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创造教育旨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即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三大因素构成.传统教育的课程管理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种种弊端。因此要革新课程管理策略.以适应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具体策略包括:树立创造教育的学生观,创造教育的课程开发策略、创造教育的教师策略、刨造教育的教学策略、刨造教育的课程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教育是一种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和必然选择。实施创造性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时代呼唤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课下.必须开动脑筋、讲求教育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以适用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韩玉兰 《甘肃教育》2003,(11):16-16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而当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创造性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这样培养的创造性人才只能是暂时的,不能面对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和高新技术的潜心研究。进行长期的创造和发展。一旦遇到大的困难和挫折,就会裹足不前或不思进取.  相似文献   

4.
熊大国 《中学理科》2005,(10):64-65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将主要依赖于教育.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阶段,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因而中小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化学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胡涛 《学周刊C版》2011,(12):102-10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每门学科、每位教师肩负的重大责任.英语是进行国际交,上的重要工具.要在激烈的周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广大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诸类能力的核心.而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数学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引入新课时.学生的思维是开放...  相似文献   

8.
竞争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和教育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999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范围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已成为举世之共识。创造型人才主要是教育出来的。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创造性教育,有几个要素是必须具备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创造型教师;有益于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思路的创造性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能力,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0,(9):80-80
林崇德:创造性教育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教育观念 创造性教育是指创造性学校中由创造性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要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人才。其中"T"中的一横代表知识面的宽度,一竖代表知识面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1世纪大学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高校的素质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具有创新能力老师的基本素养;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1993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颁布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经过三次修订,共颁布了四版。梳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演变历程,分析其成功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升级有启示: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合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能力;促进学生应用信息网络技术辅助学校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自身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良性互动的教育教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远程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体现和实现这一灵魂的,则是创新型人才。从远程教育实践来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要加快远程教育改革,必须端正教育指导思想,合理组织教育教学过程,创建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创新教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创新的关键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成功的教育靠教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无疑给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改革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 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琳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2):36-39
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面临新抉择。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在当今的定位之一应为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实现此目标的关键是要打破常规,采取非常规措施打造学生与时代共舞的全面的信息技术建设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深刻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教学能力;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多媒体网络教室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远程教育系统中发展迅速、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设备。网络教室在远程教育中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宝贵特性,这些特性的如有充分利用,将可更好地发挥辅导教师的主导性和创新性,学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是杰出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外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把这种优势运用到外语教学中,是每个外语教育工作者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外语课堂教学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探求外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培养方面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地学教育,就必须实施创造教育,就必须建立一支富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创造型教师队伍,就必须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实施创造教育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首先,要树立创造型人才观;其次,要全方位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第三,要强化创造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第四,要努力营造创造性的校园环境,实施创造型的学校管理;第五,实施创造型教育的关键是要有创造型的校长。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已跨入一个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时代。创新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高等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认真开展落实创新教育 ,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