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在城市内涝中.广渠门一司机被淹死在自己的车中。当众多媒体网站在传颂“北京精神”,弘扬市民奋勇救人的主旋律时,一些商业网站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困在车内如何水下逃生、城市暴雨求生法则”这类话题,并制作成专题.形成了时髦的热点炒作,掀动了破窗锤的全国热销。我们必须看到,商业网站的“标题党”已经渐渐从人们印象中的色情、低俗中走出,  相似文献   

2.
6月21日是个星期五,武汉的报纸几乎全都报道“梅雨来临”。 《长江日报》“服务在线”版在“一周气象”专栏开头提醒——《暴雨揭开梅雨序幕/降水频繁天气闷热》,对前后两周的天气形势作了分析和展望。 《武汉晨报》“要闻/武汉”版重题直呼“梅雨来了”,一旁点出“将持续20多天”,并推测“出梅”时  相似文献   

3.
路鹃 《青年记者》2012,(27):32-33
"7·21暴雨"中手机媒体的表现2012年7月21日,北京突发特大暴雨。灾难发生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惊人的有效性,尤其是手机媒体和微博对于民间力量的迅速动员和组织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4.
7月21日中午至22日凌晨,特大暴雨降临北京,致190万人受灾,交通大面积瘫痪。截至23日17时,因灾死亡人数达到37人。北京市气象台于21日上午启动暴雨蓝色预警,随后,下午14时和18时30分分别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雨夜的北京,10万参与抢险、救援、排水的市民和干部,无数爱心志愿者和交通参与者,站在了大雨中。乃至普通市民所体现出的"最美精神",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博,传递着灾情,也传递着救援信息,激发了这个城市每一公民的责任与道义。虽然北京市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抗击这场暴雨,也涌现许多感人的故事,但道路被淹、市民被堵、人员伤亡依旧成为暴雨留给人们的心头之痛。新华网刊发了评论文章《追问北京暴雨下的应急  相似文献   

5.
晋有文 《中国广播》2014,(10):37-38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中房山区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在这次暴雨灾害中平峪村没有一人伤亡,广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平峪村将更加重视应急广播的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应急广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7月29日,河北省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7月30日,河北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升至Ⅰ级!河北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至Ⅰ级!邯郸暴雨!邢台大暴雨!保定特大暴雨!自7月29日到8月1日,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席卷河北中南部的太行山沿线!根据河北省气象台发布的雨情预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河北总站闻“汛”而动,全员备战。河北总站派出十几名记者前往预计会出现强降雨的保定、沧州、石家庄、衡水、邢台地区,报道雨势影响、抢险及当地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有批评者指出,《环球时报》只是一味地给政府抬轿子,说好话。其实不然。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首都北京的排水系统在这场暴雨面前变得不堪一击。《环球时报》发表社论,称这场暴雨"冲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原形,以及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都的本色"。"这场大暴雨……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面对这一新闻,国内有影响力的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以及各地方媒体如陕西的《华商报》、山东的《齐鲁晚报》等均做了及时跟进的深度报道。北京"7·21"特大暴雨期间,笔者正在英国剑桥游学,通过网络,笔者对50多家媒体关于这次特大暴雨的报道进行了统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5月17日遭受“珍珠”强台风袭击至6月18日,福建省龙岩市连续遭受了“5&;#183;17”、“5&;#183;23”、“6&;#183;1”、“6&;#183;8”、“6&;#183;18”五个时段暴雨洪水的袭击。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23年7月29日起至8月1日,北京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灾害,在接近4天的时间里,北京降雨持续时间达83小时,北京市昌平区王家园水库出现有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面对本次特大暴雨灾害,北京广播电视台(以下称北京台)闻“汛”而动,呈现出电视直播、专题片、短视频等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样态,体现了新闻媒体在重大灾害报道中应当坚守的“不变”和适应时代要求该有的“应变”。  相似文献   

11.
正7月21日至22日,北京市遭遇61年来特大暴雨,全市除少数地区外,受灾面积波及13个区县,其中房山区为本次特大暴雨的重灾区,程度不同地造成大面积积水、局部山洪和泥石流三种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区25个镇(乡)、街道受灾人口达到8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周围  夏木 《中国新闻周刊》2012,(27):37-38,40,41
一场暴雨。检验了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气象预报真有那么准?有什么可改签的。"7月20日,闵鹏祥坐在北京的出租车上,听到这个城市次日将有"暴雨"的气象预报,播报员建议明天乘坐飞机的听众最好改签。闵鹏祥没有吱声,身边同行的人却一笑置之。闵鹏祥是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长期从事灾害研究工作。这次进京为了参加一次学术会议。7月21日,北京一改多日的桑拿天气,上午10许,大雨如期降临,下午会毕,包括他在内的参会者都被大雨围困在会议宾馆。7月21日,北京市遭遇"61年一遇"强降雨。据北京气象局监测,北京主城区平均降雨量多达170毫米多点。暴雨持续降落16小时,偌大的北京  相似文献   

13.
2015年5月18日—21日12时,赣州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暴雨袭击,洪水肆虐,所到之处一片汪洋,交通受阻、电力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淹、群众被困,一时危情四伏。面对灾情,赣州广播人打破日常播出机制,启动应急响应,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为市级应急广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牛强  万难 《新闻导刊》2007,(4):I0001-I000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心系灾区人民,7月21日来到重庆看望慰问遭受暴雨洪灾的广大群众,鼓励全市军民搞好抗洪救灾,尽快  相似文献   

15.
"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一周里,由网络(特别是微博)、报纸、电视和广播(特别是直播)、移动媒体和公众传播共同组成了一个特定的舆论场。其中,作为北京市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此次同题竞争中,北京晚报的表现可以用"抢点精准""抢先半步"来概括:7月21日,率先刊发气象台暴雨预警和排水集团等有关部门未雨绸缪的新闻和图片;7月22日,《雨中情》在暴雨后第一时间推出11块版的当天最大规模纸媒报道;7月23日,《721》首先发回京港澳高速的抢  相似文献   

16.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4,(26):14-17
雨后“坑车” 7月8日晚四川成都市降了暴雨,9日凌晨6时许,武侯区棕树南街的水漪袅铜小区内发生路面垮塌,停在地面的奔驰、奥迪、宝马等4辆豪车连同附近栽种的树木一同坠入垮塌形成的深坑内,另有一辆白色SUV车辆悬在“半空”摇摇欲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播对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越来越多.无论是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还是2012年的“7·21北京暴雨”,广播媒体的直播报道都发挥了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直播报道的质量高低,主持人是表现者和决定者.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广播节目主持人应当对自己的角色和作用有着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21"暴雨给北京市带来了惨重的损失,灾害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以"北京暴雨"为主题词,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截至7月26日可以得到315万条有关信息。灾难事件考验和提高了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也考验和提高了政府和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一、传统媒体的报道框架对舆论引导有重大作用传播信息是舆论引导的基础。在各个媒体的报道中增加信息含量是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视觉传播的长处得到发挥,精心选择的新闻图片对于信息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22日的北京日报用了9个版的空间以"抗击强降雨,大爱涌京城"为主题集中进行报道"7·21"暴雨,使用的新闻图片达到25幅。各  相似文献   

19.
记者走基层     
7月23日,新京报摄影记者陈杰在积水中跟随搜救队采访搜救工作。2012年7月21日,受大暴雨影响,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严重积水,积水路段长900米,水最深处6米,平均深4米,有127辆车被淹,3人死亡。  相似文献   

20.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0):57-58
“不知所踪”、“不知所终”和“不知去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8月6日刊登一条新闻,说:“香港康文署证实,筹建孙中山纪念馆时,在美国购入一批孙中山先生文物,但其中21件不知所踪。”8月9日又刊登一篇后续报道,说:“直到收货后4年因香港审计署检察,康文署点算文物才发现其中21件不知所终。”同样是讲21件文物下落不明,前者用的是“不知所踪”,后者用的是“不知所终”。到底应该用哪条,还是两条都可以用,或是两条都用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