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CareerEDGE模型找出理工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组成因素,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此类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就业能力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值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之一。文章基于CareerEDGE模型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
就业难题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重要举措。从大学生合理归因、形成正确的知识能力观、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效能感,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提出建议,以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咨询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时滞,促生了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在此背景下,从市场筛选标准出发,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结构现状,探析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对策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在筛选出23个变量的基础上,对国内20所高校200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施测,运用因子分析和载荷最大值回归模型检验,得出解释大学生就业力的6个主成分:工作能力、外显特质、职业素养、社交能力、素质拓展、个人背景,进而构建了大学生就业力结构模型,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制造加工企业对机电类专业高职生员工的能力要求,从而建立机电类专业高职生就业力模型。调查表明,机电类专业高职生的再学习能力、敬业精神、发现及解决的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对其日后就业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是高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教育,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应该关注和加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文章基于英国USEM就业力模型,从学生在学科理解力、专业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现状出发,通过提升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其就业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学界和各种社会组织多种不同的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力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以期对于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宇 《华章》2011,(31)
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就业单位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力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力的市场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大学生就业力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有限,实践技能不足;自由散漫,不拘小节;下不了基层,干不了粗活;不负责任地频繁跳槽等。这些不足给就业市场留下许多消极印象,严重制约高校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两难困境下大学生就业力分析及提升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巨大需求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两难困境,凸显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就业力包含外显性就业力、内隐性就业力和社会性就业力。要通过建立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辅导体系、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业力是一种能使个人获得并保有一项工作的能力,就业力培养是终身教育、生涯教育及素质教育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设置灵活性、多样化的主修与选修课程;利用多层次、多阶段的实习环节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能力的培养;通过学制改革,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改善毕业设计.  相似文献   

12.
韩梅  袁群  贾林 《教育与职业》2012,(2):180-181
文章从聋人大学生的就业力研究入手,运用SWOT理论分析了聋人大学生个体就业力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提升聋人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聋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建立社会援助体系,创造促进聋人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氛围;加强安排聋人就业政策的实施力度;聋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暴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愈发严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感到“求贤若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输出地其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不符,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本文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力构成体系,面向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设计出调查问卷,研究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工作态度与合作能力”、“生涯规划管理与学习进取能力”、“专业技能运用能力”的认可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角度综合评价了构成大学就业力的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象限图分析法,对比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重要性的认知差异,为大学生和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顺利就业,大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优势,即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全力打造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等于拥有了很好的就业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包括良好的实践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独特的异质性、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升就业力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提出问题并对提升学生就业力寻求解决途径——调整专业设置,有效进行就业指导,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等,解决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问题,全面提升就业力。  相似文献   

16.
从个体自身角度,就业力是指获取职业的能力。研究显示,身心素质是成功就业大学生就业力的首要因子,其次分别为应聘素养、专业水平、社会能力和文化成绩;对于成功就业大学生而言,性别、政治面貌、专业类型对其就业力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要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应立足于就业力五个因子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力培育。  相似文献   

17.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立足,也关系到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程度和发展水平。目前,由于高校教育培养和大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力比较薄弱,从而影响就业质量的提高。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让大学生谋求人生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标准,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的意识,无疑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就业力的概念最早在1909年被Beveridge提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大学生就业力模式:心理-社会建构性就业力模式、USEM就业力模式和Career EDGE就业力模式。借鉴国外研究,我国高校应采取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加快课程改革、推进管理创新、建设实践基地等措施助推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是组织或个人在某种行动范围和价值导向内,通过社会关系间的互相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从而实现组织或个人目标;在社会资本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力指大学生在职业网络关系构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人核心竞争能力,具有独立自主性、技能通用性、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是积累多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20.
王绍让 《教育与职业》2012,(12):100-102
大学生就业力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匹配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文章在对当前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等相统一的"KMC立体化"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以期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