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功绩指的是真信念成为知识的资格。在个体知识论情景下,认知主体凭借唯一贡献而被认可享有功绩。功绩理论面临证言知识挑战。在有些证言知识情景下,知识并不总是可以归功于接受者的成就。针对证言知识反驳,联合功绩说区分基于感知的知识生成和基于证言的知识传递,说明证言双方构成联合功绩,以应对功绩归属问题。联合功绩说面临功绩分配等量化难题,无法解决证言知识问题。基于休谟主义的局部还原论,可以发展出推理论路径,强调证言不是独立的知识来源,证言传递过程中证言者仅分配信息,接受者才是认知功绩归属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2.
认知访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的证人证言对侦破案件、审判定罪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证人证言的准确性,司法心理学家研究了影响证人证言准确性的心理因素,发展出一种有效收集证人证言的方法-认知访谈技术。本文综述了认知访谈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它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强德性知识论主张知识是一种成就,一种来自能力(德性)的成功,即“知识成就论题”。这个论题很好地解释了知识的价值及其根源。然而,它也让强德性知识论遭遇了两难困境:一方面,它太弱,会遭遇假谷仓等环境运气反例,表明有些成就不是知识;另一方面,它太强,会遭遇芝加哥等证言知识反例,表明有些知识不算成就。这个困境之所以成立依赖两个预设:1.知识与运气不相容;2.强德性知识论是一种个体主义知识论。文章采取“破立结合”的策略:对于运气问题,以破为主,否定知识与运气不相容。对于个体主义问题,以立为主,构建一种共同体主义的联合成就观。根据这种观点,与知觉知识不同,证言知识的认知成就主要体现在促进共同体的理智繁荣。  相似文献   

4.
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亭诉讼证据中的七种证据形式之一,其可靠性与真实性是由证人来保证的。证人的主体适格是保证证人证言可采性的前提,也是判断证人证言证据力的重要依据。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中有关证人主体适格性的立法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Testimony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Testimony信念的确证是testimony知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知识论学者们长期争论不休,主要分为还原论和非还原论两种主张,但这两种主张都面临难着以解决的困难。不过,近十年来出现了两个很有创见的新理论,即詹妮弗·拉基(Jennifer Lackey)和保罗·福克纳(Paul Faulkner)分别所提出的testimony信念确证的理论。这两个理论是对还原论和非还原论的片面性的超越,这是文章重点论述的。此外,针对这两种新理论,文本给出了一个补充,即认为语境在testimony信念确证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大诉讼法均将证人证言与书证规定为各自独立的证据种类,二者之间也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在诉讼实践中证人证言的泛书证化现象却相当严重。本文就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存在的弊端及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在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莽丛中>是最有争议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由砍柴人、行脚僧、捕手、多襄丸、真砂及附体于巫婆身上的武宏等七人的证言构成.七人的证言使得杀人事件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这也是众多名家争论与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对于事实真相不作任何猜测,而是通过多襄丸、真砂及武宏这三个当事人的证言来探讨各自证言下所隐藏的自私的人性.  相似文献   

8.
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取证难却是摆在当事人面前的最为严峻的客观事实,尤其是获取证人证言,由此应运而生“悬赏证言”。对悬赏证言法律效力的判定,大家莫衷一是。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具体分析悬赏证言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西方哲学知识论中,证言(testimony)被认为是知识的一个重要源泉,对此我并不怀疑。但我试图通过分析知识传递的问题以揭示证言的限度。首先,在对"传递vs产生论题"分析后,认为听者能从不可靠的说者证言中产生知识,由此指出证言的一个限度——不稳定性。其次,通过对"递减vs递增论题"的分析,认为递减与递增两种理论在根本上并不矛盾,是证言的两个方面,由此指出证言的另外两个限度——递减性和对听者知识形成的不充分性。  相似文献   

10.
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取证难,尤其是获取证人证言难,却是摆在当事人面前的最为严峻的客观事实。由此应运而生“悬赏证言”。对悬赏证言法律效力的判定,诸家莫衷一是。本文将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具体分析悬赏证言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13,(3):90-95
证人不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审判的一大顽疾。刑诉法修改后针对该问题,从证人出庭的条件、强制证人出庭、证人补偿、证人保护等各方面做出了规定,但却忽略了证言笔录的证据能力问题。新近出台的司法解释则混淆了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同时也缺少诉权制约裁判权的理念与机制,体现了我国程序工具主义的传统。在该问题上,案卷移送制度的恢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依靠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在个人能力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1]。因此,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身知识(知识意义)的心理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在认识论、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并在国内外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学习哲学,"是当代教  相似文献   

13.
易洁美  张湘一  刘邦春  陈锡友 《教师》2012,(29):126-128
具身理论是继计算隐喻、联结主义之后解答人类是如何获取外部世界知识,建构内部概念系统的一种诠释的新视角。本文首先在前人对该理论介绍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具身理论的基本思想及介绍了具身社会认知的概念。接着,描述了具身视角下社会认知领域中的四大主题:社会态度、社会印象、社会判断以及情绪。然后,介绍了具身社会认知的几种理论解释。最后,对具身社会认知进行了简评,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证人证言历来是重要的诉讼证据种类之一,在诉讼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的证据形式之一。但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实践中,证人证言制度暴露出了若干的问题,影响了证人证言在民事诉讼中作用的发挥。究其原因,既有理念上的落后,也有立法和司法上的不足,还有社会环境的原因。如何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证言制度,使其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当前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智育价值被反复强调,但智育的单向度发展带来诸多问题,“智育至上”的知识教学强化了一种注定被机器智能淘汰的能力。智育的“独大”与主张生成性、主观性、境遇性的相对主义知识观不无关系,其对知识本身规定性的僭妄使知识与德性相疏远。然而,不论知识图景如何变迁,确证的真知识和知识的普遍性仍值得追求,追溯知识的德性本质、重申知识的德育价值,是智能时代知识教学回归生命本体的理论前提。在中华优秀知识传统中,知识天然与德性相联系,知识内在于心灵中,具有“道通为一”的普遍性和立足根本问题的超越性。从知识的德性本质出发,智能时代知识的价值转向不仅是从“为知识而教”走向知识建构、智力训练,更要走向智慧引出、道德养成、本体彰显,以“德性之知”促进学生生命整全发展。  相似文献   

16.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在某一情境中与他人及事物相互作用能力的提高:而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参与一种活动的学习能够影响(正向或负向)其在新情境中参与另一活动的能力;主张真正的、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该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情境学习理论的阐述,介绍了认知学徒、基于问题、抛锚式等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贿赂犯罪案件本身不易留下能够直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证或者书证。因此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在案件立案、侦查、审判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类案件中的证人证言因主观和客观方面原因,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拟定一系列采信规则,当证人翻证导致当庭陈述与过去陈述相矛盾时,对证人庭审之前的证言视情况决定如何采信。  相似文献   

18.
知识是否不只寓存于个体的头脑之中,而且能够延伸至身体之外的物体或他人之上?环境中的物理状况和社会状况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构成认知主体的知识状态?对此类问题持肯定回答,就是承诺“延展知识”的存在。由于预设知识是一种特殊的信念,围绕延展认知和延展心智论题的讨论一度忽视对延展知识的专门分析,这种倾向近年来受到一些知识论学者的扭转。关于延展知识的问题与德性认识论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有必要探讨德性认识论如何能够从延展认知情境中得出延展知识论题。文章通过引入延展的理智德性,表明知识可以独立于信念而具有延展性,进而主张以“宽”的功能主义分析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一、多元智力理论 传统的智高(IQ)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一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近年来,西方不少心理学家对传统的智力概念的内涵开始提出了质疑,在批评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不仅具有多种智力,而且人的多种智力都与具体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紧密相关而独立存在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按照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个体会对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过程进行解释和评价。已获取的知识和技能不是行为的惟一决定因素,它们同个体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和结果的预期一起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预测。具有相同知识和能力的人,其表现不一定相同,主要原因就在于个体内部对能力的不同判断和感知在调节着知识与行为的关系,由此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