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学者看到出现机会球时,往往会急于拉手,但是等了半天球才过来,这时再出手已经用不上力了。为了把力量打出来,我们应该利用转腰拉手时的惯力,再根据对方来球的节奏,找好击球时间和位置,利用前臂动作的加速度,加上腰和腿一致用力,  相似文献   

2.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2,(12):38-39
正手攻球时,拉手的时间早了不行,晚了同样也不行。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常常看到的是:正手攻球都是提前拉手等在那里,球到后击球。但是这样一来,击球时间往往不好掌握,如果来球的节奏对不上,就会造成失误,特别是对付高吊弧圈球,从站位开始到拉手击球,整个动作要做到协调一致,如图所示,一气呵成更为重要。为了能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转腰拉手的时间掌握好,腰在向右转动的同时,手也随之摆动在适当的位置上,当球落在自己球台后跳到高点时,拉手的动作要完成。对于弧圈球击球时间还要早一些。高吊弧圈最早,当球在起点时就要出手了,所以,这样采用转腰拉手,动作不宜太大,主要是收前臂借力发力。注意根据不同来球,转腰拉手的同时,击球点及拍型都要做调节,包括拉手的高低同样也要做一些调节。  相似文献   

3.
所谓“用身体重心打球”,主要指在向前挥拍击球时,应有意识地利用身体重心的移动来提高击球的力量和动作的稳定性。从技术动作的发展历史看,过去,击球主要是强调手臂动作,而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现在不仅要求运动员在击球时应速度快、力量大,而且要求动作的稳定性好,能粘住球。这样,身体重心在击球动作中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欲发挥身体重心在整个击  相似文献   

4.
击球时充分利用下身的力量 阿加西的击球动作特点就是快而有力地挥拍以及较大的随挥动作。无论是对慢速球还是对快速球,阿加西的随挥动作都比较大。此外,他的击球瞬间的向内翻手腕对控制球也很有好处。 大的随挥动作可以有利于将击出的球压住。如果有意识地提高挥拍的速度,随挥动作自然也就比较大。此外,还要注意将下身力量作用到击球瞬间,在挥拍时利用身体的转动可以增加击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击球节奏分快、慢两种,改变节奏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第一,击球的时机。击球的时期分为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击球时机越早,节奏越快;第二,击球的力量。力量越大,越主动发力,节奏就越快。当然,力量的变化,会影响旋转、落点和弧度。合理的击球动作,是把握好击球节奏的前提。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分为四个部分:引拍、挥拍迎球、击球、还原,这四个动作的完成时间,就组成了一个击球动作的周期,这个周期,就决定了学生的击球节奏。合理的击球动作,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还原快,具有充分的引拍过程,挥拍迎…  相似文献   

6.
很多业余球友都和蔡先生一样有这个理解误区,以为前一个动作小一点,下一板还原就能快一些,其实不然。连续击球动作“不怕慢,就怕断”,如果前一个动作没充分做完的话,身体的重心交换就没有完成,下一板衔接也就不会准备充分;而只有重心交换的感觉强烈,交换或调整板形时才能做到足够放松,这个环节对击球质量的影响更为关键。此外,如蔡先生所说,他正手击球的幅度确实比较小,拉弧圈球时手没有充分挥上去,下摆也不够充分,这样不但影响连续击球时的重心转换,而且容易造成身体各部位的发力脱节,击球实效差。建议他再练习的过程中,手要大胆地摆下去、挥上来,让手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一点惯性,这样再加上转腰做功,球拍与球之间的距离就足够了,而且能够保证手和腰的动作能够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做功,整体动作会非常干净,发力也会更直接,击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在实战中,我们无法保证每一板球都在最合理的位置、最佳的击球点完成击球动作,加之比赛中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这会导致步法跑动不够精准,击球动作变形的现象。高水平选手在训练中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对击球原理的认识越来越深。无论在什么位置击球,只要能够在触球瞬间制造足够的摩擦,只要能够制造合理的弧线,只要能够利用身体或手臂的力量增加回球的威胁,这样的击球就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一、袖吊技术的特点 1、力量大、速度快 运用袖吊时身体旋转给拉手增加很大的向前力量。因此增大了被施技者失去重心和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由于袖吊技术动作向动力量大于阻力臂。且双手牵拉的全力与下蹲腿部的蹲力同时发出,而且方向相同所以速度比较快,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于掌握了技术要领的人来说,正手击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击球方式。但如果不得要领,一旦失去感觉,很容易立即"中毒",陷入被动局面。随着打球经验的累积,力量的增强、技术的精进,你或许也能回击一些刁钻的球了。但回击这种球时,若动作不规范,容易造成挥拍不稳定,特别是正手,如果手臂乱做动作,将很容易失去挥拍节奏。另外,由于正手击球便于发力,很多球友常会有力就发,甚至只用手部力量击球。这些正手问题看似容易改正,实则有相当的难度。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要领,不妨温习基础技术,为你的正手"解毒"。  相似文献   

10.
负重挥拍     
挥空拍是初学网球时一项很好的练习内容。因为初学网球不久,实际击球时,失误的恐惧往往使你的击球动作变得僵硬而不完整。反倒是挥空拍使人放松,容易做出流畅而完整的动作来,得以更好地体会击球动作。 实际上,挥空拍的作用不只于此。还有一种负重挥拍的练习,不仅能提高击球的力量,还能改善  相似文献   

11.
反手拉球进攻时,男女运动员腿、腰、手的发力顺序大体是一样的,但男运动员可以直接利用手腕的力量拉球,而大部分女运动员则需要靠大臂带动前臂,再带动手腕的动作去完成击球。这个动作的发力顺序是从下向上、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动作流畅可以使出球更稳定,也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12.
静贴腕击球法是集静棒、贴脚、腕力这三种击球法的优点于一体的击球法。静棒击球是槌头前端面直接向前击打自球击点,没有后拉动作,它减少了槌头先后拉、再前冲容易出现的摆动。贴脚击球是击球员左脚前伸,使槌头外侧微贴左脚内侧前部凸出部位,并使槌头前、后端面准确地放在四点一线的瞄准线上,形成正确的击球轨道,这样有助于防止击偏的问题。腕力击球是击球员的两个大臂夹紧胳肢身躯,小臂贴紧前腹部,使大臂固定不动,小臂相对固定,只用手腕力量击球,以减少槌头前冲时的晃动,提高击球精度。将静棒、贴脚和腕力三种击球法的长处合而为一地加以熟练掌握,是对原有击球法的改进和完善,击球效果会明显提高。在掌握这一击球法时要注意三点:  相似文献   

13.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6):110-111
对横板选手来说,出色的反手技术可以使自身的综合实力更为厚实。在前三板环节,采用反手进攻可以抓住更多的进攻机会。通常我们认为反手进攻的力量不如正手进攻那么大,实际上反手拉球时的动作非常稳定,更容易利用腰腹的力量,击球瞬间的爆发力更集中,更容易制造旋转,因此具有极强的威胁。此外,由于反手拉球的动作相对小巧,这就减少了无谓的多余动作,因此更容易调节击球点,使我们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下降初期击球更为流畅。  相似文献   

14.
不拿球板的另一只手,称为非持拍手。图中马龙的反手拉球,持拍手和非持拍手在击球时都大幅度地挥向了前方。这样在平稳手肘角度后发力,动作就不会变形,在前台的反手拉球稳定性也会随之提高。德国选手波尔在前台反手拉球时也经常使用同样的非持拍手技术。但是在中远台拉球时使用这样的非持拍手会减小攻击幅动,造成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15.
陈艳  张健伟  陈功 《网球》2012,(5):90-95
不知道广大读者有没有坚持学习体验我们前几期教给大家的瑜伽动作。如果有,经过四个月的坚持练习,至少应该感受到身体的柔韧性好了很多,打网球时击球的动作更加舒展了,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也得到了加强。瑜伽的功效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如果持之以恒的进行练习,肯定会为你带来很多好处,不但在网球方面,在生活的各方面亦是如此。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对发球和高压球有帮助的一些瑜伽动作。发球和高压球的动作有些相似,都需要从良好的腰腹力量作为基础,同时腿部力量和手臂的灵活性也是获得良好击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4,(1):90-91
除了手腕动作灵巧自如之外.松平健太的脚腕和膝关节也非常灵活,并且腿部具备强大的力量能够支撑和保护重心。图3—6和图12中,松平健太在拉球时为了压低重心,充分发力,采用了双脚的内侧着地作为支撑点,这是非常罕见的,也是很难做到的,可见他的身体柔韧性非常好。此外;松平健太的重心调节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即上下起伏很多。从他的下膊式发球到各种进攻的衔接、两扳或者多板连续进攻的衔接,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起伏。这种动作会影响击球的命中率,然而松平健太利用腿部支撑不仅能在上下起伏时保持击球动作的足够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金路  陈功 《网球》2008,(9):124-126
假动作的分类:我将网球的假动作分为击球之外的假动作和击球时的假动作。如果能在这两方面同时迷惑对手,把对手搞得团团转,那你离比赛的胜利会更近一步。我们先来看看击球之外的假动作。  相似文献   

18.
我们每一次击球时,使用的不仅仅是某一块肌肉的力量,从人体运动力学来说,击球所用到的力量是若干块肌肉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传递出来的。肌肉的运动有先有后.首先是大块肌肉,然后是小块肌肉。我们称之为“联动”。  相似文献   

19.
十二、力量 (一)问:何谓击球力量? 答:在力学中,一物体对另一物 体的作用叫做力。用公式来表示:力 =质量×加速度(F=Ma)。 击球力量就是指球拍对球的作 用力。 在乒乓球运动中,由于球的重 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击球力量的 大小主要是由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决定的。挥拍的加速度越大,击球的 力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杜娟 《体育世界》2013,(12):90-91
通过结合核心力量的作用、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力学特征以及躯体核心区域的解剖学结构来具体分析核心力量在网球正手击球动作中的作用机制,找出发挥不同机制的具体肌群及其特点,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训练注意事项,从而为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