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抗"疫"志愿服务作为全民战疫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服务性劳动的特质,为高校以劳育人实践提供了一个新场域,是青年学生提升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责任、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的金课程;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全教育,为高校提升立德树人质效奠...  相似文献   

2.
孙涛 《江苏教育》2024,(8):25-26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班主任应在班级劳动教育中挖掘劳动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劳动精神生长。以文化浸润,涵养学生的劳动情怀;以体验导行,创新班级劳动样态;以资源整合,锤炼劳动品格,让儿童“爱劳、会劳、善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学生带动法和教育实验法,探讨建立二级学院劳动实践工作室,丰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内容。本文认为,高职院校依托劳动实践工作室的师资和学生社团力量,成立劳动教育实践学分的认定和考核小组,组织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每周劳动实践检查,开展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专题教育讲座等“以劳育人”训练营,让学生树立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等3个方面的劳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实验小学基于"以劳育人"理念,积极构建家校共育学生劳动素养体系,制订劳动素养的"三养"目标,设计适合学生成长的劳动教育内容,创建家校共育劳动环境,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积极开发"三类"多元化劳动课程,并通过开展"十大"趣味劳动共育主题活动,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公民。  相似文献   

5.
肖映雪 《教育探索》2000,(12):25-26
劳动技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具体表现是以劳辅德、以劳益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学校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促进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具体表现是: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助健,以美益劳。学校应重视美育,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通过劳动教育的实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积极发挥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注重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阳光课程”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为劳动所创造、生活处处可劳动,从而更好地让新时代好少年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8.
"以劳育人"是具有时代性的教育命题.马克思主义对劳动概念的阐述为"以劳育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从人的实践视角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从人的交往视角出发论述了人类在劳动中所缔结的交往与联系;从人类解放视角出发论证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劳动.与此相应,"以劳育人"的三个维度具体表现为:历史维度劳动使人的发展得以明确和坚定;实践维度劳动使人的品格得以塑造和丰满;价值维度劳动使人的价值得以彰显和实现.新形势下,需要廓清劳动教育的范围界定,不断阐释"以劳育人"的丰富内涵;应对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深入发掘"以劳育人"的独特优势;结合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始终坚持"以劳育人"的教育原则,方能凸显"以劳育人"的理论价值及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是一颗红扣子,并且要扣正系牢。扣扣子的方式有很多,本文通过劳动教育具体阐述我们学校的做法。以童心致匠心的追星课堂,架一座情感桥,达尊重热爱之品;以匠心砺童心的劳动实践,铺一条实干路,修技艺习惯之能。情感线和行动线双线并举,分别指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季欣 《高教论坛》2020,(5):87-91
三全育人指导下的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建立实施,将有效解决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所出现的导学关系和研究生教育实效问题。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厘清导师学术权力和完善研究生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基础上,通过加强学校院系对研究生劳动教育的全程管理、拓宽以劳育德的育人资源、构建以劳育德的评价体系等,建立完善研究生以劳育德教育培养体系,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五育”并举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三劳”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拓宽劳育瓶颈的突破口,从中华耕读文化、中华工匠精神、科学实践精神三方面着力推进“三劳”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教育目标是构建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劳动教育要与"三个课堂"相结合,以"三个课堂"的模式,加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第一课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第二课堂"学思结合,知行转化;"第三课堂"紧扣时...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劳育德”,本文以班庄小学为例,对其劳动教育评价进行了研究,分别从课程设置情况、教学实施情况、保障机制情况和学生劳动素养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期望通过这些意见可以给班庄小学劳动教育评价带来实质性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高职院校以劳育人应建立与德育相融合、与智育相渗透、与体育相依托、与美育相促进的模式。实施过程中应转变以劳育人理念,优化体系,完善协同机制,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培育劳动精神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遵循。高职院校应坚持立德树人、德技相融,依托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不断挖掘校园文化在“以劳树德”“以劳促全”工作中的独特价值塑造功能。在大力倡导劳动精神的时代语境下,探索劳动精神有效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努力打造劳动教育文化样态,创新育人载体,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实效,是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也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6.
"劳"在《汉语大字典》里,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新要求与新价值,赋予了劳动教育"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崇高地位,并倡导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指导为学校校本化实施提供了方向。一、小场地·小切口: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载体的创新与设计劳动教育不是独立的教育形式,需要五育互融互促,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聚力,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铸魂,为实现美好生活愿景赋能。工匠精神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为主要内涵。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鲜明特征表现为创新智造的时代风貌,爱国主义的鲜明底色和历史主动的建构动力。新时代下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以制度建设夯实现实基础,以崇劳风尚沁润劳动群众,以勤奋学习铺就成匠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杨薇 《江西教育》2022,(32):24-25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立足于人的整体性,融合多学科知识,对人、社会和自然进行整合,健全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以大自然为教具,借助种植劳动实践基地,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发展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悦心”的劳动教育模式,真正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活动中,以人的幸福为旨归的有效性和伦理性之间是内部一致的,且关系共存、价值共享、实践共行。要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教学要在知识上以"善"御"真",促进学生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提升;教学要在规范上以"善"致"善",构建责任自识的师生关系,培育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引导教师在教学伦理维度上的自我反思和叙事交流。  相似文献   

20.
曾妮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2):31-48+187-18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论述中得到最广泛关注的命题。历史唯物主义是把握“教劳结合”的重要方法论,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生产劳动”的解读才能超越一般的物质规定性,走向现实的社会规定性;对“教育”的解读才能避免唯心主义的干扰,客观、准确地认识其在“教劳结合”命题中的定位。在此方法论的指导下,“教劳结合”的原初涵义可以表述为:生产劳动需要与教育相结合,因为教育可以赋能劳动者,既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又从客观上加速社会关系的变革;教育需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生产劳动能够为劳动者提供展现其体力和智力的机会。这一原意经过后继者的发展,发生了重心转换。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逐渐由“精神生产能力—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转换为“物质生产能力—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教劳结合”概念的后期演变仍然遵循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但其原意中的根本关怀(即“人的全面发展”)有所弱化——“教劳结合”的后继者加大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注。如果只重视宏观层面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忽视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的终极理想。在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