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质量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主旋律,是江苏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发展主线和实践主导。有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是人格化目标、人性化过程、人本化理念和人力化评价的充分体现。建构以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现代化范式,要坚定育人为根本的核心思想,树立为积极而教的现代理念,读懂当代职校生的心理世界,打造多元化的优质课堂教学,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积极教育力。  相似文献   

2.
职校教师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其综合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要成为优秀的职校教师,就要具有高标准的思想道德素质,忠于自己的职业,学会教学艺术,对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身心引导,强化积极暗示,弱化消极暗示,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转化引导问题学生,是职校教育管理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本文对职校问题学生心理特点、状态与成因进行探析,提出有效转化和积极引导问题学生的策略:把握职校问题学生心态,理性认识职校生的行为问题,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建构积极职业教育实践智慧,倡导和谐的心本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增多,心理负担压力不断加大,心理适应调节能力不强,心理价值判断迷失错位,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引导的"空场"、社会生活环境的"异化"及职校教育管理的"模糊".职校教师要坚持平等相待,积极思维,做人格和谐的"麻辣"型教师;坚持理解宽容,积极悦纳,做精神成熟的阳光型教师;坚持育人至上,积极引导,做因材施教的"双师"型教师;坚持教学相长,积极反思,做富有智慧的专家型教师.职校教师应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大力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与90后职校生携手共同成长,以自身专业化追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心理资本是职校生幸福生活的前提,开发心理资本促进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当今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水平偏低、各维度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职校教育功利化、心理教育问题化、教育管理简单化。职业学校要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优化心理教育目标,丰富心理教育形式,拓展心理教育内容,注重职校生职业心理资本与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引导职校生自主开发心理资本,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职校生专业学习的消极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自卑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感和被动应付状态,从教学反思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是教学观念落后、专业教法呆板、教学内容陈旧、课堂环境沉闷、评价片面单一。建设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积极课堂教学的心理意蕴就是培育积极心态、启迪专业心智、提升发展心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职校要从教学理念、目标、过程、方法、环境和评价等方面系统建构积极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读《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17年第7期《为积极而教:心理学视域下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深有同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职校生有过一段消极压抑的学生时光,积极的职业教育范式很有必要,教师不仅要为积极而教,更要激发学生为积极而学,  相似文献   

8.
蒋波 《职教论坛》2015,(7):10-14
积极职业教育是超越于"消极教育"的"积极教育",是区别于基础教育的职业教育,也是基于狭义职业教育上的广义职业教育。在积极的教育价值观、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教学观等积极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积极职业教育,首先要创新职业教育的相关管理机制;其次,要创建积极职业教育的校园环境、心理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第三,要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第四,师生在积极职业教育过程中都要有积极的行为表现;第五,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崔景贵 《职教论坛》2012,(22):48-53
文章概要分析90后“职校门”事件的心理意蕴、教育症结与社会成因,提出积极应对90后“职校门”事件的职业教育管理策略.要理性认识“职校门”事件,树立积极的职校生和谐发展观,不怀疑职业学校教育的存在价值,不否定职业学校学生的群体形象,更不应给90后职校生的个性乱贴标签.90后“职校门”事件呼唤着当今职业学校教育管理范式的根本转型,走向积极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变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应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时代特征,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建构积极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树立多元发展、育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目标观;树立科学发展、助人自助的职业教育过程观;树立平等互动、和谐共进的职业教育主体观;树立动态客观、全面积极的职业教育评价观。  相似文献   

11.
树立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应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时代特征,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建构积极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树立多元发展、育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目标观;树立科学发展、助人自助的职业教育过程观;树立平等互动、和谐共进的职业教育主体观;树立动态客观、全面积极的职业教育评价观.  相似文献   

12.
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存在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是积极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践行积极职业教育,需要科学认识职校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自觉维护职校生心理权益,以着力创造和实现最优化的最近心理发展区。积极职业教育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心理策略有:倡导开展心理健康自助,指导保持心理和谐状态,引导发掘心理发展潜能,辅导认识心理成长问题,教导建构心理资本资源,督导提升职业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的职业教育借由多轮次改革不断发展,但在改革的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某些理念和实践已根深蒂固,未能很好地随着时代发展做出新的改变,已阻碍现代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使职业教育变成消极的教育。我们应借鉴积极教育主义的理念和实践,推动职业教育从消极走向积极。积极职业教育是指职业教育者应以积极的理念与行动激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从事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4.
高职校是以五年制高职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因此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要针对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立足于实践,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经验基础上,借鉴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对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提出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与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关系属于职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一般认为,职业教育在职校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职业教育要适应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事实上 ,这种对职业教育与职校生心理发展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合理的 ,但仅止于此又是不全面、不深刻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历程就说明了原有职业教育与职校生心理发展关系认识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如起初我们职业学校强调职校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后来是非智力因素和个性 (人格 )的培养 ,再后来是心理健康的维护 ,现在则明确提出实施系统的心理教育。这些…  相似文献   

16.
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表征与青春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后职校生这一特殊青年群体的诞生,挑战着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管理制度和实践策略.青春期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学校教师要理解90后职校生青春期的心理世界,实施科学的青春期教育,与90后职校生携手走过青春期,追求职业教育管理的艺术与智慧.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教育薄弱对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如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期望过高、虚荣心理、责任感的缺失,择业过程中消极被动,重物质轻专业等非理性观念所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我国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体系.才能更好促进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消极心理学为导向,侧重诊断和矫正性的"补救式"教育,不符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科学地转型升级.本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观照,探索东海中职校心理健教育的校本创新行动,从而为推动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科学化、适切化、积极化轨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下职校学生中存在的两类典型消极心理状态,学校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使其尽快适应职业教育体系。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内生动力作用机制认知,职业院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就业质量,设计积极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行为,尊重个性化发展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以及帮助学生培养自尊人格等路径,实施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针对性培养策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评《职业教育是"扬长教育"和"良心教育"》(2017年第9期,作者:檀祝平)这则"热门"新闻引起了职教人的广泛思考。职业教育不应该是"低等教育""低质教育",职校教师应具备更全面的素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帮助其重塑信心、明确目标,充分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但同时亦不可偏废文化课的学习,因为思维的成长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职业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培养合格的从业者,还要致力于培养善于思考的行业精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