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自觉”的概念缘起于“文化自觉”,教育自觉建立在实践、反思、对话的基础上,通过教育主体觉醒、教育“先觉”带“后觉”、教育总体性觉醒的初成、教育自觉对于教育主体的反作用这样一种回旋上升的过程,不断促进教育活动向着更加真善美的方向发展。我国教育学的独立地位得不到重视,多元文化下的价值选择困难致使我国没能出现大范围的教育自觉,而社会、家庭、个体的共同努力是实现教育自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责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行为主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社会角色分内应做之事。它与义务范畴不同,是一个更具普遍性质的概念,它表达了平等地对待行为主体的那些要求;而且它具有更为具体的性质,因为它提示了给行为主体所规定的行为内容——应该做什么。从性质上看,责任是由契约的责任和道德的责任构成的;从行为主体的社会角色看,责任具有多样性,作为家庭的一员,有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3.
文化责任是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个体对其自身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当然责任,古今中外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无不贯穿着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主线。在高深学问、人才培养和引领社会等方面立足于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是大学文化责任的终极追求;以大学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提升大学的文化扬弃水平和文化创新能力,是大学文化责任的路径选择;既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坚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实现"体用互构",是大学文化责任的价值取向;既着眼于上焉者的文化之"道",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又立足于下焉者的文化之"器",重视文化发展的应用实践,践行"道器并重",是大学文化责任的现实旨归。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作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回应并服务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其基本责任.技职文化薄弱以及工业化进程中价值标准的缺失,迫切要求我国的高职教育以“高等性”统领“职业性”,集技职领域先进文化之大成,实现“文化育人”,担当文化责任.我国的高职院校首先应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深刻认识自身的文化责任;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品位,推动技职文化的不断发展并实现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标志,文化占优的国家往往在世界对话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物质丰富却出现精神上的空虚,受到西方消极文化的侵蚀,物质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甚至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抵御西方消极文化的侵蚀。本文分别从中国和世界、传统和现实、高雅和亲民、科学的理论和现实的实践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应当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问题。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时代特点、满足大众心理、贴近日常生活,才能深入人心、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纵观华文教学的现状和研究走向,我们应该深刻思考一个重要的话题:华文教育的根本究竟在哪里?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在全面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华文教育中我们应当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又如何把握华文教育的改革走向,使华文教育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并不重视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因此,部分高中生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挖掘其中蕴含的社会责任,对高中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营造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节日文化环境里,在班本课程和活动中反复体验、感悟、反思、提升社会责任感,最后落实到行动。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并不重视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因此,部分高中生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挖掘其中蕴含的社会责任,对高中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营造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节日文化环境里,在班本课程和活动中反复体验、感悟、反思、提升社会责任感,最后落实到行动。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责任”正在发挥着比以往巨大得多的作用,责任教育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意义重大。当前,责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重视不够、内容缺乏针对性、方法僵化、途径单一、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等。教育者应采取包括注重权利教育、自我责任教育、情感教育、实践和营造责任教育氛围等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大学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他们的责任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前途。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文化是现代文明最稀缺的资源,是国际教育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是一个文化实体,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是教育对经济社会主要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式。现代中国教育在经济方面受市场原则支配,在社会方面受选择原则支配,在文化方面受适应原则支配。经济方面的过度趋附,社会方面的过度亲和,文化方面的过度异化,构成现代中国教育的文化矛盾。文化矛盾的根源有三。一是现代教育迷失自我;二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导致“教育祛魅”;三是教育对文化传统的过度批判和过度反叛。教育改变和造就人,而不是人的生活。现代教育能否为抵挡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文化冲击,能否合理有效地矫正媒体文化的影响,确立作为民族文化主体和意义文化主体的地位,确立作为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权威,成为社会的文化创发源和辐射源,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和文化批评,这些成为教育的文化力量的确证。为此,必须进行一些重要的理念辩证和学术理论方面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高职教育承担社会服务职责的必要性,提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的五个内涵。并结合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实践探索,阐述促进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实现的五个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综观当代化发展的趋势,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化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比较而言,素质教育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功能得到了新的阐释,但素质教育的化基础和化使命这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关注化的全球化,认识并尊重化的多样性,警惕化殖民主义,弘扬民族化传统,促进化对话和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自然成了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化使命。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当前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切中时弊,顺应潮流,涉及根本”的。文化素质教育是贯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与通识课程和通识教育不同。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是融合的,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而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最主要的载体就是课程,教师应在课程的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领会一门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各种社会思潮涌动的转型期,从经济结构的分裂到社会阶层的多元化都在加剧。因此,当前社会建设中各类矛盾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应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反思,探寻社会建设的新路径。从社会建设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剖析,传统文化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官本位”主导下的政治价值观,传统思维方式等诸多传统因素的制约。社会和文化的建设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有坚定的自信与全面的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通过文化改革推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五种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审视,由此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通过对大学演进历史的考察,可以得出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五种社会责任定义,它们分别是社会免责观、社会使命观、内外部职能观和主体责任观及学科责任观,每一种定义都是时代需要的反映。在今天,学科责任观更能够代表专业研究者的立场,学科责任也是当今高等教育研究者应担负的最直接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报在其百年发展史中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迹,在实现舆论导向、宣传教育、新闻传播等功能的同时也塑造着师生们对大学整体价值的认同。校报的文化属性丰富而深刻。在新的历史时期,校报要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时刻保持文化自觉,承担起传承创新、以文化人、激励引导的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18.
编辑责任主要有:维护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传播社会文化的时代责任,并重知识,维护作者权益的道义责任;引导阅读,服务读者的职业责任;编精品、创特色、出效益的事业责任。编辑出版观念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个性鲜明,常编常新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播和交流与交往手段和交往方式密切相关,社会交往手段和交往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文化内容和文化格局的新变化。具体考察和深入分析当代社会交往发展的新趋势和特征,特别是当代交往革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冲击,对于我们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保证我国文化安全,以及实现我国文化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全球化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各民族语言文化造成冲击和威胁。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肩负着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应成为英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英语课程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自觉性,从而实现英语教育与文化自觉的统一,使多元文化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