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忽视了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无乃两个字——本色。所以,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首先,要有情感的激荡。随着语文教育中文学功能的强调和突出,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把握文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自从语文设科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考"语文是什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是真正的语文课"这些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些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些见解甚至让人敬而远之。而黄厚江老师却以自己质朴而本色的理解,坚实而卓越的实践,作出了回答:在坚守语文本色中实现语文教育的现代追求。  相似文献   

3.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育教学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语文要姓"语";语文课要回归自己的本色,要有语文味;语文课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语文课不仅要得"意"更要得"言";语文教学要与内容分析式教学说"再见"。但语文味是什么?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本色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因此,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  相似文献   

5.
略读耶? 精读耶?——关于《猴王出世》一课教学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观摩活动上,五年级略读课文《猴王出世》一课的教学很有语文味,反响强烈,却与特等奖擦肩而过,引来许多老师的不解,更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关注、思考与讨论。本刊现将王春燕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一课的教学实录和一些专家、教师的评析、意见一并刊发。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从王老师的课中得到"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的启示,又能从中引起"怎样准确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上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使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由此,他发出“语文课又怎么了”的诘问,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是什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的理念——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  相似文献   

7.
本色语文     
<正>本色语文的基本内涵一是"语文本原"。即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教语文,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语文课,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思考这些问题,必须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母语教育的任务很多,我们以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而语文课程就是承担母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里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怎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相似文献   

9.
时常听到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课是越来越难教了!越教越不会教了!”这番感叹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些尴尬。小学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语文教学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造成“假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0.
张复兵 《考试周刊》2011,(90):36-36
语文课的本色是什么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现如今,为了丰富语文课堂内容,大量的非语文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语文课堂,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承载了太多的非语文的东西。与之相反,有的课堂又似乎太过贫乏.教学教师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以至于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这样两个极端走向。都与语文的本色格格不入。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得出色,  相似文献   

11.
郑百苗 《云南教育》2007,(9S):10-12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里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怎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相似文献   

12.
说到语文课的本色,不禁让我想起“返璞归真”“超凡脱俗”“出水芙蓉”这些美好的词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现如今,为了丰富语文课堂内容,大量的非语文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语文课堂,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似乎承载了太多的非语文的东西。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我想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抛弃浮华,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醒童心童真。一、语文课要有琅琅书声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语文课有其自身的个性,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探寻一条把语文课"烹饪"出浓浓"语文味"的智慧路径,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在《追寻语文的本色和本色的语文》一文中指出:"什么是本色语文?就是必须把语文课当语文教,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都是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特点研究出独特的教学方法的.如洪宗礼把语文的要素及其构成关系、规律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寻求高效的语文教学途径.魏书生则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四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组成了一棵美丽的知识树.宁鸿彬对"卡片辅助教学法"情有独钟,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2007,(3):59-59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发表了《克服浮泛,精心探究》一文,其中提出:(1)语文课显现语文本色不是不要改革,走回头路,而是要在探索改革的道路上,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功能深化认识,对文本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深刻感受。(2)读懂写什么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与基础,文质兼美的课文,尤其是经典之作,必有丰富的内涵,必有作者独特的过人的见解,如果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往往难以领悟文中的真谛。传统的教学强调文章要钻研,这是极有道理的。(3)创意、真知灼见植根于对语文教育事业的敬重,对学生学有所得、学有追求、扎实提高语文素养的负责精神,以及对自身专业水平不断发展的孜孜以求。(4)课要上得厚实,有分量,不轻飘,工夫在课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语文教育大讨论。在讨论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究竟怎样上语文课、怎样才算是成功的语文课成了许多语文教师甚至是有了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的困惑。我认为,这是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的深层思考,是打开语文教学新局面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课堂师生朗读体验,充分发挥朗读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语文课回归本色,体现语文的原滋原味。。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首先,是对语文课思想教育的内容如何理解。我认为语文课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是相当丰富广泛的。有一类课文,如《刘胡兰》、《八角楼》、《周总理的睡衣》等,明显地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改以来,成绩丰厚,语文课堂呈现出各种教学模式并存的“繁荣景象”,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大大提升,上次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讲,有专家称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使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笔者认为,语文回归本色,应当紧紧抓住文本语言。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乃本色两字。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在简约大气和激情澎湃中凸显语文本色呢?一要简约语文,展示本色;二要精啄文本,巧显本色;三要留点激情,串联本色。这样,我们的课堂可如清水芙蓉般清新可人,可如娇艳玫瑰般激情澎湃。只有凸显了语文本色,使课堂具有了"语文味",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