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chael P. Clough 《Science & Education》2011,20(7-8):701-717
With funding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30 historical short stories designed to teach science content and draw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nature of science (NOS) have been created for post-secondary introductory astronomy, biology, chemistry, geology, and physics courses. The project rationale, story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and freely available stories at the project websit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
涂建华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24(2):57-60
志怪小说源远流长,小说如何表现“怪异”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小说创作并不排斥“志怪”传统,从不同的角度看,志怪和传奇是艺术的真实和审美创造的需要,也是小说结构的需要。但神秘主义是文学的堕落。 相似文献
3.
4.
Donahue Timothy P. Lewis Lisa Bryce Price Lawrence F. Schmidt David C.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1998,7(1):15-23
Four elements of successful student-scientist partnerships (SSP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rough experience in a wide variety of educational settings. SSPs should: use an inquiry-based approach to education; be built around authentic, community-based investigations; let students be scientists; and allow scientists to be educators. Each element is discussed and illuminated with examples from case studies of watershed education programs that are based on an interdisciplinary, action-oriented watershed education model developed by the Global River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etwork (GREEN). 相似文献
5.
6.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9):114-117
在全球化过程中,随着东西方的日益接触,东方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美国科幻作家的笔下。保罗·巴奇加卢皮的《发条女孩》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品,小说以未来世界的泰国为故事背景,进行了大量的东方书写。本文力图对《发条女孩》中的东方书写进行梳理,在后殖民语境中解读其东方书写,并从全球化视角出发,揭示《发条女孩》中东方书写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6):23-29
乌托邦冲动是普遍的,这一冲动在科幻小说中实现文学化后,成为一种对未来的现实可能性的书写。而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中提到了乌托邦的现实可能性,这与科幻小说的乌托邦书写具有相通性,这一书写所探寻的现实可能性,是与客观可能性相对的,并且,对现实可能性的书写蕴含否定性与肯定性的辩证统一。因此,科幻小说的乌托邦书写虽然经历过反乌托邦书写的否定和后现代社会的冲击,因其封闭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并通过辩证否定完成了对自身的突破,内化为大众的坚定意志,继续新一轮的乌托邦书写。 相似文献
8.
9.
周涛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75-79
朱苏进是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军旅文学作家。其创作中有着浓重的模式化倾向,即人物的类型化、情节的雷同化、结构的单一化、语言的凝固化和叙述视角的固定化. 相似文献
10.
徐伟彬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4(5):22-25
科幻小说翻译介绍国外科学文化概念,反映相应的创新精神这一科学本质。科幻小说翻译从读者阅读的经验层次、科学文化涵养层次和理性思考层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意识。这既与当今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形成外在一致性,又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形成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以外的重要形式和补充.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功能上相互配合、促进的德育机制,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书育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主张摆脱长期以来把科幻小说严重功利化的偏颇思维的束缚,提出在审美的范畴里审视作为一种独立文学样式的科幻小学的价值,分析了科幻小说里的距离美学、自恋美学、规则美学、悖论美学、英雄美学、平面美学等几种独立而且独特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3.
Jack Bushnell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3,12(3):251-266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ce writing into the undergraduate classroom. By asking students to write about science for popular audiences, teachers can illuminat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cience that are often lost in the complex prose of scientists writing to their peers. Not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he place of science writing in technical writing classrooms, though some articles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students to be science staff writers for a newspaper or magazine. But teaching science writing goes beyond professionalization. It has to do with a poetics of science that heightens and enhances our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us. 相似文献
14.
论研究生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1-93
研究生创新教育是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和核心。本文简述了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性质类型,并针对我国研究生创新意识不强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探讨了可能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冰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106-109
“愤怒的青年”们的小说继承了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它的发展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就其创作背景,对“愤怒的青年”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小说的创作风格。一,主人公们多为出生卑微的社会底层人物;二,主题都是反映战后英国的现实生活和道德问题。三,手法直叙平铺;语言质朴平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幻小说概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孔庆东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9(3):37-45
科幻小说以科学为对象和线索进行幻想并构成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幻想表现为以创造发明手段提高生活质量的“技术愿望”,西方学的幻想反映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广阔世界的探索愿望。世界科幻小说由早期三大师奠基,于40年代形成“黄金时代”,并经历了从新浪潮到赛伯朋克的发展迎来更加纷坛繁复的前景。中国科幻小说经由近现代的开拓,建国后形成第一个创作高潮,新时期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90年代新生代科幻作家掘起,同时台湾科幻小说队伍走向成热。 相似文献
17.
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占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3):107-111
在路遥的小说创作中,现实激情与理性智慧之间两极共构的张力和平衡是其小说创作审美心理机制的核心所在.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路遥把文学创作、生命体验和人生哲学三元并立的意义单元经审美心理机制转换为三位一体的神奇遇合,从而使其外在社会行为和内在心灵活动在文学创作中既表现出高度和谐的平衡,又产生出与众不同的张力即一方面个体生命体验在文学创作中的投入程度和对人生哲学(信仰)的终极追求是成正比的,生命投入越大、体验越真、对人生哲学(信仰)所关涉的伦理道德即对善的要求就越能可靠地获得,从而越能获得美感上的人性共鸣;另一方面,在现实人生中充分体验浪漫情怀,在文学创作中却表现出一种冷静超脱;在现实生活的心灵世界里,他是一位诗人,而在文学创作的人生实践中,却是一位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路遥的悲剧是其个体自然生命的悲剧,却是作家个体精神生命一次真正的凯旋. 相似文献
18.
葛启旭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8(2):117-120
该文认为,人们通讯的写作,应着重在五个方面下功夫;用人物行动表现人物;于典型细节中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再现人物;从语言中见到人们;用情感去打开人物的心扉。 相似文献
19.
郭宇程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1):90-92
本文以童话写作主体的读者接受意识为着力点,在“儿童化”与“成人化”外另辟奚径,构建双重读者接受意识机制;在此基础上对童话写作中的重要因素——幻想——进行深入拓展,阐述创新性幻想应着力于构筑包括成人在内的双重精神寄托;并对童话写作的语言风格进行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20.
QI Rong-qing 《海外英语》2014,(9):214-216,219
Hollywood movies are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American culture while promoting its mainstream ideologies and core values via the silver screen.The Christian elements embodied in Hollywood science fiction films reflect the importance of Christianity in American culture and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science fictions made in other countries,therefore serve the studies of Hollywood films and American cultu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