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1]   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我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成都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不好计量,数字太大了."此时,我设置悬念:"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回味无穷.   ……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但对大部分同学们来说,兴趣不在于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是网上的小游戏和网上聊天.对于老师来说,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操作技能方面来,是我们值得思索的问题. "准备构建资料库"这节课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资料有序分类的好习惯,技能目标之一就是学会创建分类文件夹,由于我校机房里的电脑硬盘实行了硬盘还原保护,学生存储的资料以及本节课完成的东西都不能保存下来,每节课对学生而言D盘都是空盘,所以学生就很难理解这节课的情感目标,再加上新建文件夹这个操作技能,前几节课都已经教过了,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对于这节课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践行课标精神,提升学生语义学力",学校语文名师工作窒进行了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整个活动精彩纷呈。但同时我发现,决赛的13节课中,有两节课没有写字,有5节课留下5分钟进入写字环节,还有6节课留足了10分钟指导写字,但动笔时间不足4分钟。很显然,学生在课堂上写字时间过少,与课程标准"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4.
正画面一:这节课是二年级三班的音乐课,由于音乐教师自己的班级有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意外,电话通知二年级三班的班主任没有时间来上这节音乐课了,听到这节音乐课泡汤的消息,孩子们如霜打的茄子一样。画面二:学校一名五年级学生在市歌咏比赛中获得金奖,等教师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长时,家长不仅没有丝毫开心的意思,还不紧不慢地说:"有什么用呀,又不是语文、数学。以后我家的孩子不参加这样的活动,省得影响我家孩子的  相似文献   

5.
<正>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能持久发挥效力、令人回味无穷?最近听了一节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有了一些思考与启发。[课例呈现](一)家有形——搭建生命居所上课开始,教师开门见山:"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主题是聊聊我们最熟悉的家,先请大家结合自身体会说说什么是家。"学生思考片刻,有的说:"我认为家是一个固定的住所。由于我们家现在还没有条件在城里买房,  相似文献   

6.
杨峰 《中小学电教》2009,(7):152-153
<正>曾经有一学校的老师向我诉苦:学生当着他的面就问:"老师这节课能玩游戏吗?"老师说:"不行。"孩子回了一句:"那这节课有什么意思?"……这样的现象不是少数,只是没有几位老师愿意像他这般袒  相似文献   

7.
正几个月前,笔者观摩了几节美术评优课。其中某中学美术教师的课件出了点故障,临上课时怎么也打不开。那是一节人物写生课,面对下面听课的五十多位学生和七、八位评委,这位教师的紧张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即使没有课件也完全可以请学生担当模特,介绍人物的比例、动态等来完成教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教师在讲台上给大家鞠了个躬,说道:"我的课件打不开了,这节课没法上。"接着就准备离开教室。  相似文献   

8.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这节课是学生接触"角"的概念的第一节课。本节课要求学生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二年级学生虽然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同时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细细品味了徐斌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这节课,真实、自然,没有多余的"包装",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在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这节课,徐斌老师追求的是"无痕的教育",留给我们的却是"有痕"的精彩。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取西双版纳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旅游区来作为相关知识点的载体,学生比较感兴趣,开展活动时,学生感觉有"话"可说,会依据具体事例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很容易将课程标准中旅游地理部分的内容贯彻好.基于这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以西双版纳美丽的风景来设计悬念,吸引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的渴望,中间穿插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自觉探究教材所设计的内容,最后以一个学生熟知的游戏(模仿中央电视台正大踪艺的"真真假假")来结束整节课的教学,同时用它来作为本节课内容要点的回顾,以加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范筝 《儿童音乐》2013,(1):42-44
正我想从一个课例说起。这是一节常规课,授课教师选择的课题是《优美的情思——抒情歌曲》。整堂课,学生听赏了三首完整的抒情歌曲以及六个音乐片段,每首歌曲听完之后老师都会问:"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你有什么感想?"很多时候,很多老师都会这样上常规课。无疑,歌曲好听。整堂课紧扣主题,并没有知识性的错误。但为什么这样的音乐课没有打动学生,没有打动听课的老师,甚至没有感动授课教师自己呢?如果让你来给这节课开"药方",你会怎么开呢?也许你会认为听赏内容安排得太多了,形式太单一了,教学活动的设计太单调了等等。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章右 《教育》2012,(2):38-39
2011年10月24日上午,长春某大学一堂古代汉语课,空旷的教室里稀疏地坐着几个学生——原本30多人的班级,只来了7个人。尴尬的课堂"这课让我怎么上?"授课老师王淑芬抱怨说。课间休息后,又有两名学生悄悄溜走了。王淑芬耐着性子把课讲完,最后不得不使出"杀手锏"——点名。实际上,这一招已用了多次,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大四课堂上并不鲜见。大四的课本来就不多,但有的学生一节  相似文献   

13.
李小琴 《班主任》2014,(2):54-55
正说实话,那一天,我对班上一些学生感到失望。课上到最后几分钟,我发现还有不少学生没有回答过问题。于是,我决定问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沉默的一群"来展示自己。我微笑地望着学生,亲切地鼓励着:"这个问题,我想请这节课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回答。谁愿意?"高举的小手立刻全放下了,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我。等了好一会儿,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心头的无名之火瞬间被点燃了,微笑慢慢消失,目光冷  相似文献   

14.
<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赋予了我们对本节课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优秀教师都诠释着对本节课的理解,其中不乏朱乐平教授和张齐华老师这些"大家"近乎完美的演绎。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到底该怎样来解读该课的教材呢?前段时间听完一位参加区优质课竞赛的男老师上的这节课,让我眼前一亮。纵观本节课,他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剖析教材,真正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节"基本不等式"课例出发,分析了"优课"背后的缺失,提出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理解来设计,只有植根于数学概念的解题方法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每年开学,我们都有一个疑问:第一节课上什么?怎么上?许多老师都是习惯性地讲讲对学生的要求等规章制度,或者拿着学生花名册点名。这样一点新意也没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虽然学生此时并没有反感你这位老师,但他们也没有要想好好地学好你这科。直到有一天,一位学生跟我讲:朱老师,从你给我们上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非常学这门课,你上课很幽默、很有意思。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可后来一琢磨:是不是我第一节课上得很成功,深深地吸引住他们了呢?第一堂课怎样上才算成功呢?我个人认为在第一堂  相似文献   

17.
一天,和同学们在课堂上共同学习,其中一节联系到了杜牧的《过华清宫》,当讲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时,有同学起身问道:"老师,诗句中的"红尘"作何解?为什么叫红尘,而不叫黄尘呢?好像马蹄带起的尘土是黄色,而非红色吧?"笔者想进行讲解,却无从开口,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得打哈哈,对学生说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任务,课后查资料,下节课上解决。说真的,在平时,对这些"小问题"不太注意,也没有认真去了解,结果卡在了  相似文献   

18.
在本年级组上了一节研究课,课题是"比例尺"。课中,我没有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上课,而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带出教室,来到操场。布置了本课任务:将新安旅行团纪念馆、塑胶跑道、"行知楼"画到纸上来,规定在15分钟内完成。有了前一课"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基础,学生完成任务并不困  相似文献   

19.
"常态课"是教师和学生在原生态的状况下上的课,今天这节原汁原味的"常态课",没有听课老师,没有公开课之前细致入微的磨课,更没有精彩绝伦的课件,但师生气氛之融洽、学生思维之活跃,让我在心里暗暗叫好.  相似文献   

20.
要重视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格情境 方老师讲完四则混合运算,又让学生们做了几道练习题,然后对同学们说:"下面,我们来做这节课的学习发展评价.首先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自主性发展了没有;其次评价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主动动脑怎么样,思维发展了没有.先自我评价,然后互相评价.听明白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