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从上到下都在呼吁的淘汰"水课",建设"金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旨在探讨"水课"与"金课"的内涵与本质,立足从多个视角来界定"思政课金课"的内涵及建设要求,以美味大餐为例,从"需要""食材""厨艺"与"环境"等四个方面对于"金课"的内涵进行剖析,提出了从政治高度、内容为王、讲授艺术和环境营造等方面入手,准确把握符合政治标准、学校目标、特别是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金课"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本研究对标“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就打造无机化学“金课”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探索。本研究从无机化学的课程特点与教学实践出发,优化其内容与教学方式,使得课程具有高阶性和创新性,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提高课程难度,体现出课程的挑战度,最终将无机化学课程打造成具有“两性一度”的“金课”。  相似文献   

3.
《综合英语》课程的传统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一流课程的要求。基于“金课”特征和《综合英语》的教学现状,以“两性一度”为标准,讨论以超星学习通为平台进行《综合英语》课程“金课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建设《综合英语》混合式“金课”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黄英  雷菁 《大学教育》2022,(9):144-146+171
文章主要围绕专业实验如何构建“金课体系”展开研究。文章在分析“金课”的基本标准及特征内涵,探索“金课体系”的架构及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以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通信专业为例,提出以“实验课程—创新设计—综合实践”为横轴“、基础—进阶—挑战”为纵轴的二维实验“金课体系”,并进行融问题式、引导式及任务驱动式教学于一体的“金课”教学设计初探。这为通信专业实验的“金课”建设进行了合理规划,给出了可行的教学设计思路,推动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德育是师生主体间在生活世界里为达到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行为所展开的交互共在、协同互动的交往过程。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并融入生活世界的德育,它建构了主体间精神活动的过程,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基础;师生主体间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互交主体"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助的融合,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扎根理论方法,以高职旅游管理大类专业为例,对教学感知视域下职业教育混合式“金课”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从决策与开发、实施与营造、评价与反馈三大课程板块出发,构建了教学感知视域下职业教育混合式“金课”建设模型,进而提出了教学感知视域下职业教育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习没有真实发生的课堂普遍存在,要对这样的课堂进行"课堂革命",让课堂回归初心。真实发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主动积极地进行;真实发生的学习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要有深度地进行;真实发生的学习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有结构完整地进行。用心学习、深度学习、完整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真实发生的学习,"金课"建设必须要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对"异化"的课堂进行"课堂革命"。"金课"建设是系统工程,为确保"金课"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设计和推进。  相似文献   

8.
在道家的道治世界里,无为乃一个关系范畴,表征着圣人、百姓相与为治的本真状态。在无为—自化的道治模式中,民并非我的对象性存在,而是与我的共在。圣人与百姓之间体现为一种我—你型的主体间性。故道治本质上是共治,其理论模型展现为君主虚位、以民为本、不治之治与自主自为的有机统一,并构建于原初状态的正义假设之上。  相似文献   

9.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是"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理念创新的产物,该类"金课"的建设更是提高课程质量、彰显课程育人功能、凸显学生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对"金课"建设标准的要求,主要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基本内涵,并从教学理念、教学环节、教学核心要素、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几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应侧重于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对标两性一度金课建设标准,从教学内容的提升、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优化等三个方面,探讨概论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内容的高阶性整合机制、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进阶...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是当代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特征,师幼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主体间性的交往.从主体间性的哲学视角看,主体间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主体间的互识,二是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幼交往具有主体平等性、双向互动性、结果互惠性等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水课""金课"已写入教育部正式文件,这是近期高等教育的热词。文章描述了"水课"的表现,分析了"水课"存在的原因,并对"水课""金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理念进行课程评估设计,通过评估剔除"水课",以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标准建设"金课",提高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樊梅 《亚太教育》2022,(5):169-171
“金课”建设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考核的主体,在“金课”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责。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前沿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辩证地使用各种理论和学说来改变和重构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独立思考及创新思维能力的社会急需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21,(1):99-103
高校"金课"是教师用心钻研课程,追求立德树人业务能力和效果最优化,激发学习者乐学、真学、慧学和获得良好感知与收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不断革新升级、质量稳步提高的过程和结果。高校打造"金课"可以从"金"师资、"金"媒介体系和"金"学习者等三方面着手使力,即:激发教师乐教、善教和用心教学的内部驱动力;革新课程、教学与环境等媒介体系,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标准特征;点燃大学生乐学、真学和慧学的热情,引导其成为有学术志趣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5.
吴洋 《职教通讯》2019,(18):27-29,37
"金课"是在现代质量观理念下诞生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标准化生产方式向教育领域的延伸。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更加丰富多元,更加需要高职院校认真研习"金课",把握高职课程规律,重视课堂教学。结合高职院校发展实际,从"健全课程建设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优选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等方面提出了可供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学分制等的相继出台,传统班级的概念越来越被淡化,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各个高校改革的重点。主体间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体之间在双向或多向互动和交往中体现出的相关性。本文以此为范式,来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毓龙 《江苏高教》2020,(12):152-156
以"金课"建设为理念推进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需要重塑和超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金课"建设不能局限于"课堂革命",需要实施综合的系统工程。高职教育应该侧重于技术创新创造的学科内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构课程体系。因其"工作过程"载体的特征、课程建设要适用于应用知识的行动体系;课程评价要趋向学习过程的外部性和社会化标准,以推动在真实职场环境中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金课"建设要抓住课程标准这一灵魂,突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终教学目标评价,加快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支撑,"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理论拓展了网络文学研究的视野,用主体间性理论解读网络文学,使网络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文本主体、创作主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明晰,有益于深化对网络文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金课”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现阶段,高校教师普遍存在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弱化、在线课程资源运用不成熟以及课程体系对课程的“两性一度”支撑不足等问题。通过对一流本科课程内涵进行探讨,分析了当下高校教师教学理念现状。基于此,从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目标转化、混合式教学设计运用和课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教师教学理念转变路径,力求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杨诺 《教育教学论坛》2022,(39):129-132
主题班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标准的提出为高校主题班会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全新思路。建设新时代主题班会“金课”,是发挥高校主题班会育人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现实需要,更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明晰主题班会应有的“金课”标准,不仅构成了主题班会“金课”建设的认知逻辑,也为高校高质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操作化“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