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传李清照有一篇佚文<祭湖州文>仅存的"残句":"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此当为李清照为亡夫赵明诚撰写的挽联,而并非祭文残篇.  相似文献   

2.
闻雯 《采.写.编》2022,(2):156-157
物哀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美学,在《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均有体现,在主题、人物中都有蕴含。本文从主题、男女主人公两大方面分析了物哀传统美学在其中的体现。它们的悲剧并不是大起大落的,而是借由事件,抒发对世间万物的感叹与悲悯,抒发美好事物终会消失、不如好好珍惜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3.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语不惊人,但感情真挚颇打动人心,主要是因为作者发自肺腑的情感的尽情倾诉。当代女作家宗璞的《哭小弟》,笔触缠绵哀婉,抒发了对小弟英年早逝的无限悲痛之情,表达了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本文将两篇文章比照阅读,从多方面分析了祭文的情感表现力及古今差异。  相似文献   

4.
5.
谢择月 《视听》2016,(6):40-41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涌现出来。《奇葩说》是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节目播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的追捧与喜爱。本文从后现代美学的视角解析该节目的网络文化特征,以期寻找更好的节目制作方法,为观众呈现更好的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广告语言的研究,过多地侧重表达修辞的研究,少有考虑修辞接受者对广告语言接收的效果,这使得许多广告语未能实现广告效果。要想通过修辞让寥寥数字的广告语负载更多的信息,让广告语达到广告的目的和效果,就要研究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干涉等非语言因素对广告语修辞的影响,并从这三个因素入手,来调动各种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7.
物哀文化中包含对自然万物和世间人情的共感,而后者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观似乎又与我们的固有理念格格不入。本文以2014年度热播日剧《昼颜》为例,探查日本物哀文化在现代的表达,尤其侧重涉及人际、人情的"事之心"方面,对物哀文化中世间人情观念做出剖析,并对其与道德伦理的冲突进行初探,以为我们理解物哀文化提供更多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后现代文化中,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工业社会物的消费转化为关于社会的符号的消费,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人们自身存在方式的一种言说。换言之,消费是用符号价值将消费者牢牢拴住了,而符号价值的形成与大众传媒密不可分。我们知道,消费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都市  相似文献   

9.
《唐宫夜宴》的播出引发了观众的关注和讨论,节目在人物、场景、舞蹈等文化符号的表达中均有创新,使观众有了置身博物馆、文物活起来的神奇体验。本文运用皮尔士符号三分法对《唐宫夜宴》的文化符号表达进行研究,认为运用民族化、传统化的文化符号,并赋予其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出发,理解“审丑”现象中引导消费的符号生产机制及符号消费的表征。“审丑”现象中的消费主要通过符号意义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来完成,具体体现为情感符号消费、社交符号消费、社会符号消费三种形态。研究发现,在资本的控制下,以流量逻辑为主导的消费社会出现了这种倾向:事物的美丑已不再重要,我们进入了“审丑时代”,并引起大众的精神迷失与集体无意识,其中的价值导向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城广 《新闻实践》2005,(4):63-63
本刊讯 从4月18日起,浙江广播新闻综合频道将推出“‘平安浙江’千里行”大型主题报道系列直播节目——《创新实践话和谐》。  相似文献   

12.
13.
《麦河》是著名作家关仁山历经数年精心打造的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土地流转为线索,以各具特色的人物为对象进行叙述.本文以性格特征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为对象,对关仁山《麦河》的人物塑造进行研究.本文运用文学形象分析法对小说中主要人物进行形象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麦河》的写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当时社会背景下所赋予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吴君  陈庆婷 《新闻世界》2014,(8):274-275
电影《转山》是传播西藏文化的优秀作品,本文从影视传播的文化符号入手,结合影视传播学、电影符号学等相关理论,分析《转山》中的西藏文化符号,解读其编码和解码过程,探讨《转山》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6.
电影中的形象符号在影像传播中,具有深刻的表征意义.电影<阿凡达>运用众多的形象符号来表达文化的多元化、文化反思和文化展望三个方面.其蕴涵的文化内涵,引起多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龚婷 《东南传播》2016,(4):48-49
流行音乐组合TFBOYS以短短两年时间登上中国最大的舞台,其走红速度令人惊叹。作为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造星最成功的案例,在新媒介议程设置的环境下,该组合按照"互联网+媒体"的融合传播模式进行传播,视觉和听觉双重文本的结合为其在互联网上集结了大批粉丝用户,而其成功传播的背后则展现出耽美亚文化群体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构建。TFBOYS组合走红始终是中国转型期的一种文化表征,因此,分析TFBOYS爆红的传播路径,解读其传播文本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表征是反观当下社会现实及文化动向的一个良好入口。  相似文献   

18.
张昱 《视听》2021,(6):143-144
纪录片《回家过年》讲述了春运中的人和事,通过多视点聚焦叙事,以典型人物的春运故事呈现春运一景,通过故事中细节的刻画和符号的应用在进行叙事的同时对故事内涵予以彰显.该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出发,表现不同个体对家的理解,也体现出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在记录的同时为时代中国存像.  相似文献   

19.
张铭 《新闻窗》2006,(4):13-15
一 2004年9月,当印刷精美、内容新颖的《新报——消费购物指南》(以下简称《新报》)出现在贵州的报摊上时,并非每个人都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0.
张永昕 《今传媒》2012,(3):19-21
企业文化管理思想作为组织传播学的一个流派,一直受业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尚无明确定论。作者用主题词与关键词排序的方法对1996年以来国内外研究组织传播、企业文化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从中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假设。其中,对"鞍钢宪法"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研究以及企业文化溢出效应的关注是作者文章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