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企业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和冲突与专用性资产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从联盟动因出发,在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联盟中企业如何分配联盟收益的基础上,引用一个博弈模型讨论利益分配同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关系,探讨了联盟中专用性资产投资在利益分配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如何引发了联盟内部冲突。  相似文献   

2.
夏天  叶民强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186-188,200
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有限次重复博弈KMRW声誉模型以及贝叶斯法则讨论了双头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与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双头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存在“囚徒困境”的问题,但企业会为了获取长期利益最大化而放弃短期利益,进而建立并保持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这里企业的合作者概率与互补性因素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当然在现实中实现它也需要制度设计来保障。  相似文献   

3.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联盟,它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但如何保持联盟的稳定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从利润分配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引入风险因子后的Shapley值修正算法,然后通过引入投资额这一变量对其进行改进,并将之应用于联盟企业的利益分配,从而为联盟企业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顾客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Shapley值,提出顾客联盟利益分配模型。应用信息论中最大熵原理,建立了n家企业合作对策的另一种顾客联盟利益分配模型。在此基础上,对Shapley值进行修正,提出考虑风险因素情况下的新的利益分配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此方法克服了其他方法未考虑风险的不足,使顾客联盟利益分配的结果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高校—企业技术转移联盟的前沿生产函数估计方法,并基于技术联盟前沿生产函数,给出了数学规划模型以决定最优利益分配系数,并通过算例演示了技术贡献程度与利益分配系数间的关系。算例结果显示,技术对于促进经济收益的作用越明显,则高校在利益分配中所应占据的份额越大,从而验证了本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虚拟企业的合作风险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虚拟企业是针对某一市场机遇,由若干个企业依托信息网络资源而组成的动态的企业联盟。与传统的实体企业相比,虚拟企业中的不确定性更多,因此它在给成员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较高收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通过对虚拟企业中的各种合作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若干风险控制策略,并指出了风险分配与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对虚拟企业的有效运作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并行研发联盟中合作伙伴资源投入决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红侠  李仕明 《预测》2005,24(2):42-45
企业通过联盟获取优势的同时,还面临着合作伙伴低投入的风险。合作伙伴的资源投入主要受利益分配形式和市场回报率的影响。本文在Amaldoss的混合战略模型基础上引入监督成本,进一步分析利益分配形式对联盟成员资源投入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一定情况下,平分收益所获得的伙伴预期投入比按投入比例分配所获得的预期投入多,此时采取平分收益能促进联盟成功。这既不同于Amaldoss的观点也不同于传统的联盟管理观点。  相似文献   

8.
陈婉  王龙伟  王立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52-1460
知识保护是企业间战略联盟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理论,本文探讨了法律不完备性和市场不确定性对“基于合同的知识保护-联盟绩效”的影响,以及关系导向如何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和法律不完备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中国企业间研发联盟227份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不确定性和法律不完备性负向调节知识保护对联盟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关系导向会削弱法律不完备性的调节作用,但对市场不确定性调节作用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为转型经济背景下联盟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利益有限理性下产学研联盟中的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分配一直是影响我国产学研联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得知,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利益有限理性是造成产学研联盟不稳定的根本原因。现实中产学研合作是符合合作博弈理论的,因此应用Shap ley值可以帮助实现产学研联盟中的利益合理分配,并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解决产学研联盟中利益分配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性和联盟经历对高技术企业联盟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杰  万迪昉 《预测》2007,26(4):38-41,53
本文以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为背景,探讨联盟中不确定性和联盟经历对联盟治理结构选择的影响。作者使用对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调查样本,实证性地检验了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联盟中的不确定性和联盟经历都与联盟治理结构的选择密切相关。当联盟中涉及更多的不确定性或复杂性时,企业更可能选择股权形式的联盟治理结构;而联盟经历的存在则减少了对股权型联盟治理结构的依赖。因此,联盟经历可以看成是对正式联盟治理结构的有效补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正式的联盟治理结构的替代。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不存在资金约束情况下企业的研发竞争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融资约束,研究研发竞争的均衡状态。结论表明:在位企业没有初始成本的优势,也没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用自身融资能力的优势,通过价格战来削弱对手长久的研发能力,从而在没有迫使对手退出的情况下获取更高利润,从而影响对手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
探讨高度动荡与竞争环境下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构建突破性创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四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以25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和有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财务绩效和战略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均能够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战略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知识获取与感知适应能力、知识整合与动态学习能力、知识创造与持续创新能力相互作用关系,构建知识流动与企业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模型。通过苹果公司案例,证明知识获取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来源,知识整合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导向,知识创造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西方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剧了利率波动,增加了金融企业的利率风险,为此,国外学术界和实业界提出许多测度利率风险的方法.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持续期缺口模型、凸度模型到含有违约风险的利率风险测度模型、收益率曲线非平行移动时的利率风险测度模型、含有隐含期权的利率风险测度模型,前提假定更符合现实情况,提高了对利率风险估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基础观,探讨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智力资本如何作用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以及企业动态能力在其中的作用.提出智力资本、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模型,探讨智力资本三要素(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如何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进而探讨动态能力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周颖  潘开灵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1):10-11,14
以资源基础论为理论依据,以钢铁企业为背景,从企业发展需要具备独特的、难于被模仿的资源角度出发,借助协同的方式与途径,提出了协同企业战略资源,能够实现企业具备不可替代竞争优势的过程模式,更进一步说明协同竞争优势后会带来更广泛的协同效应,为企业管理者制定战略给出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群  马敏象  安华轩 《情报科学》2002,20(5):458-460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手段,正在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机理,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企业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提升自己竞争优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合作剩余创造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知识合作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从合作剩余的概念着手,描述了知识合作剩余更新企业知识的过程,解释了知识合作剩余创造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为企业采取合作战略发展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但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转化机理问题却很少有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模型,并选取华为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1)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实际上就是企业打造知识优势的过程,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作用;(2)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转化过程分别经历了“内部知晓-内部响应-外部知晓-外部响应”知识链环节,对应于“知识获取与吸收-知识内化”、“知识应用与创新-知识生产”、“知识积累与积淀-知识外化”三个部分。本研究揭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转化机理,为企业管理者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息化对研发优势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本文应用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以信息能力为中间变量研究了企业信息化对研发优势的影响机理,建立了企业信息化对研发优势的影响机理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