不同点,因而为现代散文风格的多样化增添了风彩。当然,郑氏在朴拙美的追求中亦有失分寸之处。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之友》2013,(Z1):53
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教育上采取的是孩子缺什么,补什么的策略(以为学习跟补充人体维生素一样),最多的时候,竟然请了所有课程的家教。目前在辅导孩子教育上的钱不下十万了。孩子现在读初一,成绩听说是倒数五名以内。看来家长平时忙于生意,钱赚了不少,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却认识不够。家长找到我时,谈话很直接:"我听说你教孩子很有一套,只要让孩子学习好,收多少钱都不是问题。"我和这个家长解释:"孩子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比如,孩子现在对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心理上对学习的抵触度到底有多大?在方法上有没有持续改进的地方……"家长说:"你也别跟我说这些大道理,就告诉我,通过你的方法,能不能让我孩子学习好起来?""不能!"我非常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