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变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体验、合作及交流,从而收获知识,提高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教师,应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孙春光 《考试周刊》2012,(87):71-71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有助于知识生成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我在实际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时作了以下尝试,并收获了点滴感悟。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迁移一直都是教育的十分重视的课题,有"为迁移而教"的口号。现在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学生学习中知识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深入揭示学习的本质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对促进学生科学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很重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的具体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创设与运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通过变式训练,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琛 《现代语文》2009,(6):65-66
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的。“情境”是作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的“教学刺激”和“学习条件”而存在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学情境设计成为语文教学设计中关键的一环,也是考验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学习方式的重要内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题规律.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这使得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不再有效,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文章先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然后从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采用游戏化教学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注重情境创设 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的情境又称为教育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环境。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进行想象联想.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去了解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当的情境.使知识的学习赋予生活的意义.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一目...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物理教师可以尝试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用新颖、别致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实施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丰富多彩的案例中形成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再死记硬背物理知识,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这也是十分必要、不可忽视的。通过创设出科学、合理、有效、充满乐趣的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完成整个生物学知识的体系的学习。学以致用,教以树人,新课程标准的科学内涵正是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微娜 《考试周刊》2009,(37):162-163
高中英语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高中英语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交流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洪钰 《中学文科》2009,(5):109-110
高中生物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生物素养为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问题是探究的核心,那么,问题从哪里来?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教学过程中要提供能反映知识在真实世界中的运用方式的真实情境,提供真实活动,支持学生知识的合作建构.可见问题从情境中来,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有效探究的重要保障.笔者在近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物理基础知识与核心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将物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学应该是在一定情境之下的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因此新课程下的科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科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5.
张宇婷 《海南教育》2014,(10):72-7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6.
<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热点,自主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并通过一些相应的主体活动才能获得知识与技能.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开展化学实验的探究,让学生"模拟"科学家去探索问题,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想象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良好的数学情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的提高.并且要关注学生在整个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我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觉得课堂教学的模式需要灵活多样.并且要收放自如。通过创设学生乐于发现新知、探索新知的兴趣化课堂教学情境.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的.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开展,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观正成为广大教师最重要的课题.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原先的一些教学行为却不断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去回味、去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创设真实、开放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创设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观察、体会、模仿、交流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