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写起作文也只干巴巴,没有生动和通顺的语言,主要原因是作文与生活脱节,教师没有在指导前让学生"一文一察",即先通过活动、绘画、参观、游戏,或对文本作细致观察、体验,所以,要培养学生爱写作的良好习惯,必须让学生有题材,有内容可写。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创作情境,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活动、导学自察,画画、表演、游戏、讨论交流,写好文章后,展示、表扬。这样学生才能对习作有信心。久而久之,逐渐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2.
习作是培养学生文字写作能力和语言驾控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四个方面论析了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语文是工具类学科的一种,就学科本身的特点来说就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储备与运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学科也逐渐显现出了其人文性和实践性特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经验。基于此,本文以以读促写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以读促写的价值,之后对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小学生的真实学情,对如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策略展开习作教学进行讨论,希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小学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习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相对创新的方式,即借诗促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需要掌握的习作方法,提升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们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内容空洞,没有灵气。其原因是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  相似文献   

6.
郭伟 《文科爱好者》2023,(5):128-130
读写结合是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组织形式,倡导小学语文教师对某单元中的课文、习作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写作知识和手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以此助推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文章在搜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刚刚接触习作的学生,大多畏惧作文。“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孩子的口头禅。他们犯愁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写。即使有话又犯愁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担心自己的习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如何减轻孩子的作文心里负担,让孩子扬起习作的风帆快乐起航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8.
徐燕秋 《广西教育》2012,(18):70-70
学生普遍怕写作文,既写不好,也不愿写。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把习作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呢?对此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阅读中积累素材,生活中激发灵感 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得芳 《甘肃教育》2021,(5):142-143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困扰教师的教学难点。以读促写是一种切实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对学生习作水平提升有着促进作用。为了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成效,本文从以读促写的内涵和价值入手,基于教学经验,提出了以读促写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怕作文,写作文“惜字如金”,老师对学困生的作文辅导与批改也颇感头疼。然而,学困生作为受教育的一个自然人,作为班级中的一个小群体,教师更应该去关心他们,做好学困生的习作辅导。在精神上寄予良好期待,启发习作兴趣;在辅导上由浅入深,方法多种多样;在批改上灵活宽松,增强习作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中年级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把课文作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练笔材料库,教师应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链接起来,读中学写、以读促写,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把握先整体后局部、先默读后朗读、重视互改,落实自改的原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和写作水平,真正做到以改促写,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和语言材料的积累有限,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其习作的要求拔高,造成学生压力太大,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  相似文献   

14.
范超 《甘肃教育》2014,(9):43-43
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对有的师生而言,也颇有“难于上青天”之感。老师“头疼”,是因为不知如何让学生乐于习作,写好习作;学生“头疼”是因为他们在习作时往往是绞尽脑汁、胡编乱造还是只能挤出那么几句干巴巴的话来。有的学生甚至一听到要作文就产生畏惧和厌恶感.于是“横眉冷对方格,俯首甘咬笔头。”学生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任务.这着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蔡志刚 《学周刊C版》2011,(12):134-135
谁都希望孩子们手中有一支神奇的笔,可以描绘出大千世界中的千变万化,心灵空间中的奇思妙想。如何让学生的习作妙笔生花?笔者认为应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以读促写,在读中学写,从而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习作应该是释放生命、展现个性的过程,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然而在平时的习作课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写,学生的习作过程成了苦难之旅,习作课堂成了学生的炼狱。  相似文献   

17.
李艳 《教学随笔》2014,(22):131
新课标对习作的核心要求就是让小学生写"个性作文"。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出有创意的习作呢?本文对此从激发兴趣、读写结合、多写多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涛 《现代语文》2013,(9):134-135
提到作文,学生通常会感到害怕,这也让不少老师头疼。学生怕写,一般在于没东西写;老师难教,总感到效果来得不明显。其实,就技巧讲作文也仅是常规做法,练习写读后感确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体现综合性,读写结合即是最为重要的综合。读后感,名义上是在检验读,实际上是在练习写,读写结合正是其最大魅力。一方面,读后感可以逼迫学生读时用心读,以读促写。读可以获取信息扩大视野,读可以愉悦身心获得审美情趣,读可以提供并丰富写作素材。如果不读,学生将无从下笔;如果不用心读,则形成不了真实的感悟。事实上,但凡供以学习的文章,差不多都能见到读的影子。会写的人通常会读,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生形成作文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兴趣,就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作文命题,并创设良好氛围,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写出真话、实话、自己的话。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说"与"写"的关系紧密,前者是口头表达,后者则是书面表达,二者同属于语言表达形式.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往往与习作紧密结合.因此,笔者结合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通过"设场景,拓思路——巧积累,促写作——讲技巧,写真情"的模式,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学生以说为媒,以说促写,拉近学生生活与作文的距离,减小写作坡度,提高习作课堂教学实效,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我手写我口"的良好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