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诊断是通过对教学现象进行客观细致的观察、记录、梳理、反思,探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和思考教育行为背后的原因,自觉追问"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从而促进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理解,提高教  相似文献   

2.
冯亚丽 《辅导员》2013,(8):45-46
<正>一、现状分析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优化课堂效果。据调查了解,在教师群体中很大一部分老师在反思中存在着几大误区:误区一:只有犯错或失败时才需要反思。误区二:把自己的反思让同事知道会影响自己的威信。误区三:反思自我就是"冥思苦想"。误区四:认为反思自我就是自己"独立的思考"。误区五:认为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研  相似文献   

3.
反思在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助推的作用,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不断地梳理教育教学中的点滴,在反思中寻找"成长点",才会使自身更好地提高。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师"既要重视教学活动前的‘前设计’,又要关注教学活动过程中基于交流和创新进行教学调整的‘中设计’,更要看好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基于反思的‘后设计’。这种‘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的过程",才是新课程教学的走向。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要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堂,就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和把握,会使教师多了一种直接而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多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课堂学习的数学旅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反思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教学目标设定的整体性;反思教学组织的主体性;反思教学方法的整和性;反思教学功能的完善与发展性;反思教学评价的激励性,从而真正达到教学反思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  相似文献   

6.
教学反思是发生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一种行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它会使教师在循环往复的探索中逐步接近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然而在幼儿园教学反思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着无效或者负效现象。要发挥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教师要深刻理解反思的内涵,明确反思的指向,实践反思的过程,把握有效反思的标准,形成"反思共同体",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持的专业观念、对所做出的行为和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主动思考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和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更是教师"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不断改进实践状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实践性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20,(2):137-140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基于"经验性"和"拟经验性"的数学哲学观及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出自己的数学教育思想并付诸于实践。通过对弗赖登塔尔"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和"反思"四个主要教育思想的分析,认为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要注意结合学生"数学现实",创设数学"真情境";巧妙利用"数学化",提高学生数学水平;鼓励支持"再创造",提供探究新环境;引导帮助学生"反思",综合提升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将教学反思应用到农学教学中会使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足之处予以改正,使教学行为更加完美,从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10.
"教后记",亦称"教学反思""教后感""授课心得",它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也是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它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加深对课程标准的领会、教材的理解和教法的改革的力度.可以说, "教后记"是教学技能升华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正>教后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是一种高水平的再认识、再思考。教学有思才会不断提高教学技能,通过对教学的认识、反思,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实自己,优化教学。作为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疑虑要善于思考,"晓其一面而知全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是新时期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严格要求,体现老师自己的教学观和理论观。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反思是一种积  相似文献   

12.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惟有反思性实践才可以成就教师!  相似文献   

13.
《海南教育》2013,(1):49-50
<正>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应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理解、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提高的过程。笔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发现反思性教学是一把开启有效课堂教  相似文献   

14.
一、现状分析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优化课堂效果.据调查了解,在教师群体中很大一部分老师在反思中存在着几大误区: 误区一:只有犯错或失败时才需要反思. 误区二:把自己的反思让同事知道会影响自己的威信. 误区三:反思自我就是"冥思苦想". 误区四:认为反思自我就是自己"独立的思考". 误区五:认为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不必再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化学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剖析的过程.它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是,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很多教师为了反思而反思,零散反思、肤浅反思、无效反思比比皆是.笔者认为,要突出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就要夯实教学反思的四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实践,教学效率才会提高.那么,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也应该进行适时反思.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都知道准备一堂作文课比新授课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包括批改作文,挑选优秀例文,总结学生问题和写"下水作文",但往往讲评后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学生自己没有把知识内化,没有反思作文的得失,当然只能原地踏步,得不到提高.所以,学生写作学习的一条公式就是:作文+反思=成长.  相似文献   

18.
白惠彩 《甘肃教育》2014,(13):23-23
正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省",就是反省、回顾,检查自己一天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以便改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思,反躬自问。教育家杜威指出:"反思是对经验的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指回忆并思考、分析过去的教育教学经历,以得到某种启示,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的教学研究活动。勤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长期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果一位历史教师能够在师德素养、学识素养和教法素养这三个方面分别做到"高""富""帅",那么他(她)一定是一名素养深厚的历史教师,也一定是一名充满人格魅力和享受成功乐趣的教师。一、师德素养——"高",即师德高尚《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张克勇 《甘肃教育》2014,(17):41-41
正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剖析的过程。它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需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