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与写作》2005,(11):39-39
赵超构(1910-1992),笔名林放。浙江瑞安人。1931年进入上海中国公学就读。1934年经人介绍到南京《朝报》任编辑,踏上了新闻事业之路。解放后赵超构主要在上海的《新民晚报》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顾问。全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2006,(8):30-30
人们都说喜欢怀旧,我也如是。怀旧的涵义之一,是缅怀前人为了创造关好生活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事迹,给人激励和鼓舞。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5,(8):33-33
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能把伟大的党和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英勇斗争,丰功伟绩,真实地记录下来,流传下去,是我们极大光荥。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2005,(12):32-32
萧乾(1910-1999),蒙古族,黑龙江省兴安岭人,幼时父母双亡,在崇实学校(今北京21中)靠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后入燕京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5.
《新闻与写作》2006,(10):31-31
凡事开头固然不容易,但是坚持到底,才是最难最难的。--金凤金凤(1928—),江苏宜兴人。她自幼熟读史书和古书,解放前,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8年12月,金凤开始了长达30年的记者生涯。她参与发起、组织了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并连任了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新中国成立这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写作》2005,(6):31-31
新闻不能搞客观主义,不能有闻必录——徐铸成,今日之报纸.惟搜求不近人情之新奇事物.以博无知读者之一笑.其幼稚诚不堪言矣——戈公振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写作》2007,(8):49-49
陈布雷(1890—1948),浙江慈溪人。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校(浙江大学前身)。同年赴上海供职于《天铎报》,开始以"布雷"为笔名撰写评论,崭露头角。武昌起义后,他在《天铎报》上发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是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鲜明地阐述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界的每一个人,理应勇敢地伫立在时代前沿,积极争做与时俱进的尖兵。 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新闻从业人员务必迅即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什么?词典里有解释,教科书上有定义.可我对于他的理解,却是从当记者以来经历的3次"走麦城"中悟出的. 第一次"走麦城"是在1990年.那一年北京主办亚运会,满大街都在营造亚运氛围,军报正门的马路对面,也立着一面巨大的影壁,上面写着"距离亚运会开幕还有×天",具体天数是活动的,每天由附近居民去翻."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与写作》2006,(4):28-28
最丰富、最动人和最能代表新中国人民生活的.正是那些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邓航 《新闻窗》2012,(2):17-18
不经意间,我在新闻岗位从业已近19年时间。绝对不敢"卖老",但也绝对不再"装嫩","初出茅庐"、"新兵蛋子"之类的雅称或俗名,显然已不适宜放在自己身上。记者这个职业,容易萌生光鲜、荣耀之感,也常常品尝奔忙、艰辛的滋味。现在的自己,还不老但也不再小,对工作、对生活有些感悟但明显尚欠深刻,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2006,(7):27-27
穆青(1921-2003),河南杞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同年9月进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1945年9月派往东北采访.后任《东北日报》采访部主任。1949年4月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先后写出了《湘鄂道上》、《记湖南的和平解放》等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报道.1959年10月起任新华社副社长、1965年12月.他和冯健、周原等同志写出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之后,他又参与采写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赵宏伟 《新闻传播》2010,(1):117-117
当今社会的进步,经济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愈加受到世人瞩目,这些也同时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但同时也对新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闻人能不能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写作》2006,(5):28-28
党中央机关报应该是党中央得心应手的工具,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的生活。——陈克寒陈克寒(1917-1980),浙江慈溪人。1934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西安事变”后,参加红色中华社西安分社的工作,开始其新闻工作者的生涯。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处处长,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陈克寒1937年3月来到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武汉《新华日报》驻华北特派记者《,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后调入新华通讯社担任副社长兼…  相似文献   

15.
如何改变新闻"易碎品"的现状?近年来,广大新闻人都在想方设法延长新闻寿命,使其名副其实地承载作为明天历史的使命。鉴于此,许多新闻工作者身体力行倡导新闻作品散文化,以期借助文学的魅力,增强新闻对抗时间敲打的柔韧度。见于2011年11月27日《中国军工报》的报道《汉口离别》,就是作者积极尝试的结果,这种探索值得我们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秦烨 《新闻三昧》2006,(7):44-44
信息社会,媒介的力量有目共睹。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在追踪报道着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且在影响引导着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因此,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新闻人,不仅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个人的职业追求,也是这一特殊职业赋予编辑记者们的责任。一、做一个不断学习思考的新闻人今天的媒体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新闻人才的竞争。知识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读书多则思维开阔,思维广则看问题角度新而奇。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记者,和一个胸无点墨浑浑噩噩的记者,在“新闻鼻”方面,有着天渊之别,前者一肚子锦绣文章,下笔时文思泉涌,思…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2005,(9):33-33
杨刚(1905-1957),湖北沔阳人,1928年因学业优秀被保荐免试进入北平燕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人物简介 蔡小林,籍贯江苏昆山,高级记者,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1983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主任、中国之声总监。他勤奋工作、努力创新,以职业的敏感和激扬的报道,彰显了新闻工作者的道义与担当。为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写作》2006,(6):33-33
石少华(1918-),广东番禺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抗大成立周年纪念活动中,他拍摄过有关抗大、陕北公学、鲁艺活动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首长活动情况的照片,崭露头角。后调抗大,作为抗大记者团摄影记者随抗大进入华北敌后。从1943年起,历任解放区第一个画报《晋察冀画报》社副社长、《华北画报》副社长、社长,随军拍摄了很多新闻照片。建国后。长期在新华社从事新闻摄影及担任相关领导工作。1992年经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0.
黄远生(1885-1915)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九江人。出身书香门第,受到良好的教育。18岁中秀才,同年中举人,次年又中进士,两年连中三榜,名噪一时。但他无意仕途,申请以进士资格去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学成后先后担任邮传部、参议厅等处的官员。同时,为京沪等地报纸撰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