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学教育》2012,(5):1
瞿葆奎(1923年2月5日—2012年7月30日),字照藜,号宝魁,江苏宜兴人。早年就读于武进县立漕桥小学、宜兴县立夏芳中学(初中)。1943年毕业于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47年毕业于国立复旦大学教育学系,留任助教;兼腾飞小学辅导主任。1951年随复旦大学教育学系全体师生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先后为教育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教学论硕士生导师.教育基本理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2.
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洁先生的贡献在于对教育问题一以贯之的关切和睿智的思虑。对教育公共理性价值的孜孜以求,构成了鲁洁先生卓然的人格和教育品质,即有精神、有境界、有道理、有正气,是为气象。鲁洁先生学术气象的养成之道,概有四者:一是立乎其大的学术视野;二是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三是知行合一的精进功夫;四是居敬涵泳的人生态度。鲁洁先生之教育研究气象,于其自身而言,实有其独特性,不可摹仿,难以复制;对所有有志于教育研究以至于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又确具一般性,是一个值得悉心领悟的文本。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17):114-115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兼具知识教育、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等多元任务于一体,如何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如何积极践行新课改要求、如何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落到实处,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应理性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应紧密围绕生活背景、创设生活环境、探究生活问题,由此激起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在消化与迁移运用,全面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与人文修养。为了更好地落实《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与创新目标,文章将详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实践运用,以推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创新,其最高境界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理念一旦成为教师的信念,必将从深层上影响教师的行为。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又是最具智慧的?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专注而平静地读完郭志明先生的这本著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技活动》、《劳动》三科合一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部最近制定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的一项急切任务。建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三科合一”教学活动的改革和研究,是当前摆在小学教育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学校“三科合一”教学改革实践,对“三科合一”教改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一个“新”字,即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模式等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各科的教材功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尤其是小学《科学》教材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教材从进行《自然》学科的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在全新的课改呼唤中应如何实施《科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河南教育报刊社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组织编写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和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综合读本》《书法艺术》三套符合新课程理念、特色鲜明的教材供一至九年级使用,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贡献2003年5月2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发文,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 ,高校逻辑学 (这里仅指“普通逻辑” ,或称“形式逻辑”)教材内容与体系的改革 ,尤其是现代化问题 ,一直是逻辑学界非常关注、并给予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建国初期 ,我国高校使用的逻辑学教材主要是引进的苏联斯特罗果维契的《逻辑》和高尔斯基、塔瓦涅茨的《逻辑》等。针对这些教材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早在 2 0世纪 5 0年代末和 6 0年代初 ,我国逻辑学界就围绕着“形式逻辑的修正和改造”问题 ,开展过热烈的大讨论 ,并涌现出一批自编教材。特别是到了1978年 ,我国逻辑学界又开始了“形式逻辑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 ,继而更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是2015年2月5日凌晨。昨夜在睡梦中又见到了敬爱的先生,他十分清晰地坐在我的面前,谈论着他正在从事的古代诸经选择和诠释的工作,似乎对于其中一些内容又有了新的认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梦中先生言谈情状之生动令我恍惚之间怀疑先生仙逝的消息是不是我出差期间学界的一种谬传。待我找到机会插话告诉先生这个谬传时,先生笑而不语,直到梦醒。窗外,是沉沉的黑夜。内心,是绵绵的思念。此刻,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快一个月了。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课标”)强调了劳动教育。统编本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设计凸显出诸多特点:劳动教育内容在不同册次、不同栏目的数量与分布差异显著,劳动教育栏目设计具有结构性,劳动教育主题选材具有真实性,劳动教育活动注重问题设计等。这些设计特点与新版课标中劳动教育一体化、综合性设计要求及劳动素养培养要求相吻合。不过,教材中劳动教育内容的设计也存在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度不够、劳动者形象塑造略显窄化、劳动教育素材时效性欠佳、劳动教育活动实践性不强等问题,需要教材编写者与教师协同合作,从教材修订和使用两方面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12.
生活化教学源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让课堂上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出发,帮助学生实现生活的建构。多年来,这一教育理念已经在各类学校以及各个学科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教育理念联系更为密切和直接,所以该课程的教育理念更应该紧跟教育形势,在生活化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已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系统的法治教育正式纳入德育课程体系。然而,面对教材中法治内容的增加,中小学的法治课程如何设计和实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内涵及价值进行梳理,分析原有思想品德教材中法治教育的不足,进而得出为何将课程名称改名为《道德与法治》。从法治教育课程标准的设定、法治理念为主线的课程目标及体系的设计、课程实施中处理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及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调整等方面对今后中小学的法治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李丽芳副教授、张爱华教授、张雯高级教师联合编著的教师教育专业用书《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已经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对于传播研究性学习理念 ,推动研究性学习实践 ,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资料翔实 ,结构合理该书具有丰富的关于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资料 ,且作者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先入后出 ,对每个问题的论述都有独到之处 ,论证透彻而又充分。该书结构布局合理 ,逻辑体系严密。开篇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点、理论基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的变化引起教材体系的变化《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保持一致,即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由此引起了教材体系的变化.以"模块一"为例:  相似文献   

16.
17.
对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德育评价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传统教育评价的审思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综观当今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评价越来越向着人文关怀的方向发展.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和这种发展潮流方向一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文教育自古就有,后来受到科学教育的强烈冲击。但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些价值是自然科学无法比拟的,因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历史课程标准》都强调人文教育。最后,提出历史与社会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建议:一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二要不拘一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三要创造性地利用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20.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因此,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一直是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阶段,笔者试结合学生评价改革的经验与现状,对这一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反观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