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桦  吴思翰 《成才之路》2023,(33):121-124
在“健康中国2030”大背景下,保健食品学在高职食品专业受到重视。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一线教师应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在食品专业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文章根据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结合专业课程性质和“保健食品”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探讨“保健食品”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培养高素质保健食品行业人才,促进我国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全面提高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有实践价值的探索经验。通过共同参与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双创”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的教学中,探索新时代课程思政与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融合的实践道路,并探讨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和创新点。课程思政与“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得以有机结合,教师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思政意识不断提升,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康复治疗学专业科研课程与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型康复治疗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食品分析是食品安全监督、控制和管理的关键环节,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以应用技术为主的分析课程。为推进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从课程的总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及考核等方面对“食品分析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食品物性学》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对食品的物理特性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为了达到对《食品物性学》课程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围绕食品物性学课程有效教学进行了实践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学与工程学等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工程专业认证的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力学性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是有效落实工程专业认证的方法和途径。以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考量,对“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究,通过探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教学的现实诉求,进而确定课程改革的标准,提出以工程专业认证为背景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改革思路,为“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食品酶学课程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优化及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阐述了食品酶学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探索,进一步加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酶学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中职教学中,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中职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我校根据海南农垦发展的需要.开设了“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土地法学》是这一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如何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满足将来职业的实际需要?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8.
郝文斌 《职业技术》2023,(5):97-102
“课程思政”+“医教融合”双驱动育人模式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大数据”“新医科”时代背景下,部分院校内康养专业群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着思政元素碎片化,教学内容单调、教法枯燥,脱离临床实际要求和学生真实需求,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等突出问题。为探究康养专业群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新路径,课题组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构建了以临床工作者、高职院校教师、学生融合共创的“医+教+学”课程思政体系、具化了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新方法、搭建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了以课程思政临床实践为主要路径的康养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新思路。探索出一条以康养专业群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为引领,以推进“仁心、仁德、仁术”立体化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为主体的改革新路径。为“课程思政”+“医教融合”双驱动育人模式体系的建设,培养适应未来康养模式的创新型康养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课程教学的改革,高职院校教学面临着新的探索。舞蹈教学“口传身授”的传统课堂也将面临信息化教学的革新,向混合式教学转变,即“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采用东北秧歌作为教学案例,以学前专业舞蹈课堂中混合式教学“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的实践应用为依据,探索学生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掌握舞蹈风格性的表演、提升职业道德与舞蹈审美能力。根据知识、能力(技能)、素养“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综合性的育人目标,拓展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堂教学改革思路,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和基础教育的改革都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对人才培养起到支撑的作用。化学教学论课程是化学师范专业必修课,“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前导学、课中讲学、课后练学”三个教学环节进行实施,将“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应用在化学教学论课程中,提高了师范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体验性,夯实了基础理论知识,提升了化学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1.
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地方民族文化和食品产业特色及优势,开设了《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2门特色课程。近几年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产学合作,切实提高了特色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线性代数是食品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结合食品专业及线性代数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探索食品专业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制定目标,采取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招带来大学生就业难,院校不得不寻求以市场取向为标准的特色课程、特色教学模式。秉着“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特色培养、加强实践创新”的发展战略,通过改革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一种新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围绕“学什么?能做什么?为什么学?”,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专业领域有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引发学生更深入地对就业机会的思考,更好地引导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变当前计算机课程“重教轻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将“项目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有机结合,提出运用“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综合实验教学。以身边的优秀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开展以完成实际应用项目为导向的综合实践设计活动,并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验方式及考核策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实践表明,以身边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开展“项目驱动”的MIS系统设计开发,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促进计算机教学与专业学习的结合,是有效提高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调整。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电器学”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沈阳工学院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在“电器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先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理实融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深耕课程建设、深挖课堂教学基础上,使专业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食品科学专业日趋成熟,对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愈加重视.本文以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必修课程《食品物性学研究方法》教学建设为研究课题,针对目前国内外食品物性学发展的差距,围绕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探讨专业必修课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结合本课程教学实际,讨论了教学内容、课堂讲授、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安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此,开展“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达到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以高职食品加工技术课程酸乳生产技术内容为例,介绍了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如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了教学、实验实习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入门课程,对学生了解本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以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认同,推动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效果,达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0.
谢智敏 《教师》2008,(16):48-49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是学前专业的必修课,本文基于手工专业的特点,依据“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教”和“学”的双向性,阐述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以教师有效教学组织为重点的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