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贵州壮族社会是以“血缘+地缘”小共同体为本位的社会,“私有制”发育成熟较早,有一定公民权利.壮族小共同体具有现代政治学智慧,其传统制度文化具有现代因素.传统制度文化表现出现代化变迁趋势,市民社会制度文化的培育是贵州壮族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壮族八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民俗吹打乐的统称,自古以来,伴随着壮族人民的婚丧嫁娶、贺新屋、祝寿、祭祀迎神等传统活动,深刻的反映着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南阳雄会八音乐队,是远近闻名的具有广西特色的壮族八音乐队,笔者通过实地走访,拜访雄会村八音乐队乐手,并对乐队组成、乐队中的特殊乐器、乐队演奏的曲牌等,进行了采访记录。  相似文献   

3.
广西崇左壮族传统饮食风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饮食活动是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较少对某一特定地区壮民族传统饮食的研究。本文以广西崇左壮族为对象,从传统饮食风情这一角度对崇左壮族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崇左壮族传统饮食分说和崇左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两部分。试图挖掘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壮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4.
壮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具体表现在语言、山歌、民俗文化等方面.壮族人民在语言计数和度量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包括基数词、序数词的表示,度量衡单位、货币单位及天然单位等量词的表示.山歌是壮族人民用以表达情感的传统歌谣,壮族的山歌中渗入数学元素,使得山歌韵味无穷,情趣盎然.壮锦和绣球是广西壮族刺绣传统工艺品的典型代表,其图案的结构主要由几何线条或几何图形构成,制作工艺也运用了数学思想及方法.研究壮族的传统数学文化对壮族文明史及壮族地区数学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覃冯 《广西教育》2012,(39):92-93
壮族传统伦理思想是壮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传统伦理思想在壮民族家庭邻里、生产生活、礼仪习俗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并制约和影响着壮族人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  相似文献   

6.
木叭喇器乐,是文山壮族特有的民间音乐。在广为流传的千百年问,多服务于壮族的丧祭活动。由于种种原因,这门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日渐艰难。看乐器结构特征,它和古代筚篥乐器非常相似;在演奏上,它还保留着浓重的龟兹乐遗风。这样,它最初应该属于宫廷音乐。后来到了壮族民间,就一直成了丧祭的工具。不过,它的音乐思想是与壮族孝文化紧紧相连的。加强研究和整理,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努力恢复艺术的本来面目;尊重民族习惯,弘扬壮族孝文化;关注濒危乐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民间艺术还给民间,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看戏难的实际问题,是该文所要论及的一个楔子。  相似文献   

7.
壮族传统服饰是壮族文化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里出现了衰落与蜕变的趋势。论文通过对壮族服饰的实地调查,研究壮族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境遇,分析影响其传承的因素,探索在现代语境下壮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壮族传统婚姻伦理具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男女平等、贞操观相对开放和宽容、同宗不婚等方面。批判地继承、改造和发展壮族传统婚姻伦理,对壮族婚姻家庭乃至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必读》2011,(1):48-48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  相似文献   

10.
在壮族地区幼儿园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壮族儿童了解本民族的发展,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懂得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有利于帮助壮族儿童树立文化自信。文章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当前壮族地区幼儿园在融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时度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壮族地区幼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蒙庚阳 《生物学教学》2007,32(10):25-27
本文讨论了壮族传统文化中的"那"文化、壮族医学、宗教文化和饮食文化以及这些文化里蕴涵的部分高中生物学基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壮族传统文化作为实例和背景,结合壮族地区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生物学知识,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面对来势迅猛的工业化、汉族化、单一化和消费化,壮族传统手工艺面临日渐式微甚至全方位濒危的态势,抢救和保护这一工艺已是刻不容缓,为此,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麦;位村和马海村壮族已濒危的制陶与造纸手工艺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对比,描述壮族制陶与造纸传统手工艺的特色与流程;探究其传承、保护及盛、衰原因;论证生产性方式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可行性;对壮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传承与保护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范秀娟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6):12-15,38
壮族是一个有着歌圩传统的民族,情歌是壮族民歌中最丰富的一类。浩瀚的情歌和古老的歌圩似乎都在表明一个事实,即壮族民众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和非常诗意的恋爱方式。但是,深入壮族民间,却会发现一个相反的事实:壮族民众很少有夫妇是通过对歌结识并成婚的。壮族情歌所标示出来的壮族青年男女"以歌交情、倚歌择配"实质上至少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种文化的幻象。明确壮族情歌是乡土社会的一种审美幻象,可以引导我们对壮族社会及其文化有更深刻、更细致的洞察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女米]洛甲是壮族非常古老的神灵,至今依然存活在壮族人民的民间信仰中,究其原因,它是与壮族的文化生态系统相关的,表现为:壮族传统的民间信仰体系尚未完全崩溃;壮族民众对[女米]洛甲神话及其神职仍有信赖感与需求度;[女米]洛甲神话的传承场及传承方式仍然存留。  相似文献   

15.
将壮族传统体育“花炮”引入桂西高校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花炮"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壮族同胞的喜爱。结合桂西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资源以及桂西高校体育教学设施滞后、体育课程单一的特点,将壮族传统体育"花炮"引入桂西的高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不仅符合国家"让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之精神,也对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壮族村寨是传习壮族山歌文化的基本单元,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是保育壮族山歌文化的基本生境。通过对那贯屯的田野考察发现,壮族山歌文化的传统生境已然嬗变,山歌文化传承的村寨依托已经消解,山歌传承现状和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壮族歌谣是壮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美学趣味和诗歌传统的生动反映。本文从壮族歌谣的形式、写作手法和构思等三个方面探讨壮族歌谣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对壮族创制本族字的化心理、壮汉化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和壮族古壮字的化价值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壮族古壮丰富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王敦  陆斐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1-3,17
流域文学艺术的研究已经较早被学者们广泛关注,但关于右江流域壮族文学艺术的审美人类学研究目前尚少关注。右江流域的壮族在生产生活劳动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学艺术,它们集中地展现了这一流域壮族民众的精神情感、道德传统和个性特征,以及壮族文化的凝聚力、亲和力,也是当下壮族地区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对这一民间审美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和阐扬,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壮族文学艺术,为“新理性”人文重建提供文化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壮族师公教是在传统越巫信仰基础上吸收儒、道、佛、傩等外来宗教发展而成的民间宗教。儒家文化在壮族地区的传播大约有两千年之久。在这两千年的接触、交流与碰撞中,壮族师公教吸收与借鉴了大量的儒家文化来充实和丰富自己。壮族师公教中的儒家文化集中表现于壮族师公教经书之中。大致说来,师经中的儒家文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孝观念、婚姻观念、仁观念、天命观念和忠观念。师经中的儒家文化在壮族社会生活中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对壮族的历史与现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