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中观层面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从而能够起到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原则,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表现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培养并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们倡导核心素养理念。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学生终身发展及未来在社会中的就业问题,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个人立足社会所必需具备的品格和能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摒弃"唯分数"的教育理念,将对学生的关注更多地放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发展综合实践性人才。小学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教育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培养出发,探讨小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借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已成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尽管如此,对其本质的追问依然不足。必须认识到,从整体发展和终身发展角度而言,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关于教育目标的重新理解,是把握教育目标的一种方式。建议采用分层结构来诠释"核心素养",在维护人的终身发展和完整发展方面,可以实现从教育理想到教育实践的贯通。  相似文献   

5.
<正>凡是受过学校教育的人,心里都有一份对学生守则的记忆。学生守则已然成为学校教育的符号。新的《中小学生守则》正在接受社会的"检阅"。"三爱、三讲、三护"也有望成为新一代学生的集体记忆。但是,学生守则仅仅停留在成为一种集体记忆,显然是不够的。比成为集体记忆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很容易让人想起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小学的艺术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文化修养。当然中国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小学低段美术绘本的教学策略一定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让小学生逐步形成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美术绘画功底的同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教育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具体要求就是在学科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在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教育当中,英语教学应该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步要求,在学科实践当中加强英语核心素养的渗透,发展学生适应社会以及终身发展的语言素质,让英语教学满足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教师为确保核心素养渗透效果需要做好对不同环节的设计精选教学方法,坚持人本思想,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小学生素养的结构应当以人文素养为主,要研究构建以培养人文素养为主的核心素养体系、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包括评价体系。之所以称为"核心素养",就在于这些素养不是一般性的,而是"核心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定义应该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突出体现出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的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培养基点,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数学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科学精神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一、利用我国古代数学成果"数学是人类文化和智慧成就中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正在逐渐确立一条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之路。培养核心素养最主要的难点是学校教育很难全面均衡地实施六大素养的培养。每所学校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人一提起评价首先想到的就是考试、分数。但是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能保证学生的终身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其中"学会学习"首次列入其中,这是观念的革命性更新。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也是语文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传授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语文能力和学生作为社会人的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育这一块,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具有语文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人就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所在。语文教育应该树立语文课程培育人的价值观的教育理念,以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习惯培养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乃至终生习惯,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阅读中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使道德、品格和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郑龙  胡川 《江西教育》2022,(3):38-39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思维能力、人文素养、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它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小花 《天津教育》2020,(4):99-100
史宁中教授曾经说过:"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也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更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引之下进行教学。在核心素养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构建高效、合理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将核心素养教育充分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炙手可热的话题与课题,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能适应社会环境,获得终身发展的关键性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教育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顺应社会教育改革发展与进步的需要。本文总结了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育应用中的思路,并探究在其基础上的数学课堂构建与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业的设计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创新作业形式,促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一生成功的根本,教师素养是这一"根本"的"根本"。教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关节点,教师的核心素养观、核心素养教学与课改思维是造就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素养。在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育人思维、教育视野、工作方式、课堂角色悄然进入激变期,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师教育目标调适势在必行。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使命,我国教师教育必须致力于造就四类教师,即"真人之师""生涯之师""超能之师""实践之师"。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和社会沟通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感作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不但能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也能获得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正>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而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否落实,思维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基于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