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29激情回馈     
邱少虎 《乒乓世界》2004,(1):i030-i030
“729”名称源自于1972年9月,天津橡胶研究所为中国乒乓球队研制乒乓胶皮立项而得名,迄今已走过32年的历程,先后有37个国家乒乓队员使用过729胶皮获得世界冠军。现在“729”已经成为一个含金量甚高的著名品牌,由当初只生产单一的乒乓胶皮发展到目前  相似文献   

2.
李树渊 《乒乓世界》2001,(12):39-39
上期我们谈了“729”反贴胶皮的基本特点,这期谈谈“729”正贴胶皮。简单地讲,正贴胶皮就是胶皮粒子向外粘贴使用的胶皮(又称正胶)。国际乒联对正贴胶皮有如下规定:套胶的厚度不超过4mm;每一颗粒必须圆形对称,轴与底层平在垂直,颗粒顶部表面必须与胶粒底部水平,其表面可以是  相似文献   

3.
从729第一代胶粒产品到现在的729-40套胶,我目睹了729胶粒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一直钻研着其中的奥妙。 简单地说,反贴胶皮就是胶皮粒子向内粘贴并可正常使用的胶皮,又叫  相似文献   

4.
极外有极     
杨磊 《乒乓世界》2013,(7):125-125
729是中式“盖胶”工艺的创始者,以生产胶皮起家,产品性能优异、型号众多,价格还特别亲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着国人的正手,其经典型号诸如精品729、729—2等影响至今。待狂飚强势崛起后,729再次凝神聚力,先后推出了风格独特的729-08、启源等,极大丰富了正手粘性胶皮的手感类型。同时,729对反手胶皮的重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的“729”乒乓专用胶皮,曾荣获国家金质奖。几十年来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与“729”分不开的。时代在进步,729的产品也随着乒乓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懈创新。  相似文献   

6.
教头释疑     
《新体育》2000,(4)
我新换的胶皮(反胶)用不上半年就无光泽了,这是否与海绵有关?拉弧圈球与海绵的软硬有关吗?以拉球加快攻打法的直拍选手用哪种型号的胶皮和海绵最合适?(武警 朱轶庆) 答:胶皮失去光泽多因使用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与海绵无关。打完球应后用清水洗净拍面,再用保护膜将其覆盖住,打时再将其揭去。拉弧圈球选择硬海绵球会冲些、快些,海绵硬度一般在45-47度,厚度一般在2.3左右,胶皮可选择729—2或729—3。 刘国梁、孔令辉目前使用的球拍、海绵、胶皮是什么品牌和型号?(青海西宁局永宁、山西太原薛明、福建永安汪苏闽)  相似文献   

7.
“中国最好的胶片与日本最好的海绵结合,必然产生世界最好的成绩。”——729的这句广告语,正是对那个年代国手装备的一种高度概括。《乒乓世界》当时刊载的“国手档案”显示,在所介绍的21位主力国手中,除“红双喜海绵 中国胶皮”外,使用最多的配置就是“中国胶皮 日本海绵”,达9人。红双喜海绵已是多年的“标配”,对1995年的国手们而言,这不过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8.
邱少虎 《乒乓世界》2004,(8):i030-i030
1981年.在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了7项冠军和5个单项亚军,创造了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世界纪录。第36届世乒赛后,使用“729”胶皮的全体运动员联名给天津橡胶研究所写了一封感谢信:  相似文献   

9.
从 “7 29”第一代胶粒产品到现代 “729”系列套胶,“729”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用全新的理念解决了乒乓运动中的“提高球速,旋转不强:加强旋转,球速降低”这一矛盾。 在传统理论中,套胶的软硬往往是指海绵的软硬,而“72扩人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套胶整体的软硬度,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海绵软硬度。从前期“729”套胶到现在的“729一4了套胶,在性能上取得了长足的改进,尤其现在的“猎豹”系列套胶及日本海绵系列套胶都是用非常优质的胶皮与非常优质的海绵合理搭配,从而得到的性能优异的套胶。 “猎豹”套胶系列,借助德国海绵的独有特性及“729,,胶…  相似文献   

10.
球博士     
我把反面的Palio套胶换成了GP海绵 729胶皮,结果正手感觉全无。是否反面的覆盖物会对正面的弹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郑少强 《乒乓世界》2008,(2):126-126
说起729胶皮,中国球迷应无人不晓吧。其产品覆盖了国产胶皮的高、中、低位价区,为球迷朋友提供选择多多。729的胶皮比红双喜狂风鱼、天极胶皮要脆一些,所以在搭配海绵时多用日本、德国这些弹性较大的柔韧海绵。这样的组合,与现在比较流行的纤维板联袂,效果不错。因为纤维板相对于纯木板多偏硬,而硬板持球时间短,柔性海绵胶皮则持球时间长,这一短一长组合起来,就能起到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致力于乒乓器材技术革新与创造的“729”,具备丰富的设计理论和制造经验,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有着深邃的洞察力,因而富于预见性和敏锐性。三十年来,“729”地直保持着胶皮制造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多款各具个性的产品不断武装着无数兵坛奇才而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13.
本士涩胶考     
姚远 《乒乓世界》2012,(5):122-124
1972年9月,诞生了中国第一款成熟的粘性胶皮729,也在所有中国球迷脑中植入了一个观念:胶皮天生是有粘性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进口胶皮大批涌入,才发现天不是圆的,地也不是方的,其他国家的胶皮没一个粘的。涩性胶皮的本土化之路,正由这时开始。第一款国产涩胶的诞生,远不及粘胶这般轰轰烈烈、铭刻入骨,甚至从未有正名的机会。在最近统计的10个国内品牌、百余款反胶样品中,涩胶占了三成。  相似文献   

14.
日本蝴蝶牌套胶的零售价在180元以上,而大部分国产品牌只卖13~15元出厂价为5~6元的国产胶皮在国际市场可卖到5美元1972年,729胶皮的售价为2.4元,现售价则仅为10元。20多年来,国产胶皮出厂价格远远低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  相似文献   

15.
729因变而生     
米多多 《乒乓世界》2009,(5):125-129
1972年9月,729胶皮在天津橡胶研究所诞生。次年4月,中国直板反胶首夺圣·勃莱德杯。从初生,到大球,再到无机,729每每因变而生,与中国乒乓球风雨同行。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3,(9):96-97
问:“我正手使用长胶胶皮,想练习一些进攻套路。但不知如何改进击球动作,提高比赛中使用长胶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7.
冰峰 《乒乓世界》2003,(8):43-43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乒乓套胶的选择中.迷茫的我终于发现729套胶正是我的最爱。  相似文献   

18.
姚远 《乒乓世界》2012,(11):132-133
幼时刚开始用钢笔写字,每个小朋友的梦想都是拥有一支英雄钢笔。时下养牛热潮来袭,每个时尚男女的衣柜中都能翻出几条501。热爱乒乓的我们,又有谁没尝试过729的胶皮呢。729这个三位数,会一直存在我们深深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9.
729跨省打假     
《乒乓世界》2002,(12):42-42
2002年11月2日上午9时,天津金友橡胶制品开发有限公司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杭州和盐城同时行动,查获价值8万余元的假“729”胶皮。 名牌乒乓球器材生产厂商、受不法商家假冒伪劣产品的困扰由来已久,中国乒协器材委员会和器材行业委员会连续三年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打假问题,红双喜、双鱼等名牌产品企业都成立了专门打假机构。这次,天津金友公司在  相似文献   

20.
乒去乓来     
作者 主题:器材发烧终结篇之Ⅳ——我是这样走上“灌胶”之路的对我来说,器材发烧除了底板和胶皮,还有一项,那就是“灌胶”,因为它影响着我对底板和胶皮的选择,也影响着我个人的打法风格。关于个人“灌胶”的体会,将是我“发烧终结篇”的尾声,在和大家分享之前,先说说我是怎么走上“灌胶”之路的。出国之后,在上学的五年期间,只打过不超过5次球,而用的则是从国内带来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