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篇典范的记叙文。文章塑造了一位朴素的母亲形象。这是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更是一位疼爱孩子的母亲;这是一位教育方法不够恰当的母亲.更是一位把所有艰辛都藏在心底的母亲.总之这位母亲很平凡,然而这位母亲很伟大。这篇文章之所以催人泪下.就是因为塑造的是一位真实的母亲形象。文贵真实.情贵真实.只有真实才会动人。  相似文献   

2.
寻寻觅觅总想找一个最贴切的词来形容母亲 ,茫茫然却发现只有“母亲”才是最贴切的词。其它的词只是母亲的一部分 ,却不是母亲。就如 :母亲像一杯龙井 ,当你心浮气躁时 ,她可以给你一份清凉 ,留下满口余香 ,安抚你所有怨气 ;但龙井不是母亲。母亲像寒夜里的一床丝棉被 ,贴心的温暖驱走你身边的寒气 ,使你安然入梦乡 ;但棉被不是母亲。母亲像烦闷时的一曲古筝 ,当你意懒消沉时 ,优雅的旋律一飘荡 ,心中立即充满一片春光 ;但古筝不是母亲。母亲像挫折中的阵阵清风 ,你惊惶伤心时 ,为你擦拭焦躁的汗水 ,抚平你心中的万般愁肠 ;但清风不是母亲。…  相似文献   

3.
爱的源泉     
母亲是一条清清的河,我是河里的一块鹅卵石没有母亲经常的冲洗,我怎会变得光洁如玉。母亲是一缕温馨的风,我是一块坚硬的冰。没有母亲温柔的爱抚,我怎会融成一股清泉。母亲是一棵高大的树,我是树上的一片叶。没有母亲乳汁的滋润,我怎会拥有葱翠的绿色母亲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我是一粒洒落的种子。没有母亲温暖的孕育,我怎会成为沉甸甸的谷穗。啊!母亲!您在我心中播种的爱,一定会发芽、生根,茂密成一片永恒的森林。爱的源泉@吴鹏辉  相似文献   

4.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感谢母亲,赋予我生命。不错,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我们没有理由不歌颂母亲的伟大。在这部小说里,有两个母亲的形象,一个是模糊的,一个是清晰的。前者是主人公旺旺的母亲,后者是惠嫂。关于旺旺的母亲,文中只有两处略略提到了她,读者只能断断续续地了解到旺旺的母亲在船上跑运输,每年回断桥镇一次,一次六天,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由此算来,七岁的旺旺从生下来和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所以在七岁孩子的记忆里,母亲已淡成一张汇款单,或者还留着淡淡的奶香,那熟悉的气味,成了孩子对母亲最牢固…  相似文献   

5.
随笔三章     
牛雅文 《下一代》2012,(9):46-47
母亲 母亲是与我一生相依为命的那个人。 婴儿时,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一天也离不开母亲的喂养。少年时,尽管我长成一棵希望的小树,可我又常年离不开母亲的呵护。步入青年,我已经是一名冲刺在竞技场上的运动员,我也随时离不开母亲的鼓励。直到为人妻母时,我还得心应手的把母亲当作取之不尽的宝藏和招之即来的天使。  相似文献   

6.
母亲节刚过去不久。我每年都会在这时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或回忆,或憧憬……笔端倾注对母亲的感恩,心底充满对母亲的祝福,期盼母亲能多陪女儿一年又一年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在我读初中时离异的,我随了母亲。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父亲走这一步,就在于母亲一天到晚唠叨。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得了一种属于更年期引起的多语症。离婚后的母亲依旧整天唠叨个不停,特别是在我上学前、放学后,因为有了我这个"倾诉"的对象,母亲唠叨起来更是没完没了。我不止一次地请求母亲住嘴,但无济于事。后来母亲意识到这是病症后,也曾经到医院就诊,但因无特效药,母亲的唠叨还是时好时坏。那年中考,一向成绩优异的我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这一结局把母亲惊呆了。  相似文献   

8.
魏琼 《新课程研究》2007,(12):38-39
苏教版第8册《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人  相似文献   

9.
微小说     
母亲的存折文/杜思瑞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因为每次和母亲见面,母亲总是问他要钱,而对他的其他事却从来不闻不问。几年后,母亲去世了。他在母亲最宝贝的盒子里,发现了一本存折和一封信,存折上竟有15万元存款,写着他的名字,母亲在信里说:"儿子,你从来不  相似文献   

10.
母亲节到了。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一天,是全天下母亲的节日。母亲老了!我们一天天地长大、强壮,是以母亲一天天地苍老、衰弱为代价的。岁月的风吹走了母亲的黑发留下白头,吹干了母亲的皮肤留下皱纹。现在我们也为人父母了。养儿方知父母恩,此时此刻的我们对母亲当初养育自己的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拿起笔吧,写下母亲养育你的故事。让我们用笔来———  相似文献   

11.
母亲节到了。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一天,是全天下母亲的节日。母亲老了!我们一天天地长大、强壮,是以母亲一天天地苍老、衰弱为代价的。岁月的风吹走了母亲的黑发留下白头,吹干了母亲的皮肤留下皱纹。现在我们也为人父母了。养儿方知父母恩,此时此刻的我们对母亲当初养育自己的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拿起笔吧,写下母亲养育你的故事。让我们用笔来———  相似文献   

12.
愧对母亲     
母亲节到了。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一天,是全天下母亲的节日。母亲老了!我们一天天地长大、强壮,是以母亲一天天地苍老、衰弱为代价的。岁月的风吹走了母亲的黑发留下白头,吹干了母亲的皮肤留下皱纹。现在我们也为人父母了。养儿方知父母恩,此时此刻的我们对母亲当初养育自己的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拿起笔吧,写下母亲养育你的故事。让我们用笔来———  相似文献   

13.
儿时的承诺     
母亲节到了。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一天,是全天下母亲的节日。母亲老了!我们一天天地长大、强壮,是以母亲一天天地苍老、衰弱为代价的。岁月的风吹走了母亲的黑发留下白头,吹干了母亲的皮肤留下皱纹。现在我们也为人父母了。养儿方知父母恩,此时此刻的我们对母亲当初养育自己的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拿起笔吧,写下母亲养育你的故事。让我们用笔来———  相似文献   

14.
《春蚕》(六册)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勤劳、慈祥的母亲的形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母亲深厚的感情。文章言简情真,真是一曲母亲的颂歌。为了表现母亲的辛劳,文章把春蚕的喂养过程和母亲的辛勤劳动紧紧结合起来叙述。“春天一到,桑树才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照例”这个极普通的词,把母亲成年累月的劳苦表现出来了。当蚕儿的生命诞生后,母亲就带着孩子们摘桑叶;当蚕儿一天天长大,吃得多  相似文献   

15.
一碗鸡肉     
母亲节到了。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一天,是全天下母亲的节日。母亲老了!我们一天天地长大、强壮,是以母亲一天天地苍老、衰弱为代价的。岁月的风吹走了母亲的黑发留下白头,吹干了母亲的皮肤留下皱纹。现在我们也为人父母了。养儿方知父母恩,此时此刻的我们对母亲当初养育自己的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拿起笔吧,写下母亲养育你的故事。让我们用笔来———  相似文献   

16.
母亲节到了。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一天,是全天下母亲的节日。母亲老了!我们一天天地长大、强壮,是以母亲一天天地苍老、衰弱为代价的。岁月的风吹走了母亲的黑发留下白头,吹干了母亲的皮肤留下皱纹。现在我们也为人父母了。养儿方知父母恩,此时此刻的我们对母亲当初养育自己的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拿起笔吧,写下母亲养育你的故事。让我们用笔来———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们的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我们爱母亲,我们爱祖国。爱母亲,孝敬母亲;爱祖国,从小立志报效祖国。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归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准备为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拎着一只小皮箱,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18.
唐芳 《湖南教育》2006,(6):41-41
一、导入 “母亲把自己的心剖成两半,一半变成摇篮,一半变成摇篮曲,没有比睡在母亲的心瓣里更甜蜜的了。有一片云彩,那是母亲的头发;有一汪湖泊,那是母亲的眸子;有一抹红霞,那是母亲的面颊;有一片开花的原野,那是母亲的微笑。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母亲创造的……”  相似文献   

19.
白姑娘     
<正>我家乡的小镇上,有一座小小的耶稣堂,一座小小的天主堂。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当然两处都不去。但对于天主堂的白姑娘,母亲却有一份好感。因为她会讲一口道地的家乡土话,每回来都和母亲有说有笑,一边帮母亲剥豆子、理青菜,一边用家乡土音教母亲说英语:"口"就是牛,"糖糕"就是狗,"拾得糖"就是坐下……母亲说:"番人话也  相似文献   

20.
(配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看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