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命运根本之所在。它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并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变常常有划时代的惊人之变。在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陷人了空前的低潮。对此,世界上许多政治家和各种思潮的代言人都谈出了自己的认识。由于观寨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因而其认识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呢?  相似文献   

3.
4.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在苏东剧变中垮台,要归功于邓小平在这之前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这一系列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政策,属于民主社会主义。这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混为一谈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要实现这一重大任务,必须首先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阐释,为今天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系列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政治目的(共产党的领导)与经济手段(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本质论。它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批判“左”、右两种思潮的理论根源提供了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论,就是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经济上。它要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决定论(认为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要么表现为一种经济效果决定论(论为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左”、右两种思潮的理论根源:右的思潮,也就是反对坚持政治原则;“左”的思潮,则是不知应从政治原则方面去判断姓“资”姓“社”的问题。因此,只有彻底扬弃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论,才有利于排除“左”、右干扰,为改革开放摈除精神桎梏。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中叶,世界工人运动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多国实践,无产阶级政党在欧、亚、拉美等多个国家执掌政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20世纪来发生了苏东剧变,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一个深刻的原因就是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其执政地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思想,另一个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的思想。他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也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上的创新和社会主义特色论上的创新。他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体现在他在实践中恢复了长期被歪曲和教条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本来面目;他对社会主义特色论的创新是指他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思想、世界革命中心转移的思想、东西方革命互动的思想.他们论述这些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但是,他们对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的预测和设想至今没有实现,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情形.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现实,引导我们去发现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以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忽视、而在现今历史条件下凸显出来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即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的思想.这个思想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在对人类社会前途命运进行理论把握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勾勒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图景,而且提出了诸多关于“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的经典论断.这些经典论断为深刻理解“对...  相似文献   

12.
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相一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也有着显著的理论特色。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强调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社会主义性质,提出了富有革命性、阶级性的培养“四有”新人的道德建设目标和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规范。二、以唯物主义理论为核心,具有历史性和科学性。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对道德与物质利益、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奉献与享受的关系作了历史而辩证的科学解答。三、“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具有广泛的人民性。邓小平适应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根本点构筑其道德观,实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邓小平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补充、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结果,是邓小平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作出的科学论断。只有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刻内涵,才能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是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为中国发展及中国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多样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运动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包括中国为什么和怎样走向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两部分。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本任务、发展阶段、战略步骤、改革也是革命、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继承、完善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否认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承继关系,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7.
杜曦 《华章》2014,(28)
《共产党宣言》作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其中阐述的有关社会主义的相关原理始终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路前行,特别是对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不断证实和发展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实践证明《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只有与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时俱进,永不停滞,才能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庞小云 《华章》2007,3(12):76-76
随着苏东剧变和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平稳发展,世界社会主义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导致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怀疑,给社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即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平稳发展以及中国的改革事业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来阐述了社会主义运动现在虽然处于低潮,但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条判断标准论,从实质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完善,依然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和指导作用,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把握.需要弄清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原则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本质论解决了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而三条判断标准论解决了按照什么标准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力 《云南教育》2008,(10):22-23
一个伟大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显示出来。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前景,我们深深感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