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是《孟子·告子章句上》的原句。人性本善,但由于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使得很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此,很多孩子在入园后表现出自私、懒惰、不合群等不好的品行。如何使这些孩子形成美德,传承中华文明成为了许多幼儿园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笔者结合SOHO中国教育基金会创编的《美德教育工程》,提出把儿童美德寓于实践活动中,叩击孩子心灵的感受与情感的体验;把儿童美德教育安排在学科教学中,扎实有效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冲洗,还给幼儿一份天真、善良,让五千年来的中华美德不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
关注家庭教育,一直是《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任何教育都不能脱离于社会,因为孩子生活于社会之中,因为孩子终究要服务于社会。所以,要做称职的父母,就必须把孩子放到社会群体中去思考,就要了解整个社会儿童的生存状况,也要把关心自己的孩子与关注整个儿童群体相联系。有一个关爱孩子的社会远远优于只有一个关爱孩子的家庭,从这点考虑出发,2003年《少年儿童研究》开辟了《儿童现象时评》这个栏目,针对儿童当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进行调查、描述、评论。希望您关注这个栏目——来稿、提供线索、评点。  相似文献   

3.
现行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较为典型的问题,这些问题比较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了中国未来人才的质量。有学者将这些问题形象地比喻为“教育流行病”。而这些病症的传染者很多就是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试列举较为突出的三种“教育流行病”:第一,教师认为给孩子讲清楚了诸如《孔融让梨》的故事以后,孩子从此就学会了谦让等美德;第二,认为“读书—作业—读书—作业……”是培养孩子的最佳方法;第三,很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对学生只有表扬,摒弃了批评,认为只有表扬才是对学生的尊重。如此…  相似文献   

4.
身体能够涵养美德,这是身体的自然功能.中国古人把身体的这种自然功能应用到了儿童美德教育活动中,也就创造了中国特有的儿童美德教育方法--通过对儿童的身体加以培养以便让儿童的身体涵养美德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情的滋润。没有友好、愉快、和谐的人际氛围,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指出: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价值观、道德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否真正形成关键在于儿童。儿童本身是内因,教育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起变化。那么,怎样在品德课教学中让爱之花绽放?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江西教育》2009,(9):43-43
据邢宇皓在《光明日报》撰文介绍,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在“2009全国儿童文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言说:“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推广的一条黄金定律。儿童阅读的首要之义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爱上图书、爱上阅读。脱离了孩子年龄特征的儿童读物.孩子们看不懂,也没兴趣.反而会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害怕甚至是厌烦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在《给我的孩子们》中,丰子恺传递了自己对儿童生活的幢憬.他认为成人世界的一些美德与儿童相比是病态、虚假的,父母的不当管教会伤害儿童;他喜欢孩子们的“肺肝相示”,悲哀于孩子的虚假的“感谢”.对作者这些思想情感缘由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中,孩子教育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很多家长忽视孩子的养成教育.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接触的复杂事物越来越多,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加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促使很多孩子有着不良的习惯,面对现实问题,我校重点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和学校教育实际,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抓细  相似文献   

9.
蔡英英 《教育导刊》2009,(10):50-50
《全球幼儿教育大纲》提出:“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在一个尊重他们的环境里成长,这种环境还必须是安全的,对儿童间的差异性是宽容的。儿童有自己的需要、权利和内在价值,而这些都应该被认可和支持。”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把尊重儿童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这种尊重包含着对儿童的自主选择、自我表达以及个人生活空间和时间的尊重,即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在尊重中体会到教师的“爱”。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理论不仅适用于学校教育,也适用于家庭教育。1998年塞里格曼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宣称当代心理学的使命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令家庭幸福美满。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父母建立与孩子之间积极的“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儒家的仁爱教育和诺丁斯的关怀教育在精神实质和教育理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如都把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重视情感教育;均视家庭教育为教育的起点.但两者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如仁爱作为个体美德与关怀作为关系美德之不同;重责任教育与重权利教育之不同;培养男性为主的君子与培养两性平等的关怀者之不同.仁爱教育与关怀教育之比较,不仅有利于解释仁爱教育的现代化内涵,而且也能充实关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2002年8月25日,《中国教育报》在《98%的母亲爱唠叨,“好心”未必有报》一文中报道:天津希望之星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心在4次心理学讲座和咨询中,从千余份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的统计数据显示,98%的母亲被孩子指责为唠叨。我们一方面诧异于98%这一数据的庞大,震惊于让孩子“最近比较烦”的唠叨现象已经成为家庭生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实。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把视角投射到唠叨现象中,对其进行反思、剖析、并解读在父母眼中,对子女日常生活的特殊关心和爱护,对子女成长教育的指导和劝告的“唠叨现象”又何以变得“好心未必有报”?  相似文献   

13.
卢梭在《爱弥儿》中反复强调"把儿童当作儿童"。他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对儿童应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当作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灌入  相似文献   

14.
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教育儿童,比做再教育工作容易得多。”因此,我们要注重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讲究策略,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社会主义新人。一、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一)使幼儿萌发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苏霍姆林斯基要求他的学生,首先要爱妈妈,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  相似文献   

15.
学前儿童对任何事情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由于他们缺乏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他们的甄别能力是比较低下的。加上我们的家长多是选择一些社会上实用而且比较跟风的知识体系来对儿童进行兴趣教育.也就产生了很多家长不注重孩子的兴趣要求,制止儿童接受真正的兴趣教育。诸如很多儿童对数字非常敏感,但是家长却非要孩子学唐诗;有的儿童对色彩比较敏感,但是很多家长却以成人的眼光迫使孩子选择数学或者外语。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儿童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律,促进兴趣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主要是约束儿童的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现在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出息。但怎样才能使孩子成才呢?培养孩子,其实是有其规则的,而《弟子规》里的一些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做人的规则。  相似文献   

17.
<正>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郭成教授在《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讲座中说: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孩子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全国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在他的很多文章中也说:不要让孩子的生命里只有考试和成绩,让每一个孩子留下温馨的回忆,这就是教育的追求。全国著名班主任张晓晖的《修身班会课的魔力》专题讲座中说:不要单纯把外在的规范告诉受教育者,用生活的资源进行生活的教育,激发他们内心的感受,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即"一讲  相似文献   

18.
正转眼间,儿子已经六岁了。如果说孩子经历了成长的快乐、忧愁与苦恼,那我也经历了教育的成功、失败与困惑。成长是痛并快乐的旅途,教育是且行且思的历程。最近读到了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无论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还是"教育建议",都促使我不断反思、不断成长。一、"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才有可能享受美好的人生。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高楼、汽车、电视、电脑,整日生活在封  相似文献   

19.
孙娟 《教师》2012,(22):54-54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我们的祖先,在经历了无数次与环境适应所做的斗争之后所传承下来之精华,我们广大教师要在儿童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今日教育》2013,(6):27-27
@群讨论儿童是成人世界的折射。时代变了,儿童是否也在发生着变化?学校教育又该如何积极应对来自社会、家庭、网络带来的冲击?《今日教育》组织一线教师展开了热烈的群讨论。正如有些老师所言,"现在的孩子,不能把他们想得太好",也"请别把孩子想得太坏,其实,他们原本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