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小河的记忆     
我七八岁的时候就来到了林场,这里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工人,这里把干活叫上班、工作,而在老家的农村叫劳动或上工。这里的人基本都是识字的,在农村人看来,这些人都是有知识的人。这种环境使我的生活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不是城里人,也不是农村人,而是林场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我不会像农村的孩子那样拎个竹篮去割草,或背上粪筐去拣粪,林场里有烧不完的枯树,还有修剪下来的树枝。林场的前面有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承载了我童年所有的记忆,特别是冬夏两季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冬天来临时,小河里的水结冰了,我就约上一群小伙伴去溜冰。或一个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我申请来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开始了我一年的支教工作。上完第一堂支教课后,学生们热情地围着我,对我说:“老师,您下次再来给我们上课!”那真挚的话语让我一直无法忘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逐渐了解了这里的孩子。这是一群来自各地的农村孩子,由于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3.
李庆照 《教育文汇》2011,(11):36-37
我任教于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全中学。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手机成了他们和孩子联系必备的通信工具。本学期,我教的高二一个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有手机的达34人,通过QQ聊天的30人左右。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QQ这个现代化交流工具,我特地建立了一个英语QQ群,并加了每个学生的号码。在QQ群公告栏里,我承诺:“这里是我们之间交流和学习的秘密通道,所有谈话内容,未经个人允许,绝不泄露。”  相似文献   

4.
课堂,学校中一方神圣的小天地。有的老师走进这里,学生如沐春风,一派和谐、民主的气氛洋溢其间,老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而另一些老师来到这里,常常出现相反的情形,压抑、惶恐的氛围使课堂一片沉寂,无疑,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和学的效果一定不会好。 如何优化课堂氛围,以增强教学效果?我有如下十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村的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孩子可看的书不是很多,见识相对少,导致农村孩子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语文的功底差。这就导致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的后果。能不能寻求一种老师好教,学生爱学的教文方法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模仿",能使作  相似文献   

6.
寒竹 《班主任》2003,(1):44
某先生: 按照你的要求,我写了这篇文章,比较长,用EMAIL发了几次没有成劝。这次把它分为几部分发给你。我以前是搞特殊教育的,教教书,搞搞咨询,写写稿子,干了20年。2001年1月我回到小学教书,教二年级。我的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农村来到了城镇,原来教的是美国土著NAVAJO的孩子,现在教的是西班牙背景的学生。上课的时间比以前多,也就是说,做计划、备课的时间少了。  相似文献   

7.
我教的学生中,有很大部分是农村孩子。刚步入讲台,就听一些同事说:农村学生先天不足,学语文、数学都有困难,要学好英语就难上加难了。于是,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相似文献   

8.
成都52中是专门招收“问题学生”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家长难管,学校难教,社会难容。九年前,我毕业来到52中。不久。一个男生和年轻的男老师发生冲突,这个学生抓住老师的衣领。抵在墙上一阵猛打:那是我第一次见识“问题孩子”。而九年的教师生活,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亲近学生,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我的教育收到好的成效,才能让他们真正转变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成都52中是专门招收“问题学生”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家长难管,学校难教,社会难容。九年前,我毕业来到52中。不久。一个男生和年轻的男老师发生冲突,这个学生抓住老师的衣领。抵在墙上一阵猛打:那是我第一次见识“问题孩子”。而九年的教师生活,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亲近学生,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我的教育收到好的成效,才能让他们真正转变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张凤宝 《学子》2012,(8):33-33
1994年9月,我踌躇满志地来到鄂伦春旗乌鲁布铁小学任教。当我登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我发誓一定要把这里的孩子教好。然而,通过上课我才发现,班级里大多数同学汉语表达能力很差。后来才了解到,这个乡是全旗的民族乡,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民族为主体,少数民族约占75%,学校学生少数民族比例也大概是这些。这就给我以后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来到支教小学快一周了,我急切地想和眼前这32个孩子打成一片。和原来所教的养尊处优的那67个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透着清澈如水的淳朴。也正是这种无瑕的性情,深深地吸引并净化着我的心灵。但是,仔细观察他们看我的眼神,里面含着好奇、敬慕,还有些许试探。是啊,尽管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已经能够熟练地叫出班里所有孩子的名字,尽管他们已以农村孩子特有的淳朴热情接纳了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城里老师,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农村教师都有同感,农村孩子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能力较弱。因此,大家都把原因归结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相对城区学校比较落后,又受到地域环境、经济水平、家长知识、学生视野等外部条件的制约。但是,如果农村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充分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同样也能跟城区学校的学生相较量。我是一个农村教师,之前我认为农村孩子的作文难教,但经过这几年的作文教学摸索我提出自己的肤浅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常听一些年轻的父母抱怨:咱在农村,孩子啥也见不着,想让孩子学点什么,难哪!然而,实践告诉我,农村的孩子自有一片富饶的天地。我有一个女儿,平时,我常带她到田野里玩。一天,来到一片金黄的葵花地边,我就指导她观察葵花叶子的颜色、形状,又让她用手去摸摸花和叶子。女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音乐课几乎只在课表上体现,学生在闲暇之余,嘴里哼哼唧唧的都是偶尔听来的几句不着调的流行歌曲,原本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孩子音乐审美能力的音乐课就这样被语文、数学等课取代了。在批改学生日记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写到:"补课、补课,为何不补音乐课?"也有孩子在课后大声呼唤:“我们的音乐课,你在哪里?”这一切都写l叶I了农村孩子对音乐的向往。作为一个农村小学的不再教音乐的音乐老师,我想呼吁相关部门:让农村的音乐课不再是摆设,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大声唱,让音乐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怎样才能真正让农村的音乐课不成摆设,才能让农村的孩子放声歌唱?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开学伊始,我班转来一位学生,名字叫江山.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他很特别,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课堂上,他总是一言不发.课下要不一个人坐在凳子上默默想着什么,要不就是望着窗外呆呆地发愣.只要教过他的老师就会想到这样的词:沉默、忧郁、木讷.按常理说,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天生充满了灵动、活泼与开朗,不应该这样啊.这孩子是怎么了?他的安静与沉默让我有些担心.通过多方了解我才知道,这孩子来自三峡移民家庭,几年前来到我们这里,人生地不熟,加之自己性格内向,断绝了与同学的交流往来.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告别了自己的学生生活,我托着自己的梦来到一个山村小学,给这里的孩子当老师。从此,小屋就成了我的“窝”。  相似文献   

17.
文文是北京牛栏山中学的学生。牛栏山中学是郊区一所寄宿制学校,这里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文文在信中说:“我来自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在我们那里,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活丰富多采,农村山水气象万千,农村经济飞跃发展,为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为农村孩子观察力、表达力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82年以来,我所教的农村学生中,在县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和在省、地、  相似文献   

19.
简单 《师道》2002,(10):36
1969年的一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和他的助手们来到加州一所小学,说要在这里进行一项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从全校6个年级的教师中选出名教师让校长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被选出来的各年级中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从各年级中挑选了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我对你们还有一个要求,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的孩子一样,不能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6位老师…  相似文献   

20.
一、我的阅读历程1978年,一个苏北小镇上的农村孩子背着一个自制的小木箱,怀着欣喜与好奇,甚至还隐隐藏着几分胆怯,踏上了苏州的土地,来到了江苏师范学院,也就是后来的苏州大学。这个人,就是我。就在这里,我开始了我真正的阅读生涯。那时,班上一些老三届的同学,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