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从读书到教书,从初出茅庐到白发苍苍,谁都知道学生做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教师在“教学六认真”要求中跋涉,习惯用各种作业代替对学生学习的强化,什么课前预习作业,什么课后巩固作业,什么综合提升作业,什么周末监测作业……各有招数,五花八门。作业起到了监督、约束、规范学生,对课堂学习有效延伸的作用.同时也能反映教师教学效果。时间久了,教师对布置学生书面作业也就习以为常了,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作业布置,是教师单方面的权利,作业“做什么”、“怎么做”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有执行和完成的义务,没有自主和选择的权利。教师根据自己的一厢情愿强令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忽视学生的兴趣;教师以“齐步走”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完成同样的内容,忽视学生的差异。因而,学生原本浓厚的作业兴趣被打消得无影无踪,作业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有关小学生作业问题的思考陈懋催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必需手段。而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的作业,也成为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步骤。怎样才能提高作业在教和学中的效益呢?这至今仍然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4.
米春芳 《青海教育》2014,(7):102-102
教学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的作业,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业评价已经成为新课程评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只注重作业的布置,却忽视了作业的批改艺术,其实作业的批改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因此,如何通过作业批改艺术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晓明 《农村教育》2005,(12):32-33
谁也很难说清楚,作业是从哪朝哪代伊始的。但是,谁也清楚只要入学读书,教师必须要布置作业。在人们的头脑中。老师为学生布置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作业种类也是多种多样,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小组作业、家庭作业……数不胜数。作业已成为老师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把握程度的抓手。或者是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提高的武器。或者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作业已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几年来,我校在作业评改上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做法,与大家共鉴。  相似文献   

6.
作业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学生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课程改革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让课后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学习、培养能力的园地。  相似文献   

7.
刘俐 《福建教育》2005,(5A):37-37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家庭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创造的园地,学生的学习生活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减负是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主要是针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言的,而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或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数量多、难度大,并且在作业本身的质量和要求上存在着许多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因此,研究并科学地设计学生的作业就应该成为当前减负的一个关键。我们认为,下面几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减负。分层作业。分层作业是与统一要求的作业相对立的一种作业类型。过去在学生作业问题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这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一…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语文教学,人们只把主体性课堂教学作为终极关注,而使课堂教学得以巩固、升华和延伸的课外作业,却一如既往的那么单调乏味,令学生苦不堪言。创新教育不仅表现在阅读教学上,课外作业也应该成为学生创新的驰骋场。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学生早已习惯了的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作业的做法,而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所谓小学语文开放型作业,即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乐于作业、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作业中实施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过程、作业评价的自由开放,正确处理好完成作业任务,实现作业目标与促进学生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之问的和谐统一。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人为本”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倡导和推行下,作业的价值观务须重新审视。作业是新课程动态生长的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生主动地自我建构科学知识与生命的发展过程;对教师而言,则是教师非强化地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深化过程。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作业是学生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是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是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生命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当出现课堂上,学生在睡觉;有学生不交作业或抄作业;有学生公然和老师顶撞等一些现象时,通过分析学生原因,教师采取的措施,进行反思。从而点明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学生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不到位的时候。进而对于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进行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作业的多元化评价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剖析了传统的作业评价观的弊端,阐述了创新的作业多元化评价的类型与方法。做到了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综合评价,使作业本成为老师、学生、家长互动对话的渠道和平台。创新型作业评价观体现了教师、学生与学生家长的有机结合,且实现了作业评价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作业是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创作的天空,成为他们思考、快乐的乐园,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幸福、快乐和收获。  相似文献   

15.
张泉淼 《上海教育》2007,(9A):58-59
每位教师都深知家庭作业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家庭作业布置,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是教师的主观意志;基本固定的模式,也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阻碍了语文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情感、价值观等。家庭作业的设计也应该以人为本,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布置主题性家庭作业,力争做到改变传统作业的弊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作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石培军 《教育艺术》2006,(10):64-65
长期以来,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需要进行明显的转变。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作业设计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通过作业设计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新课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作业的改造”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一年来我们进行了学生“个性化数学作业”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存在最大的误区是教师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于是布置作业时也是本着教师的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布置作业时往往是一刀切,全  相似文献   

19.
葛玲琴 《中国德育》2007,2(10):83-84
教师都希望作业能成为情感交流的渠道,希望学生能从作业评改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与肯定,感受到自身劳动价值的分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作业评改的德育功效,掌握作业评改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例谈新课程下初中科学作业的设计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设计科学作业时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设计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学生乐于接受的科学作业。在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使作业更加适应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做作业和消极应付作业的状态,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开阔思维,使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桥梁。本文从新课程的作业价值观出发,以例举的方式谈谈新课程下初中科学作业的设计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