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悟之角论形象,蜜蜂远比苍蝇可爱;论智慧,苍蝇却比蜜蜂要强。由此可见,简单的头脑在特定环境下可以胜过复杂的思考。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曾做过如下实验:将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在靠窗的桌子上,让瓶底朝着窗户。对于新的变化,苍蝇和蜜蜂的应变方式顷刻间呈现出来:蜜蜂表现出相对更多的“智慧”,它相信有光亮的地方就有出口,不停地想在瓶底上突破,然而瓶底的玻璃遮蔽了蜜蜂的“智慧”,让蜜蜂徒劳其力一直到力竭倒毙;而苍蝇则毫无方向地四处乱飞,结果在不长的时间内,竟穿过瓶颈逃逸一空。蜜蜂和苍…  相似文献   

2.
蜜蜂奇案     
蜜蜂被评为昆虫王国特等劳动模范,并得到一枚金质奖章。苍蝇恨得两眼喷火,心想:我和蜜蜂长得差不多,不但得不到金质奖章,反而被列为“四大害虫”之一,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它在蟑螂面前发了一通牢骚,蟑螂也激动起来,说:“这个世界的各种眼光是要好好调整一下,比如我蟑螂,能飞、能爬、能潜水,长得也很漂亮,可是人类到处放蟑螂药,企图置我们于死地,反而把蜜蜂捧到天上,我也要控告蜜蜂。”于是它把昆虫社会里流传的有关蜜蜂的流言蜚语告诉了苍蝇,苍蝇一拍大腿说:“这些材料太重要了,是置蜜蜂于死地的炸弹。”它连夜写了一篇《蜜蜂罪行录》送到昆虫法庭。  相似文献   

3.
一只苍蝇飞到了蜂房附近,为了能得到一些蜜而装作友好地向蜜蜂打招呼。勤劳的蜜蜂知道苍蝇是一个无耻之徒,便不加理会。苍蝇好像抓住了蜜蜂的什么把柄,向一只路过此地的青蛙诉苦。  相似文献   

4.
    
5月10日 晴 蜜蜂的智商要比苍蝇高得多,但是若把蜜蜂与苍蝇放进底部向光的玻璃瓶中,苍蝇能很快找到出口。而蜜蜂则会在通向光明的失败道路上死亡。死因很简单,蜜蜂坚定地认为有光亮的地方是出口,拼了命地往出飞,即使头破血流也不放弃,高智商反而害了蜜蜂。  相似文献   

5.
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总会有嗡嗡的蜜蜂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采花酿蜜,因此,人们常常夸奖蜜蜂勤劳,诗人也写下了许多赞美蜜蜂的诗句,就连小孩子也咿咿呀呀地唱着:“小蜜蜂,嗡嗡嗡,从早飞到晚,采蜜献大家,生活比蜜甜……”不劳而获的苍蝇听到人们赞美蜜蜂,心里十分嫉妒。平时没事总在想:“为什么人们总是夸奖蜜蜂,却从不提起我们,而且还用苍蝇拍狠狠地打我们呢?”苍蝇越想越生气,便想找个机会报复蜜蜂。一天,苍蝇在蜜蜂的家门口发现了一罐蜂蜜,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苍蝇吃饱喝足了,便扇动着翅膀准备黏些回家去吃,苍蝇一下一下地黏着蜂蜜,自己觉…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妙语     
孩子用“像”造句,居然造了一句:“我要让苍蝇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绝了!竟然要把可憎的苍蝇变成可爱的蜜蜂。这就是孩子:不希望人间有丑恶,只希望把“丑恶”都变成“美好”。我惊异地问:“让苍蝇变成蜜蜂,这可能吗?”她说:“能!只要把环境变干净,苍蝇就能变成蜜蜂。”我于是拍案叫绝。更让人感慨万千的是,最近我读报觅得一条消息:在澳大利亚,苍蝇的确很美丽,还被印在面值50元的纸币上。天啊!高鼻子的老外怎么会青睐苍蝇呢?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将5只苍蝇、5只蜜蜂放在同一个玻璃瓶里,把瓶底对着充满阳光的窗外,瓶口对着相对黑暗的室内。5分钟后出现一个现象,5只蜜蜂全部撞死在瓶子里,而5只苍蝇全部飞了出去。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一个启发,蜜蜂是有思维的,比苍蝇聪明,蜜蜂坚定地认为只有光亮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蜜蜂与苍蝇有一只苍蝇对蜜蜂说:"为什么人类都喜欢你,却非常讨厌我呢?"蜜蜂回答说:"因为我为人类服务,制造蜂蜜给他们。而你有没有为人类做什么事情呢?"  相似文献   

9.
王勇 《辅导员》2011,(3):75
美国有位大学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几只蜜蜂塞进一个玻璃瓶中,把瓶底向光,瓶口敞开。于是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之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蜜蜂的失败在于固执,苍蝇的成功在于尝试。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两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5只苍蝇、5只蜜蜂,然后将瓶底对着亮光,瓶口朝向暗处。几个小时后,5只苍蝇从瓶子后端暗处找到出口,爬了出来,而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科学家分析认为,蜜蜂把有光源的地方看作唯一出路,每次都朝光的方向飞,而苍蝇不死盯着那点儿光亮,碰壁后知道向后看。蜜蜂与苍蝇,一前一后,一生一死,揭示了成功的秘诀。如若将昆虫换成人类,道理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我们认为最大的困惑是转变观念,进行尝试,寻得和原来不同的结果.一、思考:为什么蜜蜂和苍蝇的选择不同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数目的苍蝇装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瓶子平放在阳光明媚的窗台上,瓶底朝着窗户.蜜蜂开始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口而出.蜜蜂喜欢阳光,相信出口必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行动,直到死亡,而苍蝇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奇妙的实验:把6只蜜蜂和6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里,将瓶子横着放平,瓶底朝着窗口。瓶口是打开的,但向着黑暗的地方。结果,勤劳的小蜜蜂都被困在里面了,而四处乱窜的苍蝇都逃出去了。唉,怎么会这样呢?难道是蜜蜂的眼睛不好?不是。蜜蜂不停地在亮处寻找出口,对光的敏感与执著使它们不愿到瓶口——黑暗的那边去。蜜蜂输给了苍蝇@陈笑然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把相同的条件给予两种昆虫:蜜蜂和苍蝇.然而蜜蜂和苍蝇却不是一个活法. 蜜蜂积累财富无止无休,它们恨不能把天下所有的蜜都采集到巢中,所以,只要外界还有蜜,它们就永不休息,故疲惫不堪、早衰和过劳死的现象总是它们无法排解的尴尬和不幸.而苍蝇则不同,饿则求食,饱则安息,它们虽无丰厚的积累,却能养精蓄锐,乐得自在.  相似文献   

14.
打破常规     
有这样一则关于苍蝇和蜜蜂的故事,颇给人以启示: 将几只苍蝇和蜜蜂装进一个并未封口的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瓶底朝向光亮的一侧。结果是智商更高的蜜蜂一致认定只有迎着光亮才能找到出路,于是蜂拥着一次次挣扎在瓶底处,直到力竭而死,而苍蝇全然不顾所谓的常规,他们各自探索、四处飞动, 结果很快全都找到了出口,顺利地飞离了瓶子。  相似文献   

15.
1思考:为什么蜜蜂和苍蝇的选择不同?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数目的苍蝇装进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瓶子平放在阳光明媚的窗台上,瓶底朝着窗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有人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了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地方,而将开口朝向光线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人们发现,5只苍蝇全部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路?观察发现,它们一味朝光源飞,被撞后不长教训。而苍蝇相反,在被撞后知道回头,另外想办法。这个故事对我们教师有什么启发呢?它告诉我们要转换视角,对我们自己的教学理念、道路进行重新思考。这就是教学反思,它是指教师在完成某段教学任务后,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等一系列的丰动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06,(6):1-1
这一天,苍蝇(cang ying)要和蜜蜂(mi feng)打一个赌 (du)。赌什么呢?看谁的眼睛更好使!嘻嘻,蜜蜂实在忍不住笑了。谁不知道啊,蜜蜂的眼睛能在最短时间内确认太阳的位置(zhi),辨(bian)别方向最厉害了。人类还根据蜜蜂眼睛的结构原理,做出了用来导航(hang)的“罗盘”呢! 可苍蝇不服气呀,非赌不可。于是,苍蝇和蜜蜂就被分别放在了两只空瓶子里,谁最先从瓶子里逃出来,谁就算赢(ying)。为了比试出它们的真本事,瓶子被放平了,瓶底刚好对准了窗口的太阳。  相似文献   

18.
谈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智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和苍蝇装进一个平放着的玻璃瓶中,瓶底朝着亮处,瓶口朝着暗处。结果呢,蜜蜂拼命地想在瓶底找到出口,一直到死:而苍蝇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乱冲乱撞,竟在两分钟之内飞出。  相似文献   

19.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 ,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 5只苍蝇和 5只蜜蜂 ,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 ,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后 ,科学家发现 ,5只苍蝇全部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 ,爬了出来 ,而那 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 ?通过观察他们发现 ,蜜蜂的经验认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全部力量 ,被撞后不吸取教训 ,爬起来还是撞向同一个地方。相反 ,苍蝇在被碰撞后知道回头 ,知道另想办法 ,甚至不惜向后看。所以 ,它们最终是胜利者。当今时代 ,…  相似文献   

20.
“苍蝇逃生实验” 在教学初一“良好性格表现”的“坚强意志”时,不妨运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的“苍蝇逃生实验”,使学生得到启迪。 威克教授把几只蜜蜂放进一只平放的瓶子中,瓶底向着有光的一面,瓶口敞开。但见蜜蜂们向着光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