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日娜主编《蒙古学金石文编题录》一书,主要辑录我国汉文古籍文献中记载的有关蒙古学的金石碑刻资料,为研究者充分利用这部分金石资料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该书也有一些错误以及可以商榷的地方。故本书依据《杭州金石志》所辑录的资料为例,略作考证,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高凤翰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除在书画上有巨大成就外,其所作书画题跋在艺术理论上也颇有见地。扬州市图书馆馆藏二种高凤翰所购古籍上新发现高氏未刊题跋七则,内容多为高氏对所购古籍的论述、题诗及购书背景等,尚未为学界所知。本文特对这些题跋略做一考释,既可据以了解高凤翰在古籍版本鉴赏方面的水平,亦可据以管窥高氏仕途生涯的坎坷,为研究高凤翰的学术思想和生平提供新的实例线索。  相似文献   

3.
今本《集古录跋尾》凡十卷,有跋尾四百二十篇,其内容"不独为玩好而已"(《集古录跋尾》卷八《唐韩愈黄陵庙碑》,以下引用此书只标明卷数、篇名),"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以传后学,庶益于多闻"。可见,订正史传、补充史料确是其集古题跋的宗旨和核心内容。顾炎武曰: 余自少时,即好访求古人金石之文,而犹不甚解。及读欧阳公《集古录》,乃知其事多与史书相证明,可以阐幽表微,补阙正误,不但词翰之工而已。  相似文献   

4.
吴县潘氏家族是苏州地区最负盛名的文化世族之一.这个家族在文化上积累甚厚.他们注重文化教育,注重书画等艺术才能的培养,同样,这个家族在藏书方面也极为重视.其中以潘祖荫的藏书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  相似文献   

5.
6.
三则     
  相似文献   

7.
8.
9.
10.
厉鹗(1692-1752),字太鸿、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世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厉氏毕生嗜学,著述宏富,除学术著作《宋诗纪事》、《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湖船录》、《东城杂记》、《南宋纪事诗》、《绝妙好词笺》外,还有作品集《樊榭山房集》等。迄今为止,收录其作最全的本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樊榭山房集》整理本。最近,笔者在翻阅“粤雅堂丛书”过程中,意外发现厉鹗一篇词跋,附在《元草堂诗馀》卷末,该篇由五则跋语组成。检上海古籍本,未见,是为佚文,兹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纠错三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8,(6):49-49
"体型"和"体形"有区别4月18日上海某日报第8版《王志飞:突出"重围"》中:"我每天就去练声,练体型。"此处体型应为体形。体形是指具体的身体形状,比如胖瘦高矮等。我们说某人个子高,就是说他的体形较高。体型是对体形的概括分类,比如男人有男人的体型,  相似文献   

12.
纠错三则     
不能称他为"逃犯"2月4日上海某日报11版《押解路上遭遇漫天风雪》一文中,作者将今年1月24日,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上网通缉的杨逵称为"逃犯",笔者以为恐怕不妥。逃犯,即逃跑的犯人,是触犯国家刑律而被法院依法判处刑罚后、在服刑期间逃跑的人。根据《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3.
纠错三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6,(6):22-22
这不是象声词3月4日上海某报《杭州老街复辟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惜缺一副促销楹联:‘为儿忙,为女忙,忙里偷闲,咳!吃杯茶去/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去!拿壶酒来’,我私自添了两个象声词,那才叫洒脱。”显然,作者所指的象声词,乃是上述对联中的“咳”、“去”两字,然而这两个字并不是象声词。象声词是指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打枪的声音“乒乓”;又如水流的声音“哗啦”;此外还有“啪啪”、“轰隆隆”等等。而上述“咳”、“去”两字,一为叹词,一为动词,根本不是象声词。置疑和质疑的使用有区别3月7日上海《解放日报》8版《不要奢望每…  相似文献   

14.
纠错三则     
何咎之有5月13日上海某日报5版《他,执棒上海之春闭幕式》一文中:“郑明勋和姐姐郑宗和、郑明和都是世界著名音乐家,人称‘郑氏三姐弟’。对此,郑明勋将功劳归咎于父母。”  相似文献   

15.
纠错三则     
"脉脉的流水"不通10月30上海某日报《文人兴会"鲁迅文学奖"》文中:"三味书屋门前的小河被装点成‘星光航道’,脉脉的流水取代了大红地毯……"上述"脉脉的流水"说法似不通。  相似文献   

16.
改错三则     
"椽"不作量词上海某晚报《读书有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首先得有起码的物质条件,比如在旧时代,家中须有薄田若干,茅屋数椽……"  相似文献   

17.
纠错三则     
"谆谆牵挂"不通2月11日上海某报《引流"两千万"》的"编者按"中,出现"谆谆牵挂"的说法,笔者以为这是不通的。  相似文献   

18.
观点三则     
  相似文献   

19.
随想三则     
一、“启示”与“启事”报刊登“启事”可说是“家常便饭”。如“征稿启事”、“更正启事”等等。就是这样一个常用的词,也常常被搞错,“启事”写成了“启示”。出现这类差错的原因,大都是没有从词义上搞清“启事”与“启示”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简讯三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