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人际关系,是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它对儿童,适应学校、社会生活,乃至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起点,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开放性和外显性,便于了解儿童真实的心理活动,是成为培养良好同伴关系黄金期。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但父母教育观念对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的研究却很少。所以对小学生同伴关系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对国内外现状及同伴关系,提出了同伴关系的研究问题综述;就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问题做出分析。分析儿童同伴关系与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视广告作为重要的媒体教育影响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在电视广告中,一方面呈现出了儿童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生活,以及儿童与家人、教师、同伴之间的各种角色、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又借助媒体特有的“语言霸权”引导和强化着其所宣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最鲜明的特点是,儿童与青少年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约束之下,他们开始向父母、教师及常规的权威性进行质疑与挑战,但与此同时,传统的美德亦被其所颠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32名小学3、4、5年级学生的同伴接纳、社会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关系的问卷调查发现,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少,亲社会行为越多,则同伴接纳越高;儿童的同伴接纳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没有关系;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积极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4.
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其社会适应困境的表现,家庭在这一困境中成了矛盾的焦点,进而成为引发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即父母榜样作用、亲子关系亲密度和儿童反抗严厉管教。另外,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不畅、儿童同伴之间关系不良,外系统中父母在城市生活中的边缘困境,还有城乡文化冲突、教育观念冲突、婚姻观念冲突,儿童的流动和父母婚姻的变迁……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致使流动儿童问题行为恶化。  相似文献   

5.
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遵循着两条路线:一是与父母亲的互动关系,即亲子关系;二是与年龄相仿的儿童之间的交往关系,即同伴关系。在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主要的生活空间是家庭,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动因。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其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以外,同伴关系逐渐成为儿童交往的主要方面;特别是由于母亲外出供职,儿童较早开始把  相似文献   

6.
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日后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对93名小中大班幼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同伴关系的选择性逐渐增强,(2)幼儿期存在明显的同性别交往倾向,(3)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评价标准逐渐统一,由主观盲目向客观标准转变.因此,教师要注重幼儿同伴关系的培养,帮助幼儿发展社会交往技能.要注意帮助幼儿学习:(1)与其他小伙伴主动接触,(2)维持积极的关系,(3)合理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7.
问题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与同辈群体交往也越来越多。小学高年级以后,同龄人的影响更加明显,开始逐渐取父母、教师而代之。同辈群体往往可以满足儿童个人的社会需要,它常常是儿童的主要参照系,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美国有人总结回顾了心理学界对儿童的同伴关系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后认为:“在研究中应该考虑儿童自己对同伴关系的知觉和看法,这是过去的研究所忽视的。”苏联心理学家则著书说:“为了了解一个人在群体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儿童与同伴关系最早的影响地父母教育的方式的不同,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良好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我们在教育儿童之前,应该先做好父母教育工作,让他们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9.
所谓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从这个定义我们知道,儿童社会化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而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有两种: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 在各种文化中,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仅次于亲-子关系(Tanis Bryan),但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明显具有不同的特征。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由于控制了生活资源而处于绝对权威和相对主动状态,儿童则处于依从和相对被动状态,但由于亲-…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家庭暴力暴露与儿童校园欺凌之间的内在机制,采用多重形式暴力量表、结交越轨同伴量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的欺凌分量表、父母学业参与问卷对深圳市747名4-6年级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家庭暴力暴露与结交越轨同伴、校园欺凌显著正相关,与父母学业参与显著负相关;结交越轨同伴与校园欺凌显著正相关、与父母学业参...  相似文献   

11.
1 目的 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以及由此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学阶段也是重要的过渡期,期间儿童(这里指中学生)逐渐由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向同伴,因此,与同伴的关系成为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重点。一般来说,中学生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  相似文献   

12.
【活动设计理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同伴关系作为儿童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作用逐渐增强。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各学科概念的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在学校里,学生与同桌相处的时间最长,同桌间的友好关系会让学生们童年充满快乐,健康成长。本次辅导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到同桌之间的交往是双向的,促进学生与同桌友好相处。  相似文献   

13.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之一,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同伴因素和情境因素等影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就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点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由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儿童的社会化一般是沿着两条途径发展的:一是在家庭中的社会化,儿童通过与父母的相互作用,形成亲子关系;二是在同伴中的社会化,即通过同伴交往,形成同伴关系。已有的研究尽管已证明了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  相似文献   

15.
在生命的最初,孩子多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塑造、性格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3岁以后,孩子逐渐从最初狭小的家庭圈走向范围广阔的同伴圈,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孩子发展着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并且随孩子年龄增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发展社会交往技能,同时还能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他们情绪的社会化以及积极探索、适应周围环境。此外,良好的同伴关系还有助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初中生对父母、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初中生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在其对父母沟通与同伴关系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州市八所初中学校的383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与父母还是同伴的沟通过程中,初中生都不倾向使用不一致的沟通姿态;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使用指责型沟通.初中生沟通姿态表现出不同的年级发展特点:年级越低越倾向使用指责型沟通,年级越高越倾向使用超理智型沟通.初中生同伴关系基本良好,初一到初二的同伴关系水平有所下降,到初三阶段开始回升.初中生对父母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越高,则对同伴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也越高.初中生越倾向对父母使用打岔、指责沟通或越倾向对同伴使用打岔、指责、讨好沟通姿态,则其同伴关系越差.初中生对父母打岔的沟通姿态不能直接影响其同伴关系,而是通过两种途径(对父亲打岔→对同伴打岔→同伴关系;对母亲打岔→对同伴打岔→同伴关系)间接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婴儿呱呱堕地起,教育就开始了。一个人的最初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期望,父母本身的行为、教养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范围扩大了,同伴间的交往、学校、社会,都对其成长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生活中,父母最担心自己的宝宝受到欺负。研究显示,将近20%的孩子在学校被同伴欺负。如果你的宝宝被同伴欺负了,该怎么办?还有哪些防微杜渐的好办法呢?孩子慢慢长大离开父母的保护伞,进入集体与小伙伴相处。他们之间建立可爱的友谊,但也可能存在冲突,甚至被同伴欺负。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大脑神经功能、社会交往和学业成绩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闻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可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幼儿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都有促进作用。那么,父母怎样帮助孩子成为受伙伴喜爱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20.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科 《河北教育》2008,(1):35-36
一、同伴关系概述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或青少年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领域。良好的同伴关系往往是健康心理与人格的外部表征,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