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阅读期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课题导入、创设情境、关注差异、恰当评价、积累拓展等手段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期待的品位,拓宽阅读期待的视野,让课堂教学更有活力,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被应试教育主宰,我们的语文教学,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一篇文章,教师(教学参考书)说分三段,就分三段学生说分四段就是错误的。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全无兴趣。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在我多年的实践中,我真切地体会到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学生对阅读活动所抱的期望,等待从阅读材料和阅读过程中有所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其中的“阅读期待”是以往课程标准中未曾涉及的新概念。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的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期望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触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等。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期待是指教师通过悬念设计、情境创设,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对文本产生的一种期待心理和期待视野。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阅读期待是阅读过程中的环节,是阅读的一种期望和意愿,是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积极探索的一种心理状态。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美学家尧斯认为,阅读期待是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心理期待结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期待这一环节,注重创设学生的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谓“阅读期待”就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教师通过制造悬念,创设睛境,引发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提升阅读的品质,从而点亮语文课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阅读期待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激活阅读期待对学生尽快深入文本、品读学习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质疑、悬念、拓展等手段,激活学生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是学生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学生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才能让学生的心灵真正  相似文献   

11.
吴思剑 《广西教育》2013,(37):14-14
阅读期待是一种探索未知迫切求知的渴望。它是学生阅读活动中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如果语文课堂教学也能让学生产生期待,定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阅读期待,优化语文课堂结尾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其中的“阅读期待”为新术语,是以往阅读教学未曾涉及的新概念。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的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期望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等(杨再隋语)。同时,它又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常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  相似文献   

13.
“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是接受者在某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兴趣、动机、问题)刺激下产生的对下一次阅读的期待。后来,人们将这种理论迁移到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新课标更是将它纳入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是学尘阅读之时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学生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才能让学生的心灵真正走入文本。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语文教学,还是以应试为主导,导致学生在阅读课上受到了压抑和束缚,对语文课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合理运用阅读期待,能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阅读期待的有效利用与拓展,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更能使语文课堂鲜亮起来。在教学中,利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效果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需要教师不懈地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美学家尧斯认为,阅读期待是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心理期待结构。笔者由此揣摩为,阅读期待是接受者在某种外部和内部因素(问题、动机、兴趣)刺激下产生的对下一次阅读的渴望。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是否主动、深入,跟学生的阅读期待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创设情境、制造悬念、灵活调控等方法,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进入阅读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教学中阅读质量较低的现状,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张扬个性、尝试评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