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苏州 《学苑教育》2012,(16):81-81
苏轼《江城子》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化用前人诗句“欲知断肠处,明月短松冈”悼念亡妻。十年的光阴,松树已枝繁叶茂,苏轼不用“长松岗”而用“短松冈”有其深意:一方面以其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概与哀痛;另一方面体现出一个中年人在时间的流逝中,以深沉与理智沉淀自己的情感,表达出对爱人的深沉的思念。  相似文献   

2.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人,“声”字要注意上横长,下横短。看了课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长两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其实它还颇有历史。《三遂平妖传》第五回有:“万一此后再有二长两短,终不然靠着太医活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有“将来我有个甚么三长两短.侄少爷又是独子,不便出继,只好请侄少爷照应我的后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昆剧折子戏已满足不了昆剧爱好者的审美需求,本戏或连台本戏不断出现,其中大多为古典剧目的改编本。改编大多采用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方法:“缩长为短”;“变旧成新”。成功之例,前者首推青春版《牡丹亭》;后者则数永嘉昆剧团的《张协状元》。凡是古典名著,改编时可采用“缩长为短”的手法;一般古典作品,可以采用“变旧成新”的方法。二者各有优长,改编旧剧时宜依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以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
据说西点军校有一个久远的传统,新生只能有4种回答: “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宫,不是!”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报告长官,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笔者有幸观摩了“浙江省第四届小语阅读教学评比活动”,觉得《鸬鹚》一文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此文由绍兴钱清镇小金明东老师执教,获第一名),尤其是对文中“一抹”的理解,更是让人听后难以从脑海中“抹去”。现将有关教学片段介绍如下:一、辨析“一抹”,体会内涵1.这些列队的士兵,这些灰褐色的鸬鹚在等待一个什么命令?(引出“一抹”,请一位学生板书“一抹”二字,其他学生在自备本子上写两次,老师特别提醒“抹”字右边两横上长下短。)2.“一抹”是什么意思?生:“一抹”就是一搞。生:“一抹”就是某样东西在某样东西上摩…  相似文献   

7.
玉门关 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城西北的戈壁滩上,是丝绸之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隘。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相似文献   

8.
遇见天使     
刚上初中,班里有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而浪漫的女老师,她别出心裁地决定以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此后三年谁与谁同桌。当我迟疑着把手伸向那个写满全班同学名字的小纸盒时,心中有着小小的期待。在我展开的纸团上,是一个清秀的女生名字:程灵。旁边一个短头发女生嬉笑着把头探过来,大声念着我手上的名字:“程灵!”于是,在喧闹的教室里,所有人都突然听到了一声响亮的回应:“到!”是一个高个子女生,在九月的阳光里,穿着长袖的格子衬衣,剪着短而干净的学生头。片刻之后,全班“哗”的一声笑成一片,她也笑起来,她的笑容很灿烂,这是我对程灵的初次印象。  相似文献   

9.
(一)“佩”当是“佩剑”之省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新课标人教实验版高中《语文》(必修2)将这两句诗注作:“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以“佩带”释此“佩”,大误。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中“短”不可描述身高,而在词的层面上有“长人”、“长子”的说法: (1)她在女人中可说是个长人,但是比起男子来,还矮了半个头光景。”——茅盾《你往哪里跑》  相似文献   

11.
浓淡有致 韵味无穷——谈鲁迅小说里的“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个人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中国更是一个非常讲究“吃”的国度,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吃”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泱泱大观。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苏轼有“口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洒脱;岳飞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气;《鸿门宴》里的樊哙吃掉一只生猪腿,赢得了项羽一声“壮士”的赞叹;《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先后偷吃过王母的蟠桃、五壮观里的人参果,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秘密     
李珍 《中学生英语》2002,(11):I001-I001
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召来了他的天使长们,请他们帮助决定应该把生命的秘密放在哪里。“把它埋在地下,”一个天使答道。“把它放到海底。”另一个说道。“把它藏在山里。”又一个天使建议,上帝回答说:“如果我照你们说的方法做的话,  相似文献   

13.
坐床种田     
从前,有一个农夫来到一块麦田里,看见别人田里的麦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他便前去询问麦田的主人:“怎样才能使这些麦苗长的茂盛呢?”麦田主人问答说:“平整好土地,再多施粪水,麦苗就能长得这样茂盛了。”  相似文献   

14.
文学语言中有一种现象,即用近乎相反的语言可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言若反而情相类。如同是言愁,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杜甫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都是借头发来说,却一“长”一“短”。  相似文献   

15.
王晓河 《广东教育》2005,(11):40-41
“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这话透着生活的不易。  相似文献   

16.
(一)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一篇课文,题目叫《和时间赛跑》,看老师写课题。 师:“赛”字注意不要写错。先写一个宝盖头,注意下面第三横稍微长一点,撇捺要舒展,最下面是一个“贝”。  相似文献   

17.
没角的原因     
一离官到一个农场参观,问农夫:“我怎么发现农场里有一只牛没有长角啊?”  相似文献   

18.
上期回顾:夏壳壳家里来了一只奇怪的长鼻子蚊子,它打了一个大喷嚏,叫了一声:“夏壳壳!”  相似文献   

19.
大观楼长联     
对联可长可短,短的五七字,长的数十字都有。长联中最出名的当推昆明滇池大观楼那一副。此联共180字,是曾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的。(不过,若以字数来说。则后来已有比大观楼长联更长的长联了。)  相似文献   

20.
《关睢》二章:“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管锥编》卷一考论:《传》、《笺》以“服”与“悠”皆释为“思”,不胜堆床骈拇矣!“悠”作长、远解,亦无不可。何夜之长?其人则远!正复顺理成章。《太平乐府》卷一乔梦符《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下旬足以笺“辗转反侧”也(页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