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培养数学技能,而且要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因此,教师要强调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更灵动。基于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都还比较  相似文献   

2.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人类的一种文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性,注重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各版本的新教材也已经将数学文化作为新的教学要求融入其中,以西师版最新教材为例,探究教师对数学文化板块"你知道吗?"的不同使用策略,以及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文化内容的方式,以期不断提升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厘清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内涵及育人价值、探求实现数学文化育人价值的有效路径、发现数学文化课堂教学行动中的问题,是关系到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活动能否持续、有效开展,能否有效发挥数学文化育人价值的重要问题。课堂中的数学文化是数学文化哲学观和数学文化价值观的共同体现,其实践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需要以教材为主线,挖掘内容丰富的数学文化素材;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价值取向,优化教学方式;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为原则,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当前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也出现了淡化"数学味道"、教师数学素养不能满足数学文化课堂教学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纯粹理论化的数学知识,而逐渐渗透了对学生人文价值内容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不仅让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更加浅显易懂,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学科历史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针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教学策略问题,本文提出了从课堂开始、问题讲解、课堂结束三个过程进行教学,以期开阔学生数学学习视野,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吕秀芬 《学周刊C版》2019,(16):143-143
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延长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对此,就"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学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汇集,更是创造性活动。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品格,积极传承数学文化。笔者以"倍数和因数"一课的教学为例,带领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发现数学之趣,体会数学之真,品味数学之美,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格,引领学生传承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7.
究竟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为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不仅应当十分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也应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包括由思维方法的学习向数学素养的重要过渡,也即应当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而笔者认为"数学文化、数学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应当承担起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用"美学"展示文化,体现数学之美;用"数学史"彰显文化,体现数学之发展;用"过程"构建文化,体现数学的神奇;用"生活"推广文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将让数学课堂更具内涵与魅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人类的一种文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性,注重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各版本的新教材也已经将数学文化作为新的教学要求融入其中,以西师版最新教材为例,探究教师对数学文化板块“你知道吗?”的不同使用策略,以及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文化内容的方式,以期不断提升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数学学科的教学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建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实施爱心评价。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实现数学学科教学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继学 《甘肃教育》2014,(11):44-44
正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提升。那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呢?一、发挥审美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数学本身蕴含着深刻的要素。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了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教育;突出了数学精神的“真”,忘记了人文精神的“善”与“美”。新课程呼唤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强调数学教学真、善、美的统一。因此,在新课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培养,以学生为本,凸现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使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彰显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当下的数学教学常以"科学性"至上,以传授理性知识、培养智力为主,却忽视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价值,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数学文化品格普遍缺失,造成"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从"数学文化"的视角出发,深层次剖析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内涵;立足于课堂教学,追本溯源,关注数学的本源;返璞归真,发掘数学本质;阐幽显微,感悟数学思想;耳濡目染,品味数学之美。力求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寻求"以文‘化’人"的路径,让数学课堂更加深刻而灵动。  相似文献   

14.
数学美不仅体现在几何形态的美观上,数学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数学美。常规教学中,挖掘隐含的数学美,可以使寡淡的课堂充满鲜香的气息,进而启发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一种引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妙策。  相似文献   

15.
孙运田 《中国教师》2014,(14):42-43
<正>数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然而在以传授知识和技巧为主的传统数学课堂中,文化和数学是割裂的。这种"不相容性"不仅使数学课堂失去了活力,还造成了数学文化的丢失,使数学变得孤立、冰冷。因此,主动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让学生领悟数学的魅力是当今教师的重要责任,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途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力量和文化价值,以充分挖掘数学的魅力。一、巧设情境,以情入理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教学被异化为评价而不是为了数学课堂教学本身。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重"评"的形式而忽视"价"的本质,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经由数学教学活动获得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数学课堂教学,而不是为了评价本身。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基于对数学课堂作为教学基本形式所具有一般课堂性质的正确理解,而且要基于对数学课堂作为数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特殊课堂性质的深刻领会。应当重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这个特殊学科背景意蕴下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本真内涵。  相似文献   

17.
平蕊 《新教育(海南)》2023,(S2):135-136
数学的浪漫无处不在,在数学课堂中强调美感可以提升课堂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并通过让文化精神融入课堂、让教师用语富有文学色彩、让学生建立主动感知数学之美的意识这三个提升数学课堂美感的途径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数学教育理论、现代课程论及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教材、教室、教师这三个维度探讨了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的实践过程:对数学文本采取以数学应用为链、以教学语言为渠等方式,通过教师的"传",扩大学生的文化感知面;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等方面,通过学生"做"数学,创设一个具有文化特色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动态的"场";总结并反思了文化视野下教师应具有的数学教学观.  相似文献   

19.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之路上,会显得非常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发掘其中的魅力,无法自主地探寻数学的奥秘.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教师要美化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和美感.以数学美感为基础进行课堂引导与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欣赏、探究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教师有必要将美学课堂引入数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应用价值,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数学文化传播,增强素质教育内涵,实现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数学文化美感课堂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昂 《新疆教育》2013,(9):148-148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一直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新课标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置于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数学文化问题正式进入了数学教学。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本文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渗透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