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课”活动是为提高教师素质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迅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说课”活动,深入研究探讨这一活动。本文结合个人的体会对什么是说课,说课的意义及怎样说课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一、什么是说课说课——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狭义的说课是指以教师口头语言  相似文献   

2.
听课学校都重视听课对教师成长的作用,都不同程度地给教师下达了听课任务,但年轻教师听课往往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听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听课是为了"克隆"——年轻教师容易把优秀教师的课"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甚至有的年轻教师还不知道听课究竟听什么?  相似文献   

3.
磨课是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那么带教老师如何帮年轻教师磨课呢?文章借助沪教版教材"角的平分线(第一课时)"一课的教学,从"磨理念——知道为什么而教""磨线索——明白教什么""磨策略——懂得怎样教"和"磨反思——理清补什么"四个方面,对"怎么磨"和"磨什么"进行了大胆尝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过关清单"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能使教师知道自己教了什么、教得怎么样,而且还懂得学生学得怎么样、以后怎么改进,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教学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一课,按照识字课的特点,教师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文本特点,研制过关清单的具体内容。教学后,教师对照过关清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过关清单能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让教学的过程更加清晰、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郭杰 《教育文汇》2012,(12):10-10
于老师上文选课最喜欢提问。我怕点到,便在课前做好预习,免得被问到答不出丢面子现在想来,多亏老师"赶鸭子上架",才锻炼了我们当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口头表达能力。一次写字作业发下后,我的本子上画了好几个圆圈,还批上了三个大字:"有进步!"从那以后,我对着字帖认认真真地练,每当觉得枯燥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阿基米得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那么,能撬动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工具为何物?课堂口头评价这一语言工具便是其一。纵观各级各类的观摩课、公开课、展示课课堂,作课教师在口头评价上精心设计、细心推敲,以求得最佳  相似文献   

7.
林琳 《学子》2014,(18)
正一、怎样的音乐课才"真"的算是一堂"好"课教改、教改,叫你改来改去,到底中心是什么?重点又是什么呢?学生学到的、得到的真的比从前多了吗?说老实话,我作为一名最普通的音乐教师,也许是太普通了,对于这其中的精髓,真的是很难领略!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学生进没进步不好说,教师确实是越来越进步了。就拿我来说吧:从对课件一窍不通到得心应手;从对乐器知之甚少到葫芦丝、竖笛、陶笛、大鼓应用自如;从一有人听课就冒虚汗到巴不得有人来听课;从画的不知道是什么到有模有样——这一技巧课堂暂未使用,不过自从绘画好了,每次在区里演出要做道具,领导都夸我做得特别漂亮,  相似文献   

8.
李凤仙 《青海教育》2015,(Z1):41-42
说起"课前三分钟"活动,这可是只需一个同学准备,却能让全班受益的资源共享方式。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口头表达的方式,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学年在我校的教研组"草根课题"活动中,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制定了"提升学生表达能力——课前三分钟"的活动课题。此项活动在教师们的积极倡导下,  相似文献   

9.
谢昌洪 《双语学习》2007,(12M):124-124
什么是说课?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我将与大家来探讨一下如何说好一堂物理课。  相似文献   

10.
做教师应该有三个定位:"匠""师""家",教师首先应该做好"匠"——教书匠,用10年、15年把所教的学科教材、内容掌握好;第二层次才是成"师",就是不久要把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掌握好,还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设计、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理解;第三层次才是"家"——教育家,站在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国家民族大业的角度,跳出教育来考虑问题。与"匠""师""家"相对应的也有三个层次。做好"匠",就要练好"术"——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都懂;做好"师",就要有"器"——手段、方法和思路,比如,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11.
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个课题的教学设计,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简单的说,说课就是要求教师从两个方面即学生和教师,三个层次即教(学)什么、怎样教(学)和为什么这样教(学)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最优化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优存速取解决相关问题.仔细留意我们的数学教学,你会发现有如下一些现象:现行教材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编写,而很少有教师按照"章前课——章中课——章结课"整体设计并实践;课堂应该由"引入——展开——收尾"三个环节组成,而部分教师往往匆匆小结;数学知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而一些教师在课堂中根本没有考虑知识关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我最近观摩的一节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中的"教学事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课中,教师出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x+y=35,2x+4y=94烅烄烆,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求解。这让许多听课教师大吃一惊。我们都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的学习内容,"下移"给六年级学生,是否是"揠苗助长"?这样的教学,是否"越位"了呢?  相似文献   

14.
<正>课堂"任务活动"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使学生在"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来获取知识。"四层次"目标即了解层次、操作层次、领会层次、探究层次,是用任务型学习加以整合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是教师以"四个目标层次"为前提,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任务,学生以"四层次目标任  相似文献   

15.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旨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和教师以问题发现为主线进行评价性的自主合作学习,对生成问题进行互导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问题探究学习。此模式运行要求课型、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相应地发生变化:一是课型创新为"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和"综合解决课"等;二是教师角色转型为问题发现者、学习活动设计者、学生有效学习的服务者等;三是学生学习方式变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角色转变为课前主动学习者、课中体验学习者、课后回归学习者。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导入——直奔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师:(板书课题)我必须去。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我"指的是谁?生:我想知道"我"到哪儿去?生:我想知道"我"去了没有?生:我想知道"必须"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文带文"的课型以其巨大的优势,受到很多教师的追捧。本文就"以文带文"课型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什么是"以文带文"课型及其研究意义;二是"以文带文"的备课策略;三是"以文带文"课型的几个小尝试。  相似文献   

18.
<正>一、"任务单"的设计"任务单"全称"自主学习任务单",是用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产物,是与制作微型教学视频(微课)、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微课程学习法的组成之一。"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格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它主要从"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提供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是教师指导学习的工具和学生进行学习的阶梯。"任务单"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张静 《中小学电教》2010,(11):98-98
<正>一、描述有一次上课,我布置完课堂任务,学生开始上机做练习。忽然我发现有好多学生的表情不对,想笑又不敢出声。我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也让老师知道一下?"大家笑而不谈。我只好从教师机的屏幕监控里寻找原因,从学生黄涛的屏幕上发现了原因,原来他利用"聊  相似文献   

20.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转化为学生可独立操作的学习任务清单,有效解决学生"学什么"和教师"教什么"的问题,紧紧围绕学生会"怎么学"这一主线,深入研究教师该"怎么教"的问题,实现二者有效融合,逐步提高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