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的“闲笔”,应指那些看似闲散、游离,实则与主题密切相关且别具表达效果的文字或情节。“闲笔”不闲,因为它们在文中或延伸补充,或衬托渲染,可使文章层次更加丰富,虚实相间,摇曳生姿。这样的“闲笔”亦可称为“妙笔”。刘静老师《基于〈藤野先生〉的“1+X”教学设计》以“研究‘闲笔’的妙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关注“闲笔”、理解“闲笔”、品味“闲笔”、运用“闲笔”,整合阅读三篇散文《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先生》《我的母亲》,并将对这类文本的阅读方法指导渗透其中,较好地实现了“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构思新颖、实用,可谓教学设计上的“妙笔”。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的小说以“闲美”著称,读他的小说如在丛林中徘徊漫步,惬意无比。他善用“闲笔”,自然天成,别有一番情味和意蕴。譬如汪老的《金岳霖先生》,这是一篇十分寻常的回忆性散文,但由于闲笔的运用,使散文旁辟小径,曲径通幽,尽显自然洒脱的“散”文之美。请看课堂上关于“闲笔”探讨的四个镜头: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是弱国 ,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 60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 ,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下课的时候 ,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 ,被日本军捕获 ,要枪毙了 ,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是《藤野先生》中的一个语段。其中“夹在里边”的“中国人”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教师备课手册》认为 :“一个是要被枪毙的 ,一群是围着看枪毙的…  相似文献   

5.
邵建新 《现代语文》2003,(11):47-47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有名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文中着重回忆了他在日本学医的一段生活经历。该文发表在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上。人以文传,这篇中学教科书选用了数十年的传统篇目,使得藤野严九郎这个普普通通的日本人,因这篇名文而走进了亿万中国读者的内心世界。他的正直热诚、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并由此演绎出一段文坛佳话,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准备出版增田涉、佐藤春夫合译的《鲁迅选集》,译者请鲁迅对所选篇目提出意见,鲁迅回信道:“《某氏集》(指《鲁迅…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藤野先生》的教学设计,并给出了一定的教学反思,以期能给教师教学此课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这个集子是鲁迅的回忆,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鲁迅1906年离开仙台,1909年回国,此时距作者辞别藤野先生去东京,已经20年了;从日本归国,也已经17年了。鲁迅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写这篇文章?其实,这并无特别的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对旧事的回忆也未必需要有特别的人生因素,虽然本文结尾说到忆及藤野先生与当今的联系,但鲁迅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有时我常常想”“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可见这种思念与时局并无特别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可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鲁迅先生在其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中构建起独特多元的三种关系:彰显鲁迅赤子报国之志的“对比”关系,凸显爱国情怀的“对立”关系,表现与藤野先生之间的“互映”关系。以这些“关系”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挖掘文本内容,深化文本意蕴。  相似文献   

9.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追忆了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一些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往事,我们深切感受到曾发生在仙台的那段令人感动而难忘的真诚、平等、友善的师生情谊。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鲁迅先生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但也有失误。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创作中,高明的作家往往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赋予寻常的词语以不寻常的意义,使之释放出奇崛的能量,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鲁迅先生的名作《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几个“也”字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藤野先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教师备课时应充分细致地解读文本,将文本读深读透,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以“四三二一”为要点的条理清晰的教学,分别从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文本主要涉及的三个地点、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一个主题的角度深入剖析文本,在教学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课本中,学生们学习最多的大师作品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先生或在嬉笑怒骂中激扬文字,或在深情回忆中缅怀人物,或在风雨如晦中憧憬未来……如今先生虽已离我们远去,可他的文字却仍熠熠生辉,《藤野先生》就是其中经久不衰的一篇。  相似文献   

14.
编录在河北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领悟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上(如对鲁迅先生深情的关爱、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无比感激)及其表述关爱和感激的语词语料的运用上,而不应该放在弃医从文等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上。其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15.
《藤野先生》是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文中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藤野先生,附庸风雅、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17.
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已有两三次。教学过程中免不了对这篇文章作一些分析与思考,越想越觉得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表现藤野先生的某一方面的品质,而是借对往昔的回忆,激励自己的斗志。藤野先生只是一个线索人物。  相似文献   

18.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精妙的细节描写是本文最为主要的写作特色。但是,文中一些细节被读者轻视或遗漏,诸如一张照片、两处地名、三次写书。抓住这些细节,联系作者境遇和上下文本,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感佩于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感动于鲁迅先生的爱国赤诚。  相似文献   

19.
《藤野先生》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都值得细细品读,教学中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整合并加以深度探析,会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品味和把握文中的两处“尸骨”的微妙意味,会为学生洞察藤野和鲁迅两位先生的心理、加深文本意蕴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藤野先生》被选入沿海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材,位列第2页至第11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