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向真向善求美是张虹小说创作的基调和底色,她的小说显示了作者对生活中诗意和美的向往与追求.从<黑匣子风景>、<魂断青羊岭>到<等待下雪>无不体现作家的使命感和比患意识,凸现出回归精神家园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徐卓呆的滑稽小说既有新文艺作家的艺术手法,又兼顾一个通俗作家的写作趣味,在新技巧与通俗趣味上都有独特的表现。本文从徐卓呆滑稽小说创作的结构,视角等几方面来谈其创作中新的因子。以及论述其小说中追求的通俗趣味因素,包括消遣性,哲理性,讽刺性等。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家世小说、叙述往事的小说、历史小说、传奇志怪小说、新写实小说,商战小说,文化关怀小说等。从本上看非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伤优于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伤,作家们之所以要逃避现实与社会变改和个人的价值取舍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浸会大学,张炜紧密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写作实践,讲述了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环节:语言、故事、人物、主题等,发表在《青年文学》上名为《小说八讲》。这是张炜第一次具体地、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理念,其意义就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将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结合在一起,并开始从理论的层面对小说创作进行思考,张炜也因此对当代作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张炜的小说创作理论中,人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以《古船》为例,论述其小说人物理论与创作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中人神之恋题材故事结局的道教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作用,特别是小说中引入人神之恋题材更是令人拍案称奇,给小说凭添了几分新意,使小说创作有一大的拓展和进步.本文在此认识上对唐传奇中人神之恋题材故事结局进行了道教之阐释.  相似文献   

6.
从小说创作与绘画艺术的联系的新角度,探讨了汪曾祺小说的某些审美特质;认为其小说创作融注了中国画特别是其文人画的创作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神似,二是境中有我,三是笔墨情趣。文章并从作家的绘画修养、个性情趣、哲学意兴等三个方面,揭示了汪曾祺小说创作之所以能融注中国画的传统精神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现代主义小说在中国的变形——论施蛰存的现代派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蜇存是 2 0世纪 30年代的现代派作家 ,他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运用于小说创作中 ,创作了一批与中国传统小说迥异的作品。但由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施蜇存的现代派小说与外国现代主义存在着差异 ,是现代主义小说在中国的变形  相似文献   

8.
李平 《当代电大》2003,(4):65-67
1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在___的小说中,用漫画式的方式描写了许多“新派市民”形象,既有兰小山、丁约翰之类的西崽,也有张天真、祁瑞丰、冠招娣等一类胡同纨绔子弟。 2)文学批评家___在《回忆录》中说,他在读小说《虹》时,读了几天;硬读了几十页,还是无法读下去。 3)契河夫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震撼了___的心灵,于是,他用“片断的方法”,“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创作了他的第二部作品《日出》。  相似文献   

9.
叶端 《东吴学术》2023,(4):119-125
茹志鹃是当代重要作家,尤以短篇小说创作著名。她的早期小说较多表现革命的理想与热情,以及那个时期朴素、单纯的人性之美;她的后期小说则反映了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变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中,向更复杂的世界追问。本文通过前期和后期代表作品的对比分析,梳理几种典型的创作题材和小说类型,总结小说的人物、结构和风格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茹志鹃短篇小说创作的历史价值和美学经验。  相似文献   

10.
趣味主义思潮在文学史上有着其特定的源流,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中在小说的内容语言、文体与性格和追求几方面体现出了趣味主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疾风暴雨的社会现实,坎坷的人生经历,来自女性自身的体验与萧红独特的个性气质,成就了萧红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艺术品格.她的作品展现了对女性悲剧命运的顽强抗争,对民族悲剧性格的自醒式思考以及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乐观探寻,其中渗透在悲剧意识中的生命热情更是萧红小说创作中的独特审美情态.  相似文献   

12.
萧红作为东北作家群当中的女性创作主体,对她的批评往往被湮没在群体当中,忽视其个案的倾向。其实,萧红的创作更多的是以文字的方式,从文化层面,民间层面,女性视角层面为失去的土地招魂,以留存深刻、鲜活、完整的东北。  相似文献   

13.
生于陕南汉中的张虹,受地域文化影响,形成了崇尚自然之道的文学思想。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她将传统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灌注在审美心胸的建构,审美对象的观照和审美创作真、朴、淡的文艺活动中,显示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最初以青年文学批评家知名的梁鸿,从非虚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开始,工作的重心逐渐转向了文学创作,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一时间成为中国非虚构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因为兴趣、气质、写作偏好的原因,经由短篇小说集《神圣家族》,梁鸿创作的体裁逐渐由非虚构文学转向了小说。2017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荣梦想》,在极短的时间内,这部小说被大规模修改,并更名为《梁光正的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产生了很大反响。从《梁光正的光荣梦想》的创作到《梁光正的光》的修改,这一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完整的"文本",透过这一"文本",我们可以窥视一部作品从发表到出版的过程中,作家创作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生死场》的分析阐明,坎坷的生活经历和敏感的内心.使萧红的创作非常贴近中国民间的存在现实。她在坚持启蒙立场,揭发民间的愚昧、落后、野蛮和展示中国民间生的坚强、死的挣扎这两方面都达到了极致,这证明萧红应列于中国现代文学最优秀作家之林。同时,她那带有诗意的笔致、抒情的句子和回旋的情感,同样证明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文体意识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镜”与“窗”作为艺术代码,在萧红小说中具有深刻的意蕴,镜窗的破碎和寒凉特征隐喻着生命存在的绝望和恐惧。小说中镜窗意象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蕴含了萧红创造性直觉的加工和改造;镜窗意象也是萧红将生命体验中的被弃情结移情于其中的艺术结晶,窗与镜的边缘性与异质性,与萧红自觉退居边缘保持精神独立的价值取向内在一致。  相似文献   

17.
倪鸿的佛学思想给其诗歌创作带来明显的影响,他在对华严法界圆融无碍思想的体认中树立了超脱旷逸的人生观,并将华严的圆融无碍境界化为诗的意境;而禅宗的“不离世间觉”使倪鸿以入世为出世,他的一些禅诗既表现了“维摩诘”式的人生态度,也通过静穆的观照和跃动的生机展示其“禅”的心灵状态。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才情的女性作家,萧红的小说在文体上表现出独特的素质,即诗化和散文化的创作风格。从叙事语式看,这一风格一方面使她的小说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抒情的、感性细腻的情调,另一方面也透视出作家基于深刻反思层面上的独特生命体悟和洞察。萧红的后期作品《小城三月》,以儿童视角讲述了一段凄婉的情感悲剧,其独特的时空构形表现出女性作为“他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焦虑,是萧红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李琦 《培训与研究》2006,23(4):10-12
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萧红《生死场》的叙事模式独具一格,它标志着萧红文体由探索向成熟的转折,在萧红文体研究以及在中国现代小说结构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缪弘是一位抗日英雄,牺牲时年仅19岁.他生前勤奋创作,但作品多散佚,唯有牺牲后西南联大文艺社为他编辑的《缪弘遗诗》有少量存世.文章对这本诗集作了较为详细的评介,认为:《缪弘逮诗》是诗人的心灵独白,主要内容包括郁闷与痛苦、追求与归宿、同情与歌颂、抗战与爱国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