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结合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以及学校课程建设与变革的特点,从"课程即教师"、"课程即对话"的教育群体发展理念出发,以学校"生命共同体"建设、学校共同愿景、学校教师合作、学校课程变革四方面为课程领导的具体内涵,以校长为课程领导的主导,以教师为课程领导的主体,在专家、家长、学生等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组织和引导持续的学校课程对话,在促进教师群体发展的进程中,促进课程获得不断改进与完善,使学生获得优质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
一所优质学校应体现在:主动建构适合不同学生的多元发展路径,且能"各美其美"。从另一角度讲,学生的需求也在多元化,当我们的教育能主动适应这个变化,也许恰是这所学校"优质"所在。优质在于课程。课程是所有教师、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平台。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要从设计课程做起。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特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育》2013,(17):2
潍坊广文中学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具体实施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的"适才教育"之路。适才教育,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包括两个基本要义:"因材施教",全力提供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因需而教",全面奠定适应各类人才发展的基础。具体开展有五条途径: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全员适位,家庭适导,学校适所。在践行"适才教育"的道路上,学校构建学科课程生本化、活动课程个性化、学校课程特色化"三位一体"的多元课程体系。其中个性化的活动课程成为德育的主要载体。学校不仅将活动课程化,还将活动个性化、精品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立新学校提出"课程育人"理念。学校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建立"校务委员会",实行以学校教育教学领导为年级主管领导的年级负责制:成立"课程委员会",提升干部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学校实施激励德育,唤醒学生的成长自觉:打造"魅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精气神";"课程委员会"为"课程育人"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构成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老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校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课程意识的指导下静心思忖承载着课程目标的文本,努力使教材真正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师教育以"学科专业"替代"教师专业",导致教师教育的师范特色不强,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背道而驰.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对学生的教师技能的培养,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教育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大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数量和课时比例,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培训,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到学校讲台上亲自实践.  相似文献   

7.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组织成员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以及稳定的生活方式,它表现为学校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从主体维度构成来看,学校文化蕴涵着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三部分.优质的学校文化在学生、教师、课程的互动中不断发展,使得学校在三种主体文化互动交融中形成"学校文化共同体".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9.
雷露 《中国教师》2014,(9):14-17
<正>《中国教师》:十一学校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在你们学校,职业与生涯规划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雷露:十一学校非常推崇"个别化"教育,我们提倡根据学生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所以"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是我们的职业与人生规划课程贯穿始终的实施理念。学校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符合学生兴趣及职业需要的学科课程与职业课程,也会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目标在何种程度上能内化为学生的经验,它取决于学校、教师与学生如何进行课程转化.当前,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转化中存在窄化顶层设计、规制学生参与、异化课程特色的现实问题,须通过集体审议来化解顶层设计中的"一言堂"现象、"上下联动"来激发师生课程参与的自觉性,以及通过需求导向来构建学校课程特色的内在保障,以此更好地促进...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有的人片面地夸大学生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认为:学生就是"上帝";"学校体育应该一切以学生的主观意志为目标".因此也出现了一种贬低体育教师作用的倾向:把教师比喻成商店的导购员、售货员;把教师只当成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组织者;要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取代体育教师的作用"等.论文在分析研究教师的概念、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教师在新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主要职责以及新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在教育集团整体课程框架下,北京九中高中部凸显"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特色,着力"绿色课堂改进",聚焦学生的生命成长,聚焦教师的专业成长,聚焦学校课程实践和课堂教学。围绕"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不断丰富各类课程在校园文化课程,突出学校办学理念:树立民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开发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尊重"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如"爱与尊重"系列、"砺身砺志九中人"系列,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13.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探讨,着力点在于"校本"."校本"意指"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即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围绕新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以实现学校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与学校教育客体(理念、环境、课程、手段、方法等)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放学后学校"是由韩国政府主导推行的一项教育福利政策.其主要功能在于抑制校外培训过热的现象,并通过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在学校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更多的、质量更高的教育机会.该项目设置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样化的课程,夯实了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倾斜性扶助的政策保障,强调了从业教师的专业性,在扩大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韩国"放学后学校"教育项目的主要经验在于:准确把握定位、优化课程结构、立足政府主导、强调多方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建设基于这样的信念:"学习"而非"教授"、学生而非教师是教育的根基。研究型课程作为一种校本课程,是以学生和教师为开发主体、学生作为实施主体而存在的。它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课程管理文化作为保障。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并且是特别重要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一、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可以超越狭隘的课程内容,让师生的生活经验进入化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2.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客体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探究和意义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可以开阔化学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俄勒冈州科瓦利斯市的富兰克林学校实施的是美国希尔什教授的核心知识课程.富兰克林学校每届七年级学生的"华盛顿之旅"正是源于核心知识课程体系的研学旅行课程,是一种真正、意义丰富、真实世界的教育."华盛顿之旅"课程准备充分,其缜密性、有序性和结构性的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获得文化素养.同时,"华盛顿之旅"研学课程正式纳入富兰克林学校的课程体系,并构建了研学旅行课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课程,是教育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它集中地、具体地反映教育目的与教育要求,在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的地位。一般来说,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就是: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师、学生三者关系中进行的。如果说,普通学校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教与学的信息交流,而远距离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则是分离的,学生和课程则具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因此.尤需不断地加强远距离教育的课程论的研究和建设,努力提高远距离教育课程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所学校的生命活力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一所学校学生品性的养成在于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杭州市建兰中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建立以国家基础性课程为主、学校拓展性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丰富多样的拓展性课程,因"精彩课程,适性教育;多彩人生,尊重差异"而被教师和学生称为"建兰彩课"."建兰彩课"的开设,促进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系统地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的内涵及课程研究的对象.课程的定义在我国用得较多的,一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简言之,"课程即教学科目".二是吴杰<教学论>:"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量、质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各年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即"课程就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