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四川的院系调整在背景、调整前四川高校的基本状况、调整的过程、意义和局限性等都和全国的院系调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四川的院系调整在背景、调整前四川高校的基本状况、调整的过程、意义和局限性等都和全国的院系调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院系调整工作涉及全国高等学校的系科合并、专业设置及地域布局等方面。河北省高校院系调整顺应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同时也给当时和今后的河北省高校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炜 《文教资料》2006,(34):20-21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作为社会整体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调整涉及到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院系整合和学科设置等,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在简述这次院系调整概况的基础上,就其动因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得失作一番探讨,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略论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些高校及其系科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合并,这实质上是进行着新一轮的院系调整。回顾新中国50年来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本文通过对50年代院系调整的分析与反思,旨在为当前的新一轮院系调整提供一面值得借鉴的镜子。  一、50年代院系调整概况1949年末,我国的高等学校205所,在校生大约11.7万人,但当时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规模小、体系乱,学校布局…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学校在五十年代曾进行了两次较大的院系调整,从此奠定了基本格局。①一次是在一九五二年前后;一次是在一九五六年前后。一九五二年前后的院系调整规模较大,变动较大,影响亦较大。对这两次院系调整,褒贬不一,议论甚多。既然这是发生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有必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今日改革高等教育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后 ,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等学校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合并调整。两次调整不仅涉及到院校合并、学科调整 ,而且涉及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涉及到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两次高校合并简介195 2年 5月 ,教育部草拟了《全国高等院系调整计划 (草案 )》 ,系统地提出了调整原则 ,即主要发展专门学院 ,首先是工业学院 ,同时整顿、加强综合大学。 195 3年全国高校已基本完成了院系调整任务 ,结束了院系庞杂、设置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 ,走上了适应国家建设需…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通常被认为是对前苏联高等学校体制的全面模仿,但实际上,院系调整所贯彻的原则与当时前苏联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将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负面影响过多归咎于院系调整,尤其是其中的前苏联因素,这种过分简单化的反思以及对民国时期“综合大学”模式的过度拔高,可能会影响对中国大学存在的真正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是最具"速度性"和"震荡性"的,使当时江苏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高等院校的变化表现得尤为明显。江苏高校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等多个方面在院系调整前后都发生了改变。江苏本科层次的院校有所加强,而专科学校的数量削减幅度则较为明显。我国仿效苏联的高等学校的类型结构,将高等院校分为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两种,适当保留一些专科学校。在院系调整中江苏的专门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综合大学的实力明显削弱,专修科随之兴起,而私立高校则彻底消失。江苏高等教育还出现了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等多种类型、形式的兴盛,工农速成中学也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江苏高等院校的区域结构也伴随着院系调整的阶段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奠定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格局,也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曾于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全国范围宏观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至今日,由于高校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微观层次的院系调整,也就是各高校自身内部进行的院系资源重新整合,已成为当今中国许多大学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科门类的增加,国内许多高校纷纷改名或升级。在此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高等教育原理和知识为院校结构调整与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具有很大意义。院系调整的形式是次要的,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完美而牺牲系科的特定利益,也不能违反高等教育的规律来主观臆断地设置学院,各系科在新学院中的融合和发展才是关键。大学在院系调整之余,对于既定的行政机构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增加。这对于高校的有效管理和长期发展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重要标志之一,是相当多的高等学校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重组,从而掀起了新一轮的全国性院系调整热潮。这次调整按照“共建、调整、合并、合作”的八字方针,其方向在于将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为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虽然被高等教育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所重视,但作为高等学校教学主体和实体的院系级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却往往被忽视。高等学校院系级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涉及理念、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等领域,必须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和全面推进,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工科教育在建国初十年高校院系调整中的快速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科教育在建国初十年中的院系调整中,由边缘地位上升到主流地位,一改旧中国“文重工轻”的状况,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结构,工程院校的数量在整个高等学校中几乎独占鳌头,其地域分布由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高校中工程类系科设置比重大幅增加并最终形成了我国高校“重理轻文”的状况。文章以开放理性的态度和历史的观点看待院系调整中形成的工科教育以及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略论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50年代的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结束了旧中国高等教育的无序状态 ,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在以后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 ,50年代的院系调整既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认真反思这次院系调整 ,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院系调整 ,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50年代院系调整的原因50年代的院系调整 ,是多种因素诱发的产物。首先 ,院系调整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1 952年 ,我国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根据总路线的精神 ,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  相似文献   

15.
50年代的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结束了旧中国高等教育的无序状态,开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在以后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50年代的院系调整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越性,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认真反思这次院系调整,对...  相似文献   

16.
成都理工大学是由原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有色地质职工大学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成都理工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它是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过程中以重庆大学地质系为基础建立的我国第三所地质高等学校,隶属于地质部。1958年11月,学校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5月  相似文献   

17.
反思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新一轮的院系调整中。回顾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院系调整,并从高校的拆分与合并、高校的教育与科研、高校的集中与民主、高校的模仿与创新这四个辨证角度,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院系调整进行反思,能够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我国正在进行的高校院系调整。  相似文献   

18.
在党和国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下,研究高校和谐型院系的构建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等学校和谐教学院系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以促进高校和谐教学院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我国私立教育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新中国建立初期尚有私立高等学校 89所 ,占全国 2 2 7所高等院校的 39%。 1 952年 ,国家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随后实施政府包办教育的政策 ,私立高等教育便随之消失。 1 978年以来 ,民办高等教育再度兴起和发展。至今大体经过了 4个阶段 :1 .恢复起步阶段 (1 978— 1 982年 )改革开放初期 ,百业待兴 ,人才匮乏 ,千百万青年求学者热情高涨。于是 ,在一些中心城市 ,一批民办高等学校应运而生。 1 980年邓小平为“北京自修大学”题写校名 ,彭真为“中华社会大学”题写校名 ,在…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等院校的教研窒(研究室)是组成学校教师队伍的基本单位。探求教研室的组织形式,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关于教研室的改革问题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教研室组织形式,是五十年代初院系调整,学习苏联的产物。在过去三十多年过程中,它对改造旧高等学校,发展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学校职能的变化,教研室这一组织的功能越来越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