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工作支持和心理幸福感量表对河北省288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工作支持与高校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工作支持会显著影响其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来自不同高校的29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了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差异,探讨了职业倦怠各纬度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婚姻状况和不同高校类型的教师,在职业倦怠各因子和社会支持各因子上存在差异,职业倦怠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教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为数不少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情况。这种状态如果不及时缓解必然会对社会、高校、教师带来危害。有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社会支持体系是指能够为所需者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如物质、金钱、情感、友谊等)的各种支持源(如国家、政府、社区、家庭、同事等)组成的社会网络,这些网络能为所需者提供支持,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与危机。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为高校教师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倡导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学校、同事、个人等层面为其提供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与信息支持,以帮助教师正确面对压力,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教师调查问卷》对高校266名在职教师进行幸福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幸福感的现状高于全国常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性别、文理科、职称及年龄差异,低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明显;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与职业倦怠、职业压力之间均呈负相关,而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编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北京大学等十所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受到职业压力的影响显著,且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主要受到职业压力中的教学工作直接压力、自我提升压力、职业环境负面评价的压力、信息快速更替的压力影响,而人际关系与机会竞争的压力以及管理机制的压力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形成通常有个人和组织两方面因素。本文试图对其组织因素进行一个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能够起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和改善学校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进行施测,在描述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社会支持对于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积极作用。结果发现,重点高校教师存在较严重的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工作家庭冲突是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源;社会支持在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凡是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打交道的行业最易出现职业倦怠,教师也属其列.当教师的工作压力处于其资源不能够应付以至于耗尽的状态时,教师就会表现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其职业倦怠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受害者.因此,无论从关心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还是从重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积极关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特定的职业性质和生活方式使其工作压力难以得到有效排解,从而导致其职业倦怠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导致教师的职业效能降低,而且对学生发展也造成显著的消极影响。文章针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内涵、分析模式、影响因素及测量模式,并对今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职业,已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本研究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但仍可以建立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回归模型;不同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在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的八个因素中,只有六个因素对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高校教师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帮助高校教师采用正确的应对方式,增强幸福感体验,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广东省5603名教师,认为:目前高校教师较多采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高校教师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求助、解决问题、幻想等应对方式有助于个体生活满意度的提升.尤其是求助和解决问题,在提升生活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极其显著.而自责、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则会有碍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了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内涵、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及教师自身的视角提出高校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取360名江苏省民办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江苏省民办高校教师情绪智力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进行调查,考察教师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和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差异,并探讨二者的关系,以期为民办高校教师发展提供帮助。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民办高校教师的情绪智力在去个性化、情绪枯竭、低个人成就感这三个维度上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情绪智力较高的教师其职业倦怠显著低于情绪智力较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佳,心理障碍比其他职业群体更为严重.通过对宁波大红鹰学院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职业倦怠在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要比普通教师更为严重.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并提出了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东省24所高校560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前广东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大多数教师较多使用成熟的应付方式;不同性别、教龄、任教专业类型、职称的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及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而非成熟的应对方式则有碍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职业倦怠、工作压力的现状,采用总体工作幸福感量表、Maslach倦怠量表和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对271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目前高校教师总体工作幸福感不强,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较大或很大;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与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呈负相关性,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性,而且正负相关性都较强。通过进一步归因分析之后,进而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职业激励机制不健全,高校教师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下降,职业成就感低等多重原因。既有物质方面的原因,又有精神方面的原因;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又有群体方面的原因。其中,制度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从制度方面着手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推力,掌握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规律,分析了高校教师基本特征,高校工作氛围及高校管理制度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傅端香 《高教探索》2015,(3):119-122
职业倦怠是指现代人在应对复杂社会时产生的亚健康的生存状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师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在适应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通过对河南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学科类别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职业倦怠的成因,并从社会、组织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预防和改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