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蒙 《视听》2016,(11):35-36
好莱坞电影中塑造了众多典型的中国形象,这些形象的嬗变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在早期的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一直被歪曲与丑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形象开始呈现。近几年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中国形象甚至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举例分析,探讨好莱坞科幻电影对中国形象的选取及抑制,以及中国形象在这种形式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对中国电影、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塑造向正面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2019年可谓是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元年,在春节贺岁档上映的《流浪地球》,一夜之间刷爆了国人的朋友圈,正式在中国电影历史的长河中以里程碑形式成为现象级大片,这不仅改变了我国国产科幻大片长期没落的现状,同样也刷新了我国在影视特效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的技术短板。这样一部耗时4年的科幻电影巨著,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中国团队之手。当影片在首映排片第四位的情况下,不出半天便赶超同期上映的《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和《新喜剧之王》,一度逆袭成为票房冠军,病毒式的口碑炸裂,让该影片成为贺岁档当之无愧的票房黑马。本文将从对原著的深掘改编、电影特效制作以及电影主题意蕴的表达这三方面全面分析电影,探讨这部科幻电影外壳之下的中国科幻电影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3.
他们不但开创了美国新的类型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和冒险电影的创作模式,成为电影特技新时代的拓荒者,并在商业上赢得空前的成就,更逐渐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新“教父”  相似文献   

4.
杜媛媛 《今传媒》2020,(2):86-87
科幻片作为电影的重要类型在中国的发展相对落后,中国科幻电影数量非常少,中国导演对科幻电影也都避之不及。好莱坞的科幻片以其发达的电影工业,强大的工业设计团队以及科幻设计技巧,一直统治着世界科幻片市场。中国作为全球票房的主要市场,应该主动涉猎科幻片,在科幻片市场上分一杯羹。在当今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策略下应该重视科幻电影的发展,使其融入中国形象和中国意识。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国科幻片现状的分析,找出中国科幻片缺位的深层原因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CG技术是一种制作动画的基础技术,在拍摄一些有关科幻的电影时往往会采用这种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在国外的一些大制作科幻电影中出现,例如《指环王》《黑客帝国》等,在中国的科幻电影中,都是运用到一些基本的技术,融合和复杂形式的运用还是比较缺乏的。本文主要探讨CG技术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以《爵迹:雾雪零尘》《爵迹:冷血狂宴》两部由小说《爵迹》改编的系列电影为例,深入分析在这两部影片中CG技术运用的优缺点。特别的是,《爵迹》这一系列电影全程运用了全真人CG技术,结合了人像运动捕捉技术,虽然由于导演和流量演员的原因,这部电影饱受争议,但不得不说这的确让中国科幻电影技术又向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6.
王伟伟  孟丹妮  金鑫 《传媒》2019,(17):37-39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仅15天累计票房已突破40亿元大关,不仅在国内领跑电影春节档,同时也在海外引发了强烈的观影热潮,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该电影力求创新,不仅引领观影人享受科幻场景所带来的震撼视听效果,更在影片中大力弘扬正确的中国价值观,从而体现出国产科幻电影的大国精神。作为里程碑式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摆脱了好莱坞传统的科幻电影范式,融入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国产科幻电影所带来的家国情怀。笔者通过探析《流浪地球》的家国情怀与中国价值观,展现出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地位上的攀升,为今后的国产科幻电影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7.
马煊 《视听》2022,(6):107-110
诞生于朋克摇滚的朋克亚文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对电影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催生出赛博朋克、蒸汽朋克、柴油朋克等诸多科幻电影亚类型。朋克摇滚的反叛精神与反常符码延续到电影中,使科幻朋克电影呈现出二元对立式的反叛叙事、杂糅拼贴的美学风格以及边缘化的人物设计等共性。二者间的跨媒介叙事是相辅相成的,在朋克摇滚催生新的科幻电影亚类型的同时,科幻电影也通过独特的视听语言拓展了朋克亚文化的语意机制与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8.
制作优秀的科幻电影是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经道路。本论文针对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的客观趋势,从我国科幻电影目前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目前成熟的欧美科幻电影的制作技术成就,以及国产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李斯龙  吴曼芳 《传媒》2022,(19):40-42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电影全产业链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国产科幻电影作为推动中国由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重要动能面临重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趋势,立足时代需求和产业变化,从中国科幻电影的历史使命、创作理念、美学表达以及发行放映等方面提出符合国情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科幻电影叙事手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02年,法国人梅里埃推出了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ia lune).从此,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登上了电影世界的殿堂,成为广受各个年龄层观众欢迎的类型电影.  相似文献   

11.
黄浪 《新闻世界》2013,(11):173-174
好莱坞科幻电影自出现以来便成为众多电影类型中经久不衰的常青树,而机器人作为科幻电影的常客,陪伴观众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今年夏天,一部名为《环太平洋》的科幻巨作登陆全球,片中各式机甲无不惊艳观众的眼球,但这部科幻巨制与以往其他机器人电影有很大不同。本文从片中出现的机器人入手,与好莱坞其他机器人科幻电影作比较,勾画出好莱坞机器人电影的不同类别。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影产业一直采用一种冒险激进化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激情,这种激情带来的不仅是整个电影市场的方兴未艾,也推销了伴随电影成长而出现的廉价文化.我们不赞成循规蹈矩的晶体成长式发展,但是"百花争鸣"的大众娱乐市场带动起来的也不见得是文化的多元化,怕的是空中楼阁般的文艺复兴.所以我们要说,让文化带动电影,而不是电影推广文化.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依然笼罩,全球化趋势使世界经济充满了变数,但文化产业逆势上扬。2009年世界电影蓬勃发展,美国、中国以及欧亚多个国家均突破了年度票房纪录,全球影市飘红。电影产业开始向截然不同的方向演变:一部分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开始合纵连横.垄断国际电影市场:一部分较为贫穷的国家逐渐失去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的声音,沦为“电影孤岛”。我们已经进入文化资源喷涌的时代,进入了世界电影的竞争与角逐,打造中国电影强国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好莱坞翻拍漫画的热情一直在持续,继《蜘蛛侠2》上映后,由哈莉·贝瑞和莎朗·斯通领衔的《猫女》也登台亮相了。这又是一部可以让美国的青少年们一边嚼着爆米花,一边轻松观看的纯商业片。其实,这种爆米花式电影就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主流产品。因为拍这种电影不需要令人咋舌的大投  相似文献   

15.
王峙  邱子沫 《传媒》2023,(23):47-50
作为电影重要类型的科幻电影,拥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需要从“本土”走向“国际”。本文回顾了基于“本土想象”的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融合;分析了中国科幻电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作探索;提出了中国科幻电影要立足国际视野,以跨文化传播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中国科幻电影“走出去”,在国际传播中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  相似文献   

16.
好莱坞号称世界影都。提起电影,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好莱坞。可以说,好莱坞就是电影的代名词。美国长期在国际影视业居垄断地位,就是因为她拥有好莱坞。 如同众多有名者、无名者都想在好莱坞一圆“麻雀变凤凰”的美梦,进而跻身富豪之林一般,好莱坞也努力使自己成为美国的一棵超级摇钱树,使影视业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高超的拍片技巧、众多的国际影星和老道的公关战术,好莱坞不仅让美国国民心甘情愿掏口袋,而且还漂洋过海去世界各地挣个够,去实现“用美国文化征服  相似文献   

17.
张强 《新闻爱好者》2010,(12):142-143
美国科幻电影《阿凡达》成为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很多技术的应用以及精心编写的剧本之外,语言学教授保罗·R·弗洛莫还专门为潘多拉星球的纳维人"量身定做"了外星语言——纳维语,在电影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影片中,纳维语人说的是自己的语言,增强了科幻片的真实感,纳维人不接受英语,坚持说自己的纳维语又将矛盾推向高潮。尽管情节安排违背了语言本身的规律,但这恰恰更加凸显了影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10,(38):17-17
23年前,当《华尔街》首度推出时,电影中一句“贪婪是个好东西”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华尔街”,也使我们认识了一条最繁华的金融街,它成为了美国金融的代名词。23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9.
卢嘉毅 《今传媒》2011,(4):92-94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形式,不仅仅只是提供消遣与娱乐的工具,同时它也代表了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传达,甚至可以看成是对于当代社会思潮、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通过对冷战时期好莱坞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进行研究,并结合文化研究以及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去探讨冷战时期科幻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和焦虑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电影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共同孕育了构成电影的种种要素,但何者才是电影最本质的属性,"电影是什么",这是电影学界一个永恒的母题.本文借助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科幻电影为研究对象,以科技在电影理论、制作维度上递进的创新和颠覆,探讨科技究竟只是依附在电影上的物质外壳,还是其不可剥离的血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